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7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观察了78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浆凝血恶烷B_2(TXB_2)和6—酮—PGF_(1a)的变化,结果表明,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血浆TXB_2明显升高,6—酮—PGF_(1a)。明显降低,TXB_2/6—酮—PGF_(1a)(T/P)明显升高。不同狭窄程度之间TXB_2无差异,Ⅰ、Ⅱ级狭窄组6—酮—PGF_(1a)较Ⅰ级狭窄组明显降低,T/P明显升高,而Ⅰ、Ⅱ级狭窄之间6—酮—PGF_(1a)、T/P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对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补阳还五汤治疗组(中药组)。结果:补阳还五汤可使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性、血栓素B2和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剂水平降低(P〈0.05),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活性增加(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3.
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纤溶功能及过氧化脂质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影响。方法。将48例患者分成葛根素治疗组和对照组,葛根素治疗组用葛根素注射液600mg加入250ml液体中静滴注,每天1次,共1周,余治疗同对照组,用亚硝酸盐比色测定血清SOD活力,放射免疫法血清SOD含量,TBA荧光显色法测定血清L  相似文献   
84.
摘要:目的:探讨姜酮对心肌成纤维细胞激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乳鼠成纤维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组、姜酮不同浓度组(5,50,250,500μmol·L-1)。AngⅡ刺激24 h诱导成纤维细胞活化;MTT法检测细胞活性,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qPCR法检测细胞胶原的转录情况,荧光染色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Ⅲ型胶原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信号分子;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抑制剂MK2206抑制Akt的激活(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和Akt抑制剂组)。结果:各浓度姜酮处理细胞后其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姜酮各浓度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AngⅡ组(P<0.05); 250μmol·L-1姜酮组Ⅰ、Ⅲ型胶原、α-SMA的表达、磷酸化Akt水平显著低于AngⅡ组(P<0.05)。Akt抑制剂组Ⅲ型胶原和α-SMA的表达与Ang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酮通过抑制Akt活化抑制成纤维细胞激活,可能成为治疗心肌纤维化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85.
外国留学生与国内学生存在语言、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方面的差异。临床技能学作为医学临床教学中最为基础的课程,是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从重视学生特点、打磨精品教材、磨炼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教学探讨,旨在提高留学生临床技能,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纤维连接蛋白(FN)及其受体CD29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人工合成心肌肌球蛋白致病性抗原表位多肽,与弗氏完全佐剂(CFA)混合,在1d和8d免疫实验组小鼠(多肽剂量:100μg/只),诱发EAM;对照组则给予PBS与CFA混合液。分别于21d及75d,检测心肌炎症评分、胶原容积分数(CVF)、Ⅲ型胶原(COLⅢ)mRNA的表达、FN及CD29的表达。结果21d时,实验组小鼠心肌炎性浸润明显,间质出现少量胶原沉积,COLⅢmRNA、FN及CD29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至75d时,实验组小鼠心肌炎性浸润显著减少,间质胶原沉积更加明显,COLⅢmRNA的表达进一步上调(P<0.05),FN的表达有所下降,CD29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EAM时,FN及其受体在心肌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炎症损伤、组织修复及纤维化改变过程,从而促进心肌炎向心肌病的转化。  相似文献   
87.
<正>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非感染性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Krü-ppel样因子(KLF)5是与DNA结合的转录因子,参与调节细胞发育、代谢等其他细胞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KLF5在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再灌注、心肌肥厚、心肌代谢、糖尿病心肌病中的调控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综述了KLF5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为以KLF5为靶点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8.
作者采用40MHz的射频对6例预激综合征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分别行冠状窦消融和房室结改良术,2例有效。初步认为冠状窦消融有一定局限性。此与射频消融作用局限需精确定位以及旁道远离冠状窦内标测电极有关。用房室结改良术或用吸附电极导管有望提高治疗预激综合征的疗效。  相似文献   
89.
隐匿性房室旁道心电图定位特征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回顾分析射频消融成功的365例隐匿性房室旁道患者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的逆传P(P-)波特点,并比较V1及食管导联的RP-(RP-V1和RP-E)间期,以探讨隐匿性房室旁道的定位特征。结果显示:①I、aVL导联(简称Ⅰ-L导联)显示P-波倒置的175例均为左心旁道,其中左游离壁旁道155例、左后隔旁道20例;Ⅱ、Ⅲ、aVF导联(简称Ⅱ-F导联)显示P-深倒70例,其中左后隔旁道50例中有35例(70.0%)、右后隔旁道30例中有25例(83.3%)、右游离壁旁道60例中有10例(16.7%),前两者与后者分别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②在左心旁道中,RP-V1间期与RP-E间期相比(166.2±17.8msvs118.1±19.2ms),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右心旁道中,右前膈、右游离壁旁道RP-V1间期与RP-E分别相比(107.1±18msvs157.1±18ms,132.5±18.6msvs189.2±23.5ms),差异有显著性,P<0.01)。Ⅰ-L导联P-波倒置为左心旁道的重要表现,Ⅱ-F导联P-波深倒是后隔旁道的重要特点,两个导联上P-波均直立提示右前隔旁道,左心旁道RP-E间?  相似文献   
90.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但β-内啡肽在心衰时的变化及其有何临床意义至今尚不清楚.本文就此进行初步探讨.1 对象与方法随机抽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18~62(平均46.5)岁.有心衰病史半个月~3年.其中,导致CHF发生的心脏病为:风湿性心脏病(19例)、冠心病(12例)和扩张型心肌病(5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1例,Ⅲ级15例,Ⅳ级10例.对照组:健康成人13例,男5例,女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