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244篇
内科学   19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267篇
预防医学   11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82篇
  2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目的 探讨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临床价值,并进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0-12月该院采集的819份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标本为研究对象,同时用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检测U u、Mh.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以固体培养法为"金标准",分析液体培养法检测U u、Mh的效能.分析支原体(U u、Mh)的耐药性特征.结果 液体培养法对Mh和Uu的总检出率为53.97%,高于固体培养法的总检出率(4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18,P<0.05).液体培养法检测Uu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85.22%;检测Mh的灵敏度为98.41%,特异度为94.05%.374份支原体阳性标本对诺氟沙星(97.33%)、环丙沙星(88.24%)和壮观霉素(83.42%)有较高的耐药率;对米诺环素(76.20%)、交沙霉素(63.37%)和多西环素(62.83%)的敏感率较高.结论 液体培养法检测U u、Mh的灵敏度较高,但同时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应结合固体培养法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针对U u、Mh感染,临床需依据患者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米诺环素、交沙霉素和多西环素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42.
经导管封堵无冠窦瘤破裂至右心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般资料 主要病史:患者,男,31岁.1个月前从事家务劳动时突感胸闷,稍作活动时即感呼吸困难,无意识丧失及一过性黑朦.查体:心率104次/分,律齐,血压120/50 mmHg(1 mmHg=0.133 kPa),心前区无隆起,可触及震颤,叩诊心浊音界不大.三尖瓣及主动脉听诊区可闻及5/6级双期杂音.超声心动图:主动脉无冠窦轻度扩张,直径约43 mm,可见破口位于三尖瓣根部右心房侧,大小为7 mm.X线胸片:两肺血多,主动脉不宽,肺动脉段轻度凸出,右心房室大.  相似文献   
43.

Aims/hypothesis  

Diabetic ketoacidosis is a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and has a strong relationship with HbA1c. We examined how socioeconomic group affects the likelihood of admission to hospital for diabetic ketoacidosis.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方法:报告1例双侧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3根管病例,分析其诊疗经过并复习牙根及根管系统文献。结果:该病例中双侧下领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进行完善根管充填。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牙根及根管系统变异多样,临床治疗中应注意,以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甘草甜素对经脂多糖刺激后体外培养的人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取正常人颊黏膜,组织块法体外培养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甘草甜素,培养24h、48h、72h后,经MTT法检测每孔的光密度值(OD)。用脂多糖(LPS)对细胞进行干预,用来模拟口腔扁平苔藓(0LP)的炎症状态。以第4代成纤维细胞为对照组、加入脂多糖为炎症组、同时加入脂多糖和甘草甜素为实验组,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三组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MTT法测出甘草甜素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时间越长,抑制细胞的增殖作用就越强;ELISA法检测出炎症组较对照组上清液中IL-6浓度明显升高,实验组较炎症组上清液中IL-6浓度明显降低。结论:甘草甜素可明显抑制由脂多糖刺激的人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分泌IL-6。甘草甜素在治疗OLP的炎症反应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黏膜类天疱疮与大疱性类天疱疮都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的皮肤黏膜病。它们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通过阅读文献,本文旨在将近年来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目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探讨前列地尔后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前列地尔预处理组(ALP-PreC组)、前列地尔后处理组(ALP-PostC组),每组8只。检测平衡液灌注末及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心功能、冠脉流出液及再灌注末心肌组织中生化指标和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结果:平衡末,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再灌注后各组LDH、CK、TNF-α均有显著增加,再灌注后ALP-PreC组和ALP-PostC组各时间点的CK、LDH、TNF-α释放量均明显低于IR组(P<0.05)。ALP-PreC组和ALP-PostC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IR组(P<0.01),丙二醛(MDA)含量低于IR组(P<0.05)。ALP-PreC组和ALP-PostC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低于IR组(34.48%、32.84%比39.29%,P<0.05),ALP-PreC组和ALP-PostC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前列地尔后处理可以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早期炎症反应,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合并门脉高压症的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疗效。方法分析东方肝胆医院1996年至2001年共62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终点为2008年9月1日,以死亡作为终点事件。对外科治疗的生存率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9.9%、48.7%、37.3%和21.2%,非门脉高压症患者分别为82.7%、54.8%、42.4%和29.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数目>1个、微血管癌栓、肿瘤无包膜或不完整、肿瘤直径>10cm及HBsAg阳性是影响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门脉高压症并不是肝癌外科手术的禁忌证,对于合并有门脉高压症的肝癌患者,只要肝功能储备良好,肝切除术仍能获得较好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建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6S ribosomal RNA基因的实时荧光环介导恒温扩增( RealAmp)快速检测方法,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针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6S ribosomal RNA基因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利用链置换DNA聚合酶( Bst DNA polymerase )恒温反应60 min,通过实时检测荧光信号来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6S ribosomal RNA基因的扩增。结果筛选实验发现:在使用引物4时,出峰时间最短,故选择引物4进行后续实验操作。在11株相关菌株的检测中,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出现很好的阳性外,其余菌株均为阴性。本研究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DNA的灵敏度可达到4.07×10-5 ng/μL。重复性分析表明:同一样品重复检测3次,几乎同时出峰,扩增曲线几乎重叠,说明RealAmp的重复性良好。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RealAmp检测方法稳定性高,反应快速,特异性强,具有较大的推广及应用前景,可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索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在热消融治疗肝细胞癌(HCC)病人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HCC病人305例,均为单发直径3 cm肿瘤,109例接受射频治疗,196例接受微波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远期疗效并统计分析病人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AFP≥400μg/L组和AFP400μg/L组病人1、3、5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6%、66.9%、49.8%和96.2%、90.0%、74.7%(P=0.001),1、3、5累积复发率分别为36.3%、61.2%、75.2%和17.6%、38.9%、59.0%(P=0.003)。COX多因素分析中,AFP≥400μg/L是影响术后生存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射频组和微波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7%、79.5%、65.8%和94.8%、82.4%、69.4%(P=0.211)。1、3、5年复发率分别为24.1%、50.6%、61.1%和21.4%、40.1%、59.7%(P=0.424)。结论 AFP≥400μg与肝癌预后的生存和复发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肝癌病人术后预后的指标。早期肝癌射频和微波消融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