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参黄膏敷神阙穴(脐)治疗促术后气滞血瘀型胃肠功能不全早期康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实验设计方案,300例腹部术后存在胃肠功能不全患者且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成参黄膏组(150例)及安慰剂组(150例),术后24 h开始敷神阙穴(脐)治疗,观察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中医症候积分,血清胃动素、生长抑素等疗效指标及不良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参黄膏组肛门排气、排便、肠蠕动恢复时间、中医症状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第5天血清胃动素及生长抑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贴剂参黄膏可使腹部术后气滞血瘀型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提前,促术后肠蠕动及胃肠功能早期康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2.
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临床上甚为少见,我院10年来共收治7例,现就其诊治问题分析讨论如下:1资料一般资料:男2例,女5例,年龄25~65岁,平均45岁。临床表现:表现为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的5例,右下腹肿块1例,阑尾切除术后麦氏切口疤痕处肿块1例。病理类型和部位:阑尾类癌a例,病灶均位阑尾头部,瘤体直径小于Icm2例,1.semi例。阑尾管状腺癌,粘液腺场各2例,病灶位阑尾根部各1例,头都各1例,其中1例粘液腺癌合并腹膜假粘液瘤。7例中5例伴发化脓性阑尾炎,2例伴阑尾穿孔。手术方式:3例阑尾炎癌均行单纯阑尾切除术。2例阑尾粘液腺…  相似文献   
53.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治疗腹腔重症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腹腔重症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7例因各种腹部病变继发重症腹腔感染患者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静滴剂量为每次4.5g,q8h~q12h,疗程5~10d。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48%,细菌总清除率为84.85%,不良反应率3.70%。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具有安全、低毒、抗菌谱广的特点,在腹腔重症感染治疗中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4.
孙元水  邹寿椿 《浙江医学》1999,21(7):433-434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是目前治疗壶腹周围癌的有效术式,手术切除范围大,操作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0%,病死率可达10%~40%。我院自1987年1月至1998年6月间共行PD5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1%,病死率为2%,现就并发症的防治作一探讨。 临床资料 本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37~78岁,平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胃癌肝转移灶行肝切除的疗效并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1982例胃癌患者中106例诊断为肝转移,其中同时性肝转移91例(4.6%),异时性转移15例(0.7%),23例行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术,对该23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例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5.6%、16.8%,3例生存超过5年;单因素分析显示单肝转移灶、异时性肝转移和胃浆膜层未受累是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患者有利的预后因素,但多因素分析显示前两者是其有利的预后因素。83例胃癌肝转移未行手术切除者中,8例有肝切除可能,该8例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37.5%和0%,未行肝切除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肝切除者(P〈0.01)。结论对能进行根治性切除的胃癌肝转移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单肝转移灶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胃肠间质瘤(GIST)楔形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00年6月至2009年8月间行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8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腹腔镜或开腹胃楔形切除术,其中腹腔镜组18例,开腹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预后。结果 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使用镇痛比例降低,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及肛门排气提前,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均P<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1/18),明显低于开腹组的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1.8(2/17)和10.7%(3/28);5年生存率分别为78%和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胃GIST楔形切除术疗效确切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泵在胃癌术后化疗期间经空肠造口管实施肠内营养(EN)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经手术切除并术中放置空肠造口管的106例胃癌患者,其中使用肠内营养泵在化疗期间经空肠造口管实施EN者53例(观察组),使用一般输液器在化疗期间经空肠造口管实施EN者53例(对照组).经6周期静脉化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的EN耐受程度、造口管并发症及营养改善程度.结果 观察组完成实验47例,对照组完成实验35例.对照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耐受率为1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耐受率为95.9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耐受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化疗结束后观察组体重下降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第6次化疗结束后预后营养指数(PN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化疗前比较,对照组第6次化疗结束后PNI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胃癌术后化疗期间,经空肠造口管合理使用肠内营养泵给予EN,可明显增强EN的耐受程度,减少造口管并发症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患者行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情况及影响因素,评估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保胆手术治疗的患者171例,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分成13例复发组,158例未复发组。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体质量指数(BMI)、结石数量、胆囊壁毛糙、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服用中药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为7.6%(13/171)。两组结石数量、胆囊壁毛糙、TG、HDL-C、家族史、服用中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囊结石数量>1个(OR=11.585,95%CI=1.578~85.030,P=0.016)、TG水平高(OR=4.139,95%CI=1.402~12.220,P=0.010)、有胆囊结石家族史(OR=8.785,95%CI=1.238-62.345,P=0.030)是保胆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服用中药(OR=0.059,95%CI=0.0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