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与术后患者死亡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中自建库至2021年9月1日关于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ISR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以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351例股腘动脉ISR患者;其中试验组(n=183)均接受紫杉醇涂层药物球囊、对照组(n=168)均接受普通球囊干预;术后随访0.5~26.0个月,平均(18.5±7.6)个月。异质性分析显示文献间无明显异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试验组总死亡率为4.92%(9/183),对照组为4.76%(8/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RR)为1.02[95%CI(0.41,2.52),P=0.96]。术后6个月内、6~12个月及12~24个月,试验组死亡率分别为2.90%(4/138)、2.33%(3/129)及2.70%(2/74),对照组分别为3.28%(4/122)、3.39%(4/118)及0(0/69),组间各时间段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分别为0.88[95%CI(0.27,2.94),P=0.84]、0.71[95%CI(0.16,3.06),P=0.64]及4.73[95%CI(0.24,95.09),P=0.31]。结论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ISR与术后患者死亡未见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脉管复康片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chronic venous leg ulcer,CVLU)的疗效。方法:选取58例于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单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合并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药物和弹力袜的疗效对比观察。结果:经过脉管复康片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及行走沉重感改善明显,治疗组患者各期肢体溃疡的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溃疡平均愈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脉管复康片能有效促进静脉性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顺行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下肢曲张静脉顺行造影的价值。方法 对 314例患者共 373条下肢采用顺行深静脉造影。结果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172条 ,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4 6条 ,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 77条 ,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6 7条 ,先天性下肢静脉发育异常 11条。全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下肢顺行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内皮祖细胞因其来源广泛,易于分离培养,增殖能力强及其自身多方面的特点已成为血管组织工程一种重要的种子细胞,但其进一步在体外成血管的条件与内皮祖细胞的相应特点及其在血管组织工程中的有关作用尚需要深入研究和认识。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7-01/2006-07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Tissue-engineered vascular,Tissue Engineering Blood Vessel”,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内皮祖细胞的特点或其在血管组织工程的相关研究进展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36篇相关文献,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06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8篇涉及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14篇涉及内皮祖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优势,8篇涉及内皮祖细胞在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中的应用。资料综合:①内皮祖细胞可从骨髓、外周血、脾脏等部位分离出来,表达CD133并以此与内皮细胞相鉴别,它可向内皮细胞转化,也可向平滑肌等细胞横向转化。②内皮祖细胞能提高微血管密度及新生血管数量,许多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可改善缺血症状、修复心内膜损伤;内皮祖细胞还可促进内皮再内皮化,保护内膜,保持内膜的完整性;结合到缺血血管,内皮祖细胞可提高通畅率防止再狭窄。③利用平滑肌及其它细胞外基质,内皮祖细胞可广泛应用于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并有着广阔的前景。结论:内皮祖细胞的相关研究需要在其血管表型、组织重塑过程中的作用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有所突破。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一员,内皮祖细胞所具有的来源丰富、增殖能力强的优势,使之用于血管组织工程研究的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5.
股部假性动脉瘤伴感染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股部假性动脉瘤伴感染的原因,部位,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6例股部假性动脉瘤伴感染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原因有局部蜂窝织炎4例,开放骨折使用外固定支架并针道感染2例,医源性穿刺损伤2例,股动脉毒品注射8例。病变部位;旋股外侧动脉分支2例,股浅动脉7例。股深动脉2例,股总动脉3例,旋股外侧动脉总干,胫后动脉分支各1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并切除假性瘤壁,10例行动脉重建,6例直接结扎或缝扎分支动脉。结论:外伤特别是毒品注射易导致股动脉主干假性动脉瘤伴感染,动脉造影可确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主干动脉需需行动脉重建。  相似文献   
6.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therosclerosic obliterans,ASO)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以发生在全身大、中动脉,但以腹主动脉远侧及髂-股-腘动脉最为多见,其年龄纠正后的发病率接近12%,发病年龄多在45岁之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由于下肢肌群疼痛、麻木、疲乏而导致的间歇性跛行.周围动脉疾病是一个相对局限和良性进展的疾病,在美国,每年因ASO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约10万.ASO患者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40%~60%ASO患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25%~50%并发颈动脉病变)和病死率很高(约为正常人群的2.5倍)[1],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中风和心肌梗死.动脉硬化是周围动脉疾病的主要原因,但缺血性意外的发生主要与动脉血栓形成有关,在血栓形成中血小板起着关键的作用.已有证据表明ASO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增高,可见血小板在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由PCR扩增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165)cDNA编码N-24位氨基酸错误配对的密码子ACG(应为AGC丝氨酸)进行校正。方法:用一个化学合成的寡聚脱氧核苷酸片断作为诱变引物对VEGF165)cDNA编码N-24位氨基酸错误配对的密码子进行体外定点突变。转化子经打点杂交及温度梯度洗膜,筛选出突变子,再DNA序列分析。结果:VEGF165cDNA编码N-24位氨基酸错误配对的密码子变为AGC(丝氨酸)。结论:该突变方法可靠,省时,实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藤黄酸对表皮生长因子诱导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CK8法和3H-胸腺嘧啶掺入法检测不同浓度藤黄酸(0.25、0.5、1.0及2.0 μmol/L)对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藤黄酸对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细胞周期转换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藤黄酸对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酪氨酸磷酸化的作用,斑点结合检测藤黄酸是否在体外表皮生长因子结合进而影响其活性.结果 藤黄酸抑制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DNA合成,藤黄酸抑制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的演进,藤黄酸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酪氨酸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在体外并不与藤黄酸结合.结论 藤黄酸通过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酸化的抑制进而抑制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这种抑制可能是通过直接抑制酪氨酸磷酸化引起的,而不是通过藤黄酸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周围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创伤性周围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压迫、瘤腔内注射凝血酶,以及手术缝合破口,补片修补,血管移植等方法治疗周围创伤性假性动脉瘤18例。结果:超声引导下压迫、瘤腔注射凝血酶5例及手术治疗13例均获成功,无远端动脉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显示假性动脉瘤消失,动静脉血流恢复正常。结论:周围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应尽早处理,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dissection of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IDSMA)临床少见,约占内脏动脉夹层的8%.自1947年Bauersfesd报道第1例以来,截至2010年全球共发现约120例[1],国内30多例.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的认识和影像技术的提高,国内外报道的病例逐渐增多.由于各中心病例数量均有限,尽管许多研究者根据各自经验提出相关建议,但国内仍缺乏统一的诊治方案[2].本文就SIDSMA的诊疗策略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