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HLA-A2-restricted CTL epitopes encoded by antigen segment of Ki-67 for preparation of tumor vaccines. Methods Two epitope prediction databases ( BIMAS and SYFPEITHI) were used to predict the epitopes of Ki-67, and 7 peptides were synthesized as the candi-dates. The prediction was evaluated by peptide-binding test. ELISPOT was used to inspect the IFN-γ secre-ted by CTLs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immunogenicity of the peptides. Results The purities of synthetic pep-tides and positive control peptide were all above 95%. Peptide-binding test displayed that LQGETQLLV (280-288) of Ki-67 could bind with HLA-A2 molecule more strongly. ELISPOT assay displayed that LQGETQLLV could induce activation of specific CTLs. Conclusion LQGETQLLV (280-288) might be the HLA-A2-restricted CTL epitope of Ki-67 antige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下肢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瘤体切除及动脉结扎术后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下肢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术后32例患者的38条患肢,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7例给予盐酸沙格雷酯100 mg,3次/d,口服;对照组15例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25 mg,3次/d,治疗6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疗效明显的有5条下肢,占25%;症状有改善的12条,总体有效率85%;没有变化的2条,1例因患者复发毒瘾死亡而中止治疗。对照组中4条症状有改善,其余没有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诉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沙格雷酯用于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瘤体切除及动脉结扎术后的治疗,安全有效、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经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改良VIP根治术与经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常规根治性切除术经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60例,其中30例经腹膜外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常规根治性切除术(常规组),30例经腹膜外腹腔镜下行前列腺癌改良VIP根治术(改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尿控、性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改良组的手术时间小于常规组[(119.0±22.6)min vs. (159.7±44.4)min],改良组的住院时间均小于常规组[(9.0±3.4)d vs. (13.9±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的尿控满意率分别为66.7%、86.7%,高于常规组的20.0%、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性功能正常率分别为60.0%、80.0%,优于常规组的23.1%、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术前尿控、性功能正常的T1~T2期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经腹膜外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改良VIP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与术后患者死亡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中自建库至2021年9月1日关于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ISR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以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351例股腘动脉ISR患者;其中试验组(n=183)均接受紫杉醇涂层药物球囊、对照组(n=168)均接受普通球囊干预;术后随访0.5~26.0个月,平均(18.5±7.6)个月。异质性分析显示文献间无明显异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试验组总死亡率为4.92%(9/183),对照组为4.76%(8/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RR)为1.02[95%CI(0.41,2.52),P=0.96]。术后6个月内、6~12个月及12~24个月,试验组死亡率分别为2.90%(4/138)、2.33%(3/129)及2.70%(2/74),对照组分别为3.28%(4/122)、3.39%(4/118)及0(0/69),组间各时间段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分别为0.88[95%CI(0.27,2.94),P=0.84]、0.71[95%CI(0.16,3.06),P=0.64]及4.73[95%CI(0.24,95.09),P=0.31]。结论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ISR与术后患者死亡未见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治疗浆膜下型膀胱平滑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到2016年11月腹腔镜治疗膀胱浆膜下平滑肌瘤8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1~65(平均47±10)岁,主诉为膀胱刺激症状者3例,下腹痛者2例,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者3例。病程1周至3年,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尿常规、超声、CT尿路成像(CTU)、膀胱镜等检查,尿常规均正常。 结果8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膀胱肿瘤剜除治疗且完整剜出肿块,快速病理均示平滑肌瘤,术后病理示膀胱平滑肌瘤,其中7例患者因膀胱黏膜完好未予缝合。手术时间40~70(53±10)min,术中出血20~50(34±10)ml,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5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且未诉尿瘘等常见并发症。 结论对于浆膜下型膀胱平滑肌瘤,腹腔镜下膀胱肿瘤剜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FasL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SD大鼠树突状细胞的效率和FasI 蛋白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转FasL基因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中诱导免疫耐受和保护移植物打下基础.方法 将培养一周的细胞重铺于六孔板中,每孔细胞数量为5×105,24 h后观察,细胞适合感染,按照MOI=10感染细胞,使用GFP阳性对照质粒作对照实验,感染24 h后,培养皿中添加1 ml新鲜培养基,每隔1 d加细胞因子继续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强度和数量,添加病毒液后10 d收集细胞进行实时定量检测和WB检测.结果 FasL基困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DC 8 d后,细胞开始出现荧光,10 d感染效率为100%;实时定量PCR检测瞬时转染后目的 基因的表达显示以细胞的1.00%为参照,Cell+FasL质粒为167.03%;免疫印迹检测转染后FasL蛋白的表达显示以细胞的1.00%为参照,细胞+FasL质粒为34.15%.结论 FasL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成功感染DC,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证实感染的Dc表达FasL明显提高.为进一步研究转FasL摹因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中诱导免疫耐受和保护移植物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摘要】 目的 评价三维DSA彩色融合技术在大脑中动脉远端血管介入术中导航定位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大脑中动脉远端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3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17,术中采用三维DSA彩色融合技术辅助导航)和对照组(n=19,采用二维路径图导航)。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微导管超选病变血管导引时间、X线透视时间、对比剂用量、辐射剂量[空气比释动能(AK)、剂量-面积乘积(DAP)]、手术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间手术时间[(95.80±12.50) min比(103.70±9.60) min]、微导管导引时间[(5.82±1.94) min比(8.47±2.48) min]、X线透视时间[(35.76±4.72) s比(51.16±5.80) s]、对比剂用量[(27.06±2.77) mL比(33.05±5.46) mL]、辐射剂量[AK:(88.48±21.67) mGy比(234.99±40.60) mGy,DAP:(7.11±1.07) Gyc/m2比(13.40±3.34) Gy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有2例术后2 d发生对比剂肾病。实验组术中导引难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 结论 三维DSA彩色融合技术应用于大脑中动脉远端血管超选导航定位,具有可靠性高,术中导引时间短、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低,手术效率高等优势,具有较高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外源性糖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glycate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gFGF-2)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及体外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10 μg/ml FGF-2同250 mmol/L浓度的D-果糖于37℃共同培养48 h制备gFGF-2,用蛋白指纹图谱分析仪检测其糖化情况.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4 d后,分组分别用FGF-2(150μ/ml)、gFGF-2(150μg/ml)继续干预培养3 d.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作CD34、CD133、VEGFR-2、ac-LDL和UEA-1检测来鉴定EPC.胰酶消化培养7 d的贴壁细胞,将细胞分别同FGF-2和gFGF-2于37℃下培养72 h,用血管生成试剂盒检测其能力.收集培养7 d的细胞,贴壁细胞作EPCs附能力测定;用改良的Boyden小室作EPCs迁移能力测定;MTT法测定EPCs增殖能力;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细胞的培养液GM-CSF,EPO和IL-8的含量.结果 经蛋白指纹图谱分析鉴定FGF-2成功糖化成gFGF-2.EPCs体外功能测定表明gFGF-2组骨髓EPCs比FGF-2组明显的黏附能力降低(P<0.05),迁移能力降低(P<0.01),增殖能力减弱(P<0.05),成血管能力降低(P<0.01);EPC分泌的EPO(P<0.05)、GM-CSF(P<0.01)和IL-8(P<0.01)比对照组都减少(P<0.01).结论 EPC在gFGF-2的作用下数量减少且体外生物学活性降低,并且血管新生能力也减弱,推断gFGF-2可能是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管新生功能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