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传统的创伤科手术术后伤口均采用无菌纱布敷盖,定期换药直至伤口拆线,但仍有部分伤口发生感染。随着湿润暴露疗法(MEBT)治疗创伤创面的成功报道[1,2],使得创伤科传统的伤口处理方法受到挑战。本文即探讨创伤病人术后伤口采用暴露疗法的可能性及优势。1 临床资料  自1996年10月~1997年3月间,选择我科住院治疗的各类创伤病人62例,男54例,女8例;年龄36岁±10岁;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为124±672。其中包括脊柱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术3例,髋关节骨折内固定术3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18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11例,浮膝损伤内固定术4例,肱骨…  相似文献   
72.
骨质疏松症患者股骨颈骨折治疗随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新  夏群 《河北医药》2004,26(10):777-778
目的 通过骨质疏松症患者股骨颈骨折治疗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手术效果。方法 收集治疗的 15 6例股骨颈骨折 ,其中男 73例 ,女 83例 ;分为两组 ,A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B组行内固定术。随访 2~ 5年 ,平均 2 .5年 ;按Meled’Aubigne评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两组功能评价比较 ,A组效果优于B组 (P <0 .0 1)。两组合并症比较 ,A组少于B组 (P <0 .0 5 )。结论 骨质疏松症患者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个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uc.339经miR-95/K-RAS促进肾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机制.方法 收集76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应用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uc.339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病理参数的相关性.CCK-8法检测肾癌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  相似文献   
74.
巩腾  苏学涛  夏群  王景贵 《武警医学》2017,28(11):1147-1150
 目的 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tenotic myelopathy,CSM)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影响术后颈肩轴性痛(postoperative axial pain,PAP)病程长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02至2010-02,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和天津市天津医院因颈椎管狭窄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联合连续节段开门侧Centerpiece微型板钉固定患者344例,其中出现32例PAP患者,平均随访3年以上,根据PAP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2~5个月较快和6~16个月内较慢恢复组,比较PAP两组术后6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日本矫形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 JOA)增长率、末次随访较首发PAP疼痛(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矫正值,术后即刻较术前颈椎屈伸度、曲度和椎管矢径矫正值,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患者术前颈椎曲度、椎管矢径、颈椎屈伸度和术后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对PAP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 32例PAP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其中21例PAP术后2.8~4.8个月缓解,11例PAP术后6.9~15.5个月恢复,PAP较快改善组骨槽融合率高于较慢恢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8,P=0.04),门轴侧骨槽融合率系预测PAP病程长短的危险因素(OR=4.9619,P=0.0465)。结论 门轴侧骨槽愈合率显著提高并获尽早确切融合,有助于缩短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PAP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75.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切口肋膈隐窝外入路在胸腰段脊柱侧前方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该入路行胸腰段脊柱侧前方手术 31 例, 男 22 例, 女 9 例, 年龄 22~58 岁, 平均 (41±12) 岁, 包括 T12 爆裂型骨折 12 例, L1 爆裂型骨折 15 例, T12L1 椎间盘突出 4 例。侧卧位下以伤椎为中心沿 11 肋行长约 12 cm 小切口, 切除部分第 11 肋骨, 辨认胸膜转折, 其中 26 例胸膜转折低于第 11 肋骨床, 分离保护第 11 肋间血管和神经, 在其深面分离至 12 肋骨上缘内面;在胸膜转折远侧切开胸内筋膜进入肋膈隐窝外间隙, 将胸膜囊推向近侧显露膈肌上面; 同时分离膈下腹膜外间隙,切断膈肌在第 11、 12 肋骨的止点和弓状韧带, 显露椎体侧方。结果 肋膈隐窝胸膜囊较松弛, 与胸壁和膈肌的胸内筋膜之间存在自然间隙, 有疏松组织, 胸膜外间隙容易分离; 31 例均能顺利、 充分地显露 T11~L2 椎体侧方。4 例术中出现胸膜撕裂, 立即修补后仍行胸膜外显露, 均未进入胸腔。手术固定融合节段 T11~L2。术后 3 例有肋间神经疼痛症状, 保守治疗后均明显好转。结论 小切口肋膈隐窝外入路容易分离胸膜外间隙, 在胸腰段脊柱侧前方手术中可避免开胸对胸腔的干扰, 在达到充分显露的基础上减少创伤。  相似文献   
76.
背景:腰椎间盘退变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椎间盘退变的病理改变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目的:介绍腰椎间盘退变的分子病理改变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以"disc histology,disc degenerative disease,disc gene"等主题词检索PubMed 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5/2010年,筛选与腰椎间盘组织学变化和发病机制相关的文献,总结归纳腰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结果.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与腰椎间盘退变有关的文章118 篇,共纳入30 篇.结果表明腰椎间盘退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基因遗传因素、自然老化和积累性损伤等,基因的多形性是诱发退变的重要前置因素.椎间盘退变可通过免疫反应、机械性压迫或不稳定、血循环障碍和炎性递质等因素导致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老化和病理性退变在影像和病理上难以区别,应根据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生物学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但目前仍处在实验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77.
摘要 背景:以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退变椎间盘,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如何修复摘除的髓核组织,然而髓核组织工程方法无法完整重建椎间盘的结构和功能,所以相应的纤维环组织工程被认为是组织工程椎间盘治疗策略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目的:制备天然猪脱细胞脱钙骨基质明胶,并验证其作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纤维支架的可行性。 方法:取猪股骨近端松质骨,用环钻钻取直径10 mm、内径5 mm、厚3 mm的中空环状骨,高压水枪冲洗,进行脱脂、脱钙、脱细胞等相关处理,制成环状的支架材料。对材料进行大体、组织学、光镜、扫描电镜观察,并对支架的吸水率、孔隙率、生物力学参数等进行检测。分离培养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MTT法分析支架浸提液毒性。 结果与结论:支架为乳白色,中空环状,质地柔软的多孔结构。苏木精-伊红染色示组织无细胞结构残留。光镜及扫描电镜示支架孔隙均匀,孔隙相通,平均孔径为(401.4±13.1) μm,孔隙率为(62.12±1.52)%,吸水率为(409.77±11.34)%。生物力学结果示支架的弹性模量为(47.75±6.32) kPa。MTT法显示不同浓度支架浸提液与对照 DMEM 培养液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支架无细胞毒性。提示猪脱细胞脱钙骨基质明胶去细胞彻底,具有良好的孔径、孔隙率及生物力学强度,并且无毒,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纤维环支架材料。 关键词:纤维环;支架;脱钙骨基质明胶;生物相容性;组织工程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03.005  相似文献   
78.
背景:颈椎在体运动学研究能够通过侵袭性或非侵袭性方法获取生理载荷下活体颈椎的活动特性,可为颈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 目的:对目前有关颈椎在体运动学的研究方法和各自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www. wanfangdata.com.cn),英文检索词为“Spine,cervical,in vivo motion”,中文检索词为“脊柱,颈椎,测量,活动度”。检索文献总计238篇,最终选取30篇作为综述文献。 结果与结论:颈椎在体运动学研究可获取活体颈椎各个关节6个自由度(6DOF)的量化数据,对提高生理载荷下颈椎运动状况的认识水平,进一步了解颈椎退变的运动学特点,以及优化临床颈椎疾患的诊疗方案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为人工椎间关节及内固定器尤其是非融合内固定物的研制提供不可或缺的参考数据。其主要通过X射线、CT、MRI、超声、电磁等方法实现,但目前仍缺乏颈椎各节段在体运动范围公认的数值,颈椎在体运动学研究仍需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79.
背景:随着脊柱内固定和脊柱融合技术的发展,脊柱融合已成为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毫无争议的“金标准”。同时,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入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手术节段稳定性及其对相邻节段的影响,并与单纯椎管加压进行对比。 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收治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38例,排除失访3例,余35例中采用椎弓根固定后外侧融合21例,单纯椎管减压14例。单纯椎管加压组用咬骨钳咬除黄韧带和椎板解除神经根后方的压迫,用骨凿凿除向前滑脱的椎体后缘与下位相邻椎体后缘形成的相对性突起;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组按Wein-stein 法定位椎弓根钉进针,拧入椎弓根螺钉,根据受压情况进行椎板减压。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综合评价临床疗效,观察过伸、过屈位时的水平位移及角移位,采用UCLA系统来评价邻近节段退变情况。 结果与结论:35例患者随访时间1年。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单纯椎管加压组(P < 0.05)。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对腰椎稳定性影响不大,邻近节段退变置入前和置入后1年无明显变化。单纯椎管加压对腰椎稳定性影响显著,同时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邻近节段退变无明显变化。提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入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疗效满意,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并且置入后早期对椎间盘的邻近节段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0.
吸烟亦伤眼     
夏群 《保健医苑》2010,(3):16-17
吸烟是一种全世界流行的不良生活习惯,其对人体的危害也是众所周知的。香烟在燃烧时可释放出4000种以上的成分,其中包括尼古丁、焦油、多环芳烃和一氧化碳等40种以上的致癌成分,并且烟雾中还有多种重金属和有害矿物质,如铅、汞、铝等。上述这些物质可对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造成损害。据报道,美国每年死亡人群中约20%死于吸烟并发症。虽然人们很早就已经发现并研究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但是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吸烟对肺、心、脑等脏器的损害,而吸烟对眼睛损害的相关报道较少见。实际上,吸烟对眼睛各组织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