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6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低温肺保护液对体外循环(CPB)后内皮源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肺血管内皮细胞、支气管上皮和肺泡巨噬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34例合并重度肺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病儿在常规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分为对照组(23例)和保护组(11例),保护组在主动脉阻断后肺动脉内灌注低温肺保护液.两组体外循环后取右下肺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肺血管内皮eNOS、支气管上皮iNOS和肺泡巨噬细胞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肺血管内皮细胞eNOS表达,保护组为2.24±0.60,对照组为0.92±0.70(P<0.01);支气管上皮iNOS表达,保护组为0.88±0.60,对照组2.08±0.64(P<0.01);肺泡巨噬细胞iNOS表达,保护组10.6±4.0,对照组28.0±7.50(P<0.01).结论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可以保持eNOS在肺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防止肺泡巨噬细胞和气管上皮细胞iNOS的过度表达,减轻肺内炎症反应,从而减轻CPB后肺高压病儿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72.
右外侧小切口剖胸根治小儿法乐四联症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报告42例6月龄至6.5岁法乐四联症病儿,经右外侧小切口行剖胸根治术病例。方法:取右侧腋后线与第3后肋交点为切口后上缘、腋前线与第6后肋交点为切口前下缘,在两点间作一长约6~8cm弧形切口,于胸肌深面潜行游离至第4或3肋间进胸。行单纯心包补片加宽右心室流出道22例,跨瓣环补片20例,其中14例跨瓣环补片直至左右肺动脉分叉处,9例采用了液氮保存的成人同种带瓣大动脉单瓣跨环补片。结果:本组无死亡。与同期相匹配的一组131例正中剖胸法乐四联症根治术相比,心肌阻断[(60.90±14.20)分钟对(62.36±15.73)分钟],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3.94±18.93)小时对(27.98±19.67)小时]差异无显著性;而胸液引流量明显减少[(155.22±63.17)ml对(192.95±61.58)ml],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7.15±0.58)天对(7.93±3.63)天]。结论:右外侧小切口剖胸根治小儿法乐四联症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3.
本文报告36例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治疗,主要合并畸形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鲁氏三联症、四联症、肺静脉异位引流、主动脉缩窄,2例系导管结扎手术后再通者,26例合并肺动脉高压征,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高血压反应10例,低温反跳性高热14例。痊愈33例,死亡3例。  相似文献   
74.
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先天性心脏病占的比例最大(约65%),其中较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占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80%以上.早年的低温心脏直视手术是在一侧或双侧剖胸非体外循环下实施,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体外循环需要通过主动脉和腔静脉插管来建立,所以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均采用胸正中切口纵劈胸骨入路.良好的暴露和尽可能小的创伤是决定手术入路的依据.胸正中切口纵劈胸骨入路的优点是术野显露好,但纵劈胸骨创伤大,失血量多,易发生切口及胸骨感染,体内永久遗留胸骨固定钢丝,尤其是破坏了胸廓的骨性支架,小儿手术后鸡胸发生率较高,前胸切口瘢痕也影响美观,会对患者产生永久性精神创伤.随着心外科技术日益成熟, 手术安全性不断提高, 某些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死亡率几乎为零,术后生存年龄及活动量也与健康人无明显区别,因此,如何减轻手术对躯体和精神的创伤越来越受到重视,"微创"的概念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1~3].  相似文献   
75.
目的总结动脉调转手术冠状动脉分型及相应的手术方法和结果。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至2005年10月102例行动脉调转手术病儿,男73例,女29例。年龄3d~7岁;体重2.5~20.0kg。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右前方74例(72.5%),左前11例(10.8%),正前方10例(9.8%),并列关系7例(6.8%)。其中简单大动脉转位55例,复杂大动脉转位29例,Taussing-Bing畸形18例。采用Leiden冠状动脉分型方法,1LCx2R为冠状动脉正常分布,共69例,其他类型为冠状动脉异常分布,共33例,其中3例冠状动脉壁内走行。冠状动脉吻合主要采用带片开门技术或吊窗技术,病儿均应用Leeompte技术。结果死亡15例,手术死亡率14.7%。冠状动脉正常者死亡6例(8.7%,6/69例),冠状动脉异常分布者死亡9例(27.3%,9/33例)。简单大动脉转位死亡5例中3例发生冠状动脉事件,其中2例冠状动脉变异。复杂型大动脉转位死亡6例中4例发生冠状动脉事件,其中3例冠状动脉变异。Taussing-Bing畸形死亡4例中3例发生冠状动脉事件,均存在冠状动脉变异。结论复杂冠状动脉类型增加手术风险,熟悉冠状动脉分型、提高外科技术和积累经验是降低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中经肺动脉灌注低温组胺酸-酮戊二酸-色氨酸灌注液(HTK)对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30例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灌注组和对照组。灌注组体外循环期间肺动脉灌注低温HTK,对照组常规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取右下肺组织活检,观察病理变化。检测围手术期动脉血气分析及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监护室(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2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组呼吸机辅助时间、住ICU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返回ICU后0、12、24和48 h,灌注组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前,灌注组血浆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返回ICU后0、12、24和48 h灌注组血浆TNF-α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灌注组体外循环术后肺泡轻度水肿,肺泡内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对照组体外循环术后肺泡水肿,肺泡内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改良肺动脉灌注低温HTK可以明显减轻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肺内炎症反应和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77.
目的总结合并主要体肺动脉侧枝(MAPCAs)形成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HD)侧枝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至2008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65例合并MAPCAs形成的肺血减少型复杂CHD,总结复杂CHD的MAPCAs分布规律。年龄0.1~30岁(中位年龄1.9岁),体重4~57.5kg(平均14.9±11.9kg),其中法洛四联症40例,肺动脉闭锁20例,大动脉转位4例,右心室双出口1例。结果全组共发现体肺侧枝共160支,平均2.5支/例。全组共发现由胸主动脉上段发出62支(38.8%)侧枝血管,胸主动脉中段发出28支(17.5%),腹主动脉发出11支(6.9%),左胸廓内动脉发出10支(6.3%),右胸廓内动脉发出10支(6.3%),右锁骨下动脉发出7支(4.4%),主动脉弓部发出7支(4.4%),胸主动脉下段发出6支(3.8%),头臂干根部发出5支(3.1%),支气管动脉发出5支(3.1%),左锁骨下动脉发出4支(2.5%),膈下动脉发出4支(1.3%),右肾动脉发出1支(0.6%)。供应左肺的侧枝为59支(36.9%),供应右肺的侧枝为89支(55.6%),同时供应两肺的侧枝为12支(7.5%)。全组有24支(15%)体肺侧枝开口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43支侧枝在进入肺脏前呈现扭曲;13支为相应肺叶或肺段的单一供血血管。4例由较细且紊乱的体肺侧枝形成血管丛。结论肺血减少型复杂CHD合并的MAPCAs主要发自于降主动脉及其分支,以胸主动脉中上段最为多见,发自于升主动脉少见;部分侧枝开口可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给介入封堵带来一定的困难,单一血供侧枝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中远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96-01至2007-12我院22例VSD术后AI的外科治疗经验.主动脉瓣病变以穿孔为主,本组主动脉瓣置换13例,主动脉瓣成形9例.结果:22例患者中手术死亡1例.出院检查与术前比,心胸比率(0.52±0.04 vs 0.57±0.07,P<0.05)及左心室舒张末径[(46.7±5.8)mm vs(54.5±10.2)mm,P<0.05 ]均有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检查3例患者主动脉瓣少量反流,余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本病的主要原因可能为手术损伤造成,外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者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及其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07至2006-07外科治疗的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6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3个月~41岁.单纯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1例;合并法乐四联症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合并主肺动脉窗,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房问隔缺损2例.手术方法包括冠状动脉重建术,肺动脉内隧道术.结果:1例低体重患儿术后14天因肺部感染自动出院.其余5例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术后随访18~66个月,心电图无心肌缺血征象,心功能NYHA 1级.2例肺动脉内隧道术者,肺动脉内血流通畅.结论: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者,可根据其起始部位的不同,分别采用冠状动脉重建术,肺动脉内隧道术.二者均可获得满意的近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体肺侧支动脉封堵同期联合根治术治疗重症法洛四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经造影证实存在粗大体肺侧支动脉的33例重征法洛四联征患者,在杂交手术室先行侧支动脉封堵术,之后行传统根治手术。结果:33例患者中共发现体肺侧支动脉53支,成功封堵粗大侧支动脉35支,未发生造影及封堵相关并发症,死亡2例,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复合"技术治疗合并体肺侧支动脉重症法洛四联征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