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78篇
  1篇
中国医学   19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 检测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肾脏背向散射积分(IBS),同时观察纤维化指标,探讨IBS与肾脏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65mg/kg)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于第4、12、24周测定肾皮质和肾髓质的IBS%,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肾小球胶原沉积评分(GCDS)、肾小管间质病变评分(TIDS),肾脏胶原蛋白(CollagenI、Collagen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心肌光镜与透射电镜观察,并与同龄正常大鼠进行比较.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肾皮质、肾髓质的IBS%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组肾脏纤维化指标PVCA、GCDS、TIDS、Collagen Ⅰ、CollagenⅢ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②肾皮质与肾髓质IBS%与PVCA、GCDS、TIDS、CollagenⅠ、CollagenⅢ表达呈正相关(P<0.05);③电镜发现糖尿病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间质胶原增生.结论 糖尿病大鼠存在明显的肾脏纤维化,通过监测IBS可以监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92.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NIR)法对制川乌提取、浓缩液中的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MAs)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方法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搜集103个制川乌样品的NIR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法建立NIR信息与MAs之间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 制川乌提取、浓缩液中MAs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模型建模的光谱范围为9 264.35~7 274.11 cm-1,校正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RMSECV)为1.171,相关系数(r)为0.999 4;经外部验证,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1.321,r为0.992 1;经相关性统计学分析,MAs的预测值与HPLC参考值的r为0.999 0,P<0.001,说明NIR法与HPLC法测定MAs相关性较好,可以较准确预测其覆盖范围的MAs的量.结论 本法具有方便、快速、准确、环保等特点,可用于制川乌提取、浓缩过程中MAs量的在线监测,进而较准确地判定提取、浓缩终点.  相似文献   
93.
目的:建立川乌炮制过程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时间含量变化关系方程。方法:采用加压蒸制法制备制川乌样品,通过HPLC测定各样品中6种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并对其含量-时间变化趋势进行曲线拟合,推算最佳炮制时间。结果:川乌在111℃(0.05 MPa)下炮制15~150 min,制川乌中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时量变化关系曲线拟合回归方程为C=0.273+0.236×lnt(R2=0.753,F=48.818,P<0.01),双酯型生物碱类成分则为C=0.115×t-0.005(R2=0.850,F=90.660,P<0.01)。结论:建立的方法为快速炮制川乌及预测川乌炮制时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4.
中药配方颗粒剂质量控制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药配方颗粒剂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进行全面的评述,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应用范围等特点.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配方颗粒剂质量控制标准化、现代化以及考察内容全面化的可能性.由于配方颗粒剂仍为中药材提取液所得制剂,有大量结构和活性相似的化合物.因此,本文重点论述如何采用各类仪器分析技术及前处理手段,提高质量标准研究和指纹图谱建立过程的确定性、针对性和全面性.另外,对于配方颗粒剂与传统中药方剂在药效学和药动学上的差异,相关研究领域一直存在较大空白,如何填补这些空白,也是本综述的意图之一.  相似文献   
95.
96.
RP-HPLC同时测定布渣叶中4种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蒙药库页悬钩子中总皂苷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及最佳采收期。方法:选用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显色,在波长547 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不同采收期库页悬钩子中总皂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齐墩果酸含量进行测定,Phenom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柱温为室温(25 ℃),流动相甲醇-0.3%磷酸水溶液(80:2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结果:不同采收期库页悬钩子中总皂苷和齐墩果酸含量发生明显变化。总皂苷在6~9月含量逐渐升高,9月含量最高,10月逐渐下降,齐墩果酸含量从8月开始逐渐升高,9月达最大值,10月下降。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库页悬钩子总皂苷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库页悬钩子宜于9月采集。  相似文献   
97.
建立了人工牛黄薄层指纹图谱,对其图像进行数字化和化学计量学研究。首先采用以环己烷-乙酸乙酯-乙酸-甲醇(2∶7∶1∶2)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105℃加热至斑点清晰,并在366 nm下采集数码图像。然后将该图像转换成为灰度图像,得到指纹图谱的灰度曲线图多元数据,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多元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薄层指纹图谱可表征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人工牛黄,并且分析得到图谱上表征来源的特征区域。该方法简便,快速,适合用于不同来源的人工牛黄质量差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8.
目的建立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凹叶厚朴M. officinalis var. biloba 2种基原厚朴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为厚朴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波长294 nm;柱温30℃;进样量为1μL。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式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t检验对2种基原厚朴的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果厚朴、凹叶厚朴指纹图谱均具有9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出其中2个共有峰,分别为厚朴酚、和厚朴酚。13批厚朴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07~0....  相似文献   
99.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功能不全患病率高达11%,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肾病三大替代治疗法之一的腹膜透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而患者因为特殊的角色转换,由原来的依赖医生护士的患者角色转变为自我护理者由自己在家"操作",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操作"的顺利完成。所以系统的培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提高他们的治疗信心变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0.
涂瑶生  朱颖  孙冬梅 《中成药》2014,(4):728-734
目的采用热熔挤出法制备布渣叶提取物固体分散体,提高布渣叶提取物的体外溶出度。方法以PEG6000和泊洛沙姆407联合应用为载体,采用热熔挤出法制备布渣叶提取物固体分散体,并对其物相特征、溶出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PEG6000和泊洛沙姆407按1∶4比例制备的布渣叶提取物固体分散体,总黄酮、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的溶出度分别为80%、100%、100%、90%。在相同药辅比情况下,二元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和溶出速率比单一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均有明显提高。结论以PEG6000和泊洛沙姆407联合应用为载体,采用热熔挤出法制备的布渣叶提取物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改善布渣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