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55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85篇
  2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CCL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首次就诊确诊为NSCLC并行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其临床资料,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CL5表达情况;用Realtime PCR检测CCL5mRNA在NSCLC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表达;分析CCL5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影响。体外培养肺腺癌A549细胞,siRNA-CCL5转染细胞,观察下调CCL5表达后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TCGA数据分析结果显示CCL5mRNA表达水平在肺腺癌和鳞癌中明显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CL5在NSCLC组织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上调,并且CCL5高表达与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存在正相关(P=0.019,P=0.033);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NSCLC血清中高表达CCL5mRNA,K-M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CL5 mRNA表达的上调与患者无进展生存率(PFS)存在明显的相关性;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提示组织中CCL...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综合分析对脾虚湿盛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加味六君子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收治的68例脾虚湿盛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统计分析两组脾虚湿盛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水平、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前FPG、2 hPG、HbA1c、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HbA1c、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脾虚湿盛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加味六君子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与此同时能够积极改善血糖水平和炎...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胰腺转移的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于2008年至2016年手术治疗的11例肾透明细胞癌胰腺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例行胰体尾+脾脏切除术,2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右侧肾上腺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脾脏+部分左肾+左侧肾上腺切除术,1例行全胰腺+十二指肠+脾脏切除术,1例行胰腺钩突部肿瘤切除术+胰颈部肿瘤切除术+胰管空肠吻合术。结果 11例患者术前增强CT均发现胰腺低密度富血供转移灶。血检肿瘤标志物结果无助于诊断。1例患者术后24 h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两年后发生右侧髂骨转移,其余9例随访至今无复发及转移。其中2例生存期大于5年,2例生存期大于3年,2例生存期大于1年,3例为近1年内手术。结论 增强CT对肾透明细胞癌胰腺转移的诊断至关重要,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做到R0切除同时并尽量保留正常胰腺组织。手术效果总体良好,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采用分光光度比色仪评估深度变色ND8基底表面4种全瓷冠各部分色度学参数CIE L*a*b*值及与目标色片色差。方法:制作ND8色基牙预备体,分别戴入Procera氧化铝、Procera氧化锆、Lava氧化锆、IPS E.max高度不透明压铸陶瓷底冠,分光光度仪对颈部、体部、切端测色。4组底冠经烧结A2体瓷后戴入基底(总瓷层厚度控制1.5 mm),分光光度仪同法测色,以Vitapan比色板A2体瓷色片为对照,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均数比较Bonferroni检验,计算P值。结果:4组底冠均提高基牙的L*值,降低彩度a*、b*值,多数组间各部位L*、a*、b*有统计学差异。烧结体瓷后,各组L*略下降,a*、b*明显上升。各部分与A2色差显著减小(1.45∽3.70)。结论:4组全瓷底冠对变色基底都有较好遮色性,但各组底冠明度、彩度不一致。烧结体瓷后颜色有差异的组别减少,各组与目标色片差别在临床可接受范围。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检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支原体感染率及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667例疑似支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进行了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支原体总检出率为47.2%(315/667),女性检出率56.3%(213/378)明显高于男性35.3%(102/289)(P<0.05)。解脲支原体(Uu)阳性率37.6%(251/667)明显高于人型支原体(Mh)1.9%(13/667)及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7.6%(51/667)(P<0.05)。药敏试验结果: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和强力霉素均较为敏感(敏感率≥96.2%)。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91.1%),对氧氟沙星、红霉素以及四环素耐药率均≥65.7%。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对Uu较敏感(敏感率分别为71.7%和64.9%),对Mh和Uu+Mh混合感染则耐药性较高(耐药率≥69.2%),Mh是否参与感染与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耐药程度相关。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Uu比较常见,且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临床分离支原体大多具有多重耐药性和高耐药性,临床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06.
精子的冷冻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于保存的精子是否会受到液氮中病原体的污染报道较少。尽管在精子和胚胎的冷冻保存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的机会很小,但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风险。对于人类精子库来说,应在工作的所有环节,包括精液的收集、冷冻、储存、运输、解冻以及对冻精的临床使用过程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眼眶静脉畸形伴自发性出血的临床、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对15例单眼眼眶静脉畸形伴自发性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中,除1例Valsalva试验出现眼球突出度增加外,余均无扩张性病变临床征象.15例患者均行眼眶CT检查,6例误诊为肿瘤,其中5例均经MRI明确为出血.7例行保守治疗,出血吸收后,影像学随访发现扩张性静脉畸形.8例行手术治疗,2例病理提示为混合型静脉淋巴管瘤,6例为静脉性血管畸形,术后6例视力获得提高.结论 与全身静脉系统联系较少的眼眶静脉畸形,临床上常无特征性表现,一旦发生眶内出血易误诊为肿瘤.对不明原因的急性眼球突出伴眼眶胀痛,眼眶MRI常可发现出血性病变,无明显视力下降时可予保守治疗,待出血吸收后影像学随访检查常可发现扩张畸形的血管病变.视力显著下降的患者,应行手术干预,多可获得视力恢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roach the clinical and image feature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rbital venous malformations(OVMs)presenting with spontaneous hemorrhage.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15 patients with OVMS presenting with spontaneous hemorrhage.Results None of all the patients showed clinically distensibility except 1 observed worsening proptosis with Valsalva maneuver.CT scan were done in all patients.6 were referred with a suspicion of orbital tumor,5 of them were identified orbital hemorrhage by typical findings on MRI.7 patients were treated conservatively.After resolution of the hemorrhage,they evidenced a distensible OVMs in a follow-up imaging study.8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surgical excision and were all examined histopathologically.2 of them were confirmed venous-lymphatic malformations,6 were confirmed OVMs.Visual acuity was improved in 6 patients.Conclusions OVMs with small venous connection may be not clinically evident.Spontaneous hemorrhage develops in this lesion can simulate orbital tumors.In cases that show acute exophthalmos and ocular pain,MRI should be used to verify the hemorrhage.It is better to wait,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when one without visual deterioration,until the hemorrhage is resolved and then performed a follow-up CT for the diagnosis.Surgical intervention should be confirmed to those with visual deterioratinn.Most of them can get visual recovery.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老年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PICC-RI)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方法 对自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并留置PICC导管的258例老年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PICC-RI的发生情况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内容包括年龄(以70岁为界分组)、性别、季节(春秋/夏冬)、穿刺方式(直接/赛丁格穿刺)、留置时间(以7 d为界)、导管移动(有/无)、并发症(是/否)、周期性导管维护(有/无)、免疫功能(正常/低下)等因素,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共有31例患者出现术后PICC-RI,感染率为12.0%,分离出2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6株(57.1%),革兰阳性菌11株(39.3%),真菌1株(3.6%);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导管移动、并发症、导管维护、穿刺方式、留置时间、季节、免疫功能等发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夏冬季节、直接穿刺、有并发症、留置时间超过7 d、无周期性导管维护、免疫功能低下等危险因素可引起老年肿瘤患者PICC-RI发生,将以上因素进行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夏冬季节、有导管移动、留置时间超过7 d、无周期性导管维护、免疫功能低下是老年肿瘤患者PICC-R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是老年肿瘤患者PICC-RI发生最主要的因素,同时感染发生同样和留置时间超过7 d、有导管移动、冬夏置管、无周期性导管维护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9.
张红云  徐颖  吴颖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4):170-171
目的:观察和分析硫酸镁甘油湿敷配合微米光照射在会阴侧切分娩的产妇切口愈合护理中所起的作用与效果。方法:行会阴侧切术后顺产的产妇共200例,按分娩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即会阴侧切护理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采用硫酸镁甘油湿敷配合微米光照射行切口护理,对照组行一般会阴侧切护理,观察平均愈合天数与产妇舒适度是否有不同。结果:经整理资料,采用计量统计分析效果有差别。结论:实验组可预防切口感染,减少切口的干燥与疼痛,故对促进切口愈合和提高产妇舒适度有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吴颖  高蔚 《大家健康》2016,(10):295-29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91例,经痰培养检测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成感染组102例及非感染组89例,同时收集118例COPD稳定期在门诊随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PCT、hs-CRP。结果: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P<0.01);AECOPD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hs-CR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与COPD稳定期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ECOPD非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hs-CRP水平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且其中感染组患者PCT、hs-CRP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与稳定期组,二者联合测定,有助于判断COPD严重程度及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