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1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岁,背部正中包块逐渐增大1年,无自觉不适症状,于2006年7月18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背部正中皮肤色泽正常,无异常毛发生长.胸后正中中段突出呈成丘状,胸8棘突正中可触及一3 cm×5 cm包块,边界清楚,无移动,无局部活动受限.胸椎X线及CT检查显示:胸8棘突右侧后方见一椭圆形高密度阴影,密度与棘突相似.根部来源于胸8棘突右侧,瘤体表面光滑.入院诊断:胸8棘突骨软骨瘤.常规检查完毕后于2006年7月20日在全麻下行瘤体切除术.术中见包块位于胸8棘突尖部,体部稍突向下方.与胸9棘突紧密相邻,有软组织间隔.瘤体顶部有完整的软骨帽包裹.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评价植入自制异体骨腰椎间融合器(异体骨cage)的腰椎节段的稳定性和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将自制异体骨腰椎间融合器植入5具新鲜青壮年尸体标本的L4~L5椎间隙,进行抗弯、抗扭转和抗压缩测试,并与植入前和髓核切除后进行比较.结果 自制异体骨腰椎间融合器植入后,腰椎节段的屈曲和后伸的抗弯强度显著增加(P<0.01),抗扭转强度也有较显著增加(P<0.05).其压缩刚度比髓核摘除后高(P<0.05) .结论 自制异体骨腰椎间融合器植入腰椎节段的稳定性提高.自制异体骨腰椎间融合器具有足够的支撑、维持或增加椎间隙高度的功能,椎间稳定性好,其设计符合椎间隙解剖学特点,可以达到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要求,但目前临床应用时仍需加用内固定.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对脊柱L4~S1段腹侧局部血管解剖进行研究,为L5~S1前路内固定系统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41例成人尸体标本(男性26例、女性15例),测量腹主动脉分叉点及髂总静脉汇合点到L5椎体下缘的距离,上述分叉点及汇合点的夹角;测量右髂总动脉与左髂总静脉交点到L5椎体1/2高及L5~S1椎间盘间隙水平距离;测量右髂总动脉与左髂总静脉交汇点的夹角;统计髂血管交汇点与椎体的毗邻关系.结果 右髂总动脉与左髂总静脉交汇点的夹角平均为71.5°,在L5椎体的1/2高处及L5~S1椎间盘间隙的水平宽度分别为(2.1±0.9)、(3.3±0.9)cm.结论 右髂总动脉与左髂总静脉的走行路径决定了L5~S1腹侧的手术操作空间,95.1%的人群可以直接或通过适当松解、牵拉血管后完成L5~S1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经皮植入三叶草钢板治疗未波及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本科2004年8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19例未波及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其中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4例(均为Ⅰ度开放性骨折),伴有腓骨骨折16例.均采用间接复位、微创经皮植入三叶草钢板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6~23个月,平均12个月,愈合时间4~7.5个月,平均5.7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畸形,有3例因挫伤术后早期出现皮肤色泽改变,予以对症、观察后好转,其余患者术后仅出现短暂的软组织肿胀,未发现感染及皮肤坏死.结论 MIPO微侵入经皮植入三叶草钢板是治疗未波及关节面胫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理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皮克氏针治疗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自2000年8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获得随访46例,其中伸直尺偏型25例,伸直桡偏型21例.按Garland分型:Ⅰ型7例,Ⅱ型11例,Ⅲ型28例.患儿平均年龄为6岁2个月(1.6~8岁).手术方式为全身静脉麻醉下先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然后经皮穿入2~3枚克氏针固定骨折,并应用上肢石膏固定肘、腕关节于功能位.结果 本组4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个月(3~3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患侧肘关节活动度:平均伸直角度为0°.平均屈曲角度为135°,无1例出现Volkmann挛缩及医源性神经损伤,1例患者出现肘内翻畸形.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防止Volkmann挛缩以及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但骨折复位不良,尤其是尺偏未恢复可能导致肘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46.
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5月采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31例33侧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男性12例,女性19例,年龄42~81岁,平均54.15岁.根据AO/SAIF分型:B1型2侧,B2型2侧,B3型4侧,C1型8侧,C2型12侧,C3型5侧.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且对位良好,患者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疗效依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22侧,良7侧,可4侧,优良率为88%.结论 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是一种微创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7.
恩必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用名称】butylphthalide,丁苯酞 【化学名称】消旋-3-正丁基苯酞 【性状】软胶囊,内容物为淡黄色或黄色油状液体。 【药理作用】本品为多靶点抗脑缺血药物,能改善线粒体功能,提高脑血管内皮NO和PGI2的水平,抑制谷氨酸释放;能降低细胞内钙浓度和花生四烯酸含量,抑制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缩小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缺失;能改善局部脑血流量和脑微循环及脑缺血能量代谢耗竭,减轻脑缺血所致脑水肿;能抗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的聚集;改善脑缺血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48.
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万华  邹强  董佳容  吴雪卿  王红鹰  周坚  陆德铭 《肿瘤》2006,26(3):279-281
目的:分析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机体免疫指标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30例乳腺癌患者、45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患者CD3 、CD4 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乳腺良性疾病组(P<0.05);CD8 细胞百分比以及CD4 /CD8 比值在乳腺癌组和乳腺良性疾病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NK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P<0.05);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组CD3 细胞百分比及CD4 /CD8 比值明显低于腋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而NK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腋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可能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疾病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9.
氨茶碱和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紫外法测定氨茶碱和加替沙星的含量,并考察两种药物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氨茶碱和加替沙星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24 h内的含量变化情况;并观察其外观和pH变化。结果:氨茶碱和加替沙星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4%,99.77%;RSD分别为0.65%,0.86%。常温放置24 h 内样品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但颜色变浅。结论:氨茶碱与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可不考虑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对7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病人,给予内服中药"浆乳方",并配以外治法(箍围、引流、手术、乳痈扩创、挂线、冲洗、乳头矫形术)进行治疗.通过术后病理分析、疗效观察及长期随访,评估中西医内外合治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结果:"浆乳方"联合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治愈率达98.61%(71/72),复发率为1.4%(1/7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愈率较高,复发少,并能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