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04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1篇
  2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目的 了解精神病院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现状,并探讨其人格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中国工作倦怠量表(CMBI)为调查工具,对随机抽取的精神病院12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①精神病院医护人员轻度倦怠症状水平的检出率为32.6%,中度倦怠症状水平的检出率为18.9%,高度倦怠症状水平检出率为5.3%.②经过回归分析得出,精神质对耗竭具有预测作用(t=-4.192,P<0.01);内外向对耗竭维度具有预测作用(t=4.841,P<0.01);神经质对耗竭(t=2.929,P<0.01)和成就感降低(t=1.929,P<0.05)均具有预测作用;说谎对人格解体具有预测作用(t=2.794,P<0.01).  相似文献   
62.
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特征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对346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家庭经济情况、父亲文化程度及其是否独生子女、党员、学生干部与其人格特征部分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年龄、专业、年级、籍贯、母亲文化程度与其均无显著差异;②性别和专业对精神质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是否党员或学生干部对外向性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经济状况对神经质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年级和是否党员对掩饰性因子有预测作用;③女生的精神质和神经质以及男生的外向性和掩饰性均、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比研究医学研究生新生和毕业生的人格特征,为实施研究生个性化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PQ量表对医学研究生新生和毕业生进行测试。结果:医学研究生毕业生N和P量表值明显高于新生,差异显著,且基础专业女研究生值较高;少数研究生表现为抑郁质人格。建议:关注研究生毕业前的情绪变化;对学生采取适当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4.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对方式、防御方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与患者身心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防御方式问卷以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190名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 健康状况高分组患者的消极应对方式、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及中间型防御方式的得分均低于健康状况低分组患者,积极应对方式的得分高于后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应对、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及中间型防御方式与患者的健康状况总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7,-0.390,-0.260,P<0.01),而积极的应对方式及成熟的防御方式则与健康状况总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3,0.153,P<0.05).消极应对及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分别对SF-36总分及精神健康均有预测作用(P<0.05),消极应对对躯体健康亦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 消极应对及不成熟的防御方式是影响支气管哮喘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人格类型、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使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EPQ-RSC)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769名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 与其他慢性病患者相比,支气管哮喘患者较多地采用屈服[(10.17±3.39)分,(8.81±3.17)分]( t =10.99,P <0.01)及回避[(15.04±2.98)分,(14.44±2.97)分]的应对策略( t =5.51,P <0.01).面对、屈服及回避的应对方式均与人格的不同维度及社会支持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相关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能够显著地预测应对方式的变化.结论 人格类型和社会支持的水平是影响哮喘患者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6.
冠心病患者认知和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认知和应对方式与冠心病患者伴发抑郁的关系.方法 对24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应用自评抑郁量表、自动思维问卷、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 11.5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7.5℅的冠心病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冠心病伴发抑郁情绪与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性态度总分及其完美化、强制性、依赖性、认知哲学、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相关( r =0.524,0.347,0.302,0.458,0.369,0.268,-0.401,0.247);自动思维、强制性、积极应对三个因子进入抑郁的回归方程( P ﹤0.01),能解释抑郁总分变异量的39.7%.结论 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是影响冠心病伴发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教育管理对哮喘患者疾病知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系统化的教育管理方案对哮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74名哮喘患者分为实验组(228人)及对照组(146人),实验组除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还实施了系统的教育管理。自行编制哮喘知识问卷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出院前及出院3个月后的哮喘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测量。结果出院前测查,实验组哮喘知识问卷总分为9.0±1.2分,高于对照组的7.5±1.8分(P〈0.01),出院3个月后,实验组得分为9.4±0.8分,仍高于对照组的7.5±1.5分(P〈0.01)。出院前及出院3个月后,实验组知识得分提高的幅度分别为1.75±1.60分和2.1±1.6分,大于对照组的0.63±1.66分和0.6±1.7分(P〈0.01)。出院3个月后与出院前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得分呈升高趋势,差值为0.4±0.7分,对照组则相对有所降低,差值为-0.02±0.8分。结论系统化的教育管理方案对哮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有着显著及长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8.
李萍  孙宏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186-2187,225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以期为改善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依据.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10例)和非干预组(106例),在入院第2天采用哮喘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医用应对问卷(MCM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 对患者进行测查.非干预组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出院前一天,应用MCMQ、SSRS进行测查.结果: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面对因子分高于非干预组,回避、屈服因子分低于非干预组(P<0.01),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高于非干预组(P<0.01);两组的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各因子分干预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面对因子提高的分值及回避、屈服因子减低的分值均高于非干预组(P<0.01) ;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总分提高的分值均高于非干预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使哮喘患者较多运用面对的应对方式,运用回避、屈服应对方式减少;能提高患者的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教育管理对哮喘患者的疾病知识及应对策略的影响。方法对228例成年哮喘患者除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还实施了系统的教育管理。使用哮喘疾病知识问卷及医学应对问卷对患者在入院时及出院前的哮喘知识及应对策略进行了2次测量,同时,出院3个月后对患者的哮喘知识进行了第3次测量。结果经过系统的教育管理,哮喘患者出院时屈服的应对策略得分较入院时相对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哮喘知识的掌握上,出院前的得分高于入院时.出院3个月后的得分高于出院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哮喘知识在出院前与入院时的差值能够显著地预测面对差值(t=2.377,P〈0.05)及屈服差值(t=-3.126,P〈O.01)的变化。结论系统化的教育管理方案能够提高患者对哮喘相关知识的掌握,减少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哮喘知识的提高是患者应对策略改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0.
本文通过对老年医院这一特殊领域,以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以长期发展为战略指导,制定和规范急诊科的各项制度、抢救流程,改革旧的运行和思维模式,建立健全和发展适应老年患者急救的急诊科架构,探讨老年医院急诊科的管理和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