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65篇
  1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合并休克患者的Δ平均动脉压(ΔMAP:院前与早期液体复苏后MAP之间的差值)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收集2015年8月至2021年10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AP合并休克的216例患者, 依据ΔMAP四分位数分为ΔMAP四分位数第1组(54例)和ΔMAP四分位数第2~4组(162例);依据是否发生AKI, 分为AKI组(148例)和非AKI组(68例)。分析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体重指数(入院24 h内)、临床评分(入院24 h内)、病因、生化指标(入院24 h内)、院前和复苏后MAP、住院前6个月至7天的基线血肌酐水平、住院期间的血肌酐水平、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血管加压素使用和液体平衡等临床资料。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并计算优势比(OR)。结果本研究中, 患者男性112例(51.9%);年龄52(40, 62)岁;AKI组与非AKI组患者Δ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2.
下肢静脉性溃疡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性溃疡与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对105例168条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肢的下肢静脉系统进行检测。结果所有患肢均见到静脉返流或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其中浅静脉162条,占96%,深静脉120条,占71%,交通支静脉16条,占10%。168条患肢共出现7种形式血流动力学变化,其中主要为联合形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占8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详细了解各深、浅静脉及交通支静脉的返流情况并能进行术前定位,减少手术中盲目性造成的损伤,同时减少静脉性溃疡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3.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10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10例术前均行B超和膀胱镜检查,7例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5例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8例术前行膀胱镜活检。在治疗上,8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10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其中1例伴上皮异型增生,此例术后予以膀胱内丝裂霉素灌注化疗2年。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11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膀胱颈和三角区。诊断主要依赖于膀胱镜检查和术后病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后不需常规进行膀胱内灌注化疗,但为预防肿瘤复发,仍需随访与复查。  相似文献   
44.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各级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分析56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发生率并与210例健康成人对照.结果高血压各级患者颈动脉IMT均比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增加,高血压病各级之间颈动脉IMT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高血压分级增加颈动脉IMT亦逐渐增厚.结论血压增高是引起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颈动脉超声检测对于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益赛普(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是一种生物制剂,在国内应用时间尚短,本文报告1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益赛普治疗的护理.通过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生活护理,主要观察用药后的副作用包括皮肤注射部位反应、皮疹和感染等一系列护理措施,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6.
周剑  金耀华  赵际起  李博 《山东医药》2007,47(11):32-33
将50只家兔(体质量1500~2500g)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只,两组分别采用肠段切除+吻合、肠壁钳夹伤+刀背刮伤、阑尾切除、腹膜部分切除、放置纱布异物造成腹部损伤,每种方法各处理5只动物;观察组关腹前腹腔内注射20%脂肪乳1ml/kg+曲安奈德1mg/kg+尿激酶1000U/kg,对照组不作处理。结果观察组腹膜粘连和肠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腹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尿激酶、脂肪乳能预防腹膜粘连和肠粘连。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原始像"点征"与有临床意义的血肿体积扩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病6h内的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44例,根据是否有"点征",分为"点征"阳性组(14例)和"点征"阴性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线CT平扫、CT灌注成像和24h后CT平扫。应用计算机辅助容积测量软件测定血肿体积并判断血肿体积有无扩大,盲法评估CT灌注成像判定"点征"及其评分。结果 31.8%的患者被判定为"点征"阳性。"点征"阳性组患者脑实质内血肿体积的变化绝对值和百分比明显大于"点征"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灌注成像原始像显示的"点征"在有临床意义的脑实质内血肿扩大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灌注成像原始像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92.9%,阳性预测值为85.7%(OR=39.00,95% CI:6.256~243.126)。结论 CT灌注原始像"点征"可以用于预测自发性脑出血的急性期血肿扩大。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我们合成的新型琼脂—磷灰石(AG-HA)仿生纳米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通过在兔胫骨做腔隙性骨缺损植入新型AG-HA仿生纳米复合材料与空白对照组做对比,并通过X射线放射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来评价这种新型硬组织修复材料促进骨缺损修复的效果。结果X线片显示,随着时间延长实验组骨缺损骨痂增多,12周基本愈合,塑形完成;对照组未见骨性修复,形成骨不连;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术后4周材料开始吸收,8周后降解被新生骨取代,12周完全修复;对照组各时间点均由纤维组织充填。结论新型AG-HA仿生纳米复合材料能有效促进临界性骨缺损的修复,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9.
巨大甲状腺肿长期压迫气管可出现气管软骨退变、坏死吸收导致气管软化,其发生率为0.72%~17.1%。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急性呼吸道梗阻窒息的严重并发症。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04年1月-2009年9月共收治各类甲状腺疾病患者1251例,发现气管软化15例,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加气管悬吊术或气管切开术,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Pilon钢板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Pilon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Pilon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2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5±6.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Mazur等制定的评分系统,临床疗效优2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8.5%。结论:Pilon钢板治疗Pilon骨折疗效确切,是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在临床应用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