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吕梦翔  刘皓 《解剖学杂志》1999,22(4):311-315
目的;探讨硬脑膜神经源性炎发病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阴离子场的变化及其与血通透性的关系。方法:以P物质静脉注射制备SD大鼠硬脑膜神经源性炎,用阳离子胶体金做为探针标记硬脑膜开放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阴离子场,并在电子显微镜下计数标记密度,比较不同时相组和对照组间标记密度。结果:硬脑膜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可见阳离子胶体金标记颗粒,但注射SP后10分钟,20分钟和对照组间阳离子胶体金标记无显著差异。结论:用阳离子  相似文献   
52.
C-反应蛋白对胸腔积液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C-反应蛋白(CRP)对胸腔积液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透射比浊度法测定68例不同性质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CRP和血清CRP水平,以及其比值。结果漏出液中CRP水平(6.1±3.1)mg/L明显低于渗出液中CRP水平(24.7±4.5)mg/L,(P<0.001)。同时,胸水CRP水平与血清CRP水平的比值,漏出液(0.7±0.5)明显低于渗出液(2.1±0.6)(P<0.001)。另外,化脓性胸膜炎胸水CRP水平(38.2±7.7)mg/L显著升高,其胸水CRP水平与血清CRP水平之比值(4.8±2.5)也明显升高。胸水CRP水平高于35.0mg/L对于化脓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灵敏度81.25%,特异性61.9%。结论 胸水CRP水平测定有助于鉴别胸腔积液之渗出液和漏出液,而且,高水平的胸水CRP被证明是诊断化脓性胸腔积液较为迅速且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叶酸对宫颈癌SiHa细胞自噬小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iHa细胞,将其分为5组,分别应用不同浓度叶酸(0.1 μg/ml、1.0 μg/ml、10 μg/ml、100 μg/ml、1 000 μg/ml)干预72 h,记录干预后各组SiHa细胞自噬小体数量;采用qRT-PCR法测定不同浓度叶酸干预后宫颈癌SiHa细胞自噬蛋白中Beclin1、LC3及p62 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不同浓度叶酸干预后宫颈癌SiHa细胞自噬蛋白中Beclin1、LC3和p6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叶酸干预后自噬小体数量比较,1 000 μg/ml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其中0.1 μg/ml组数量最低,1.0 μg/ml组与10 μg/m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法测定结果显示,随干预叶酸浓度升高,宫颈癌SiHa细胞中自噬蛋白Beclin1、LC3的mRNA明显升高(P<0.05);p62 mRNA表达水平随叶酸浓度升高而降低(P<0.05)。Western blot法测定结果显示,自噬蛋白Beclin1、LC3的蛋白表达水平随叶酸浓度增高而增高(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随叶酸浓度升高而下降(P<0.05)。结论:不同剂量叶酸对宫颈癌SiHa细胞自噬小体形成的抑制效果不同,剂量越低抑制效果越强,高剂量叶酸还有刺激宫颈癌SiHa细胞自噬小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碘化钾对小鼠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断乳后1个月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LI、NI、5HI、10HI、50HI),饮用不同浓度的含碘化钾水,饲养3个月后雌雄合笼,取子一代20、40日龄小鼠.观察不同日龄子鼠的体重、身长、尾长、后肢长及脑和各主要脏器的重量变化.[结果]与NI组比较,各日龄LI组仔鼠体重、身长、尾长、后肢长及脑的绝对重量明显降低(P<0.05),而脑的相对重量增高(P<0.01).各碘过置组与NI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碘缺乏会影响小鼠子代的生长发育,但是小鼠对高碘有极强的耐受力,当碘摄入量为正常的50倍以内时,不会影响小鼠子代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在突发事故频繁发生的当前,面向校园乃至社会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至关重要。只有让人们认识到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真正学会自救与施救,才能一定程度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率及伤亡率。本研究旨在调研大、中、小学生的救护知识现状与需求,探索有效普及救护知识的模式与途径,为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提供帮助。 【方法】 通过向江西省南昌地区在校大、中、小学生各发放600份问卷来了解在校学生的急救知识水平,并由此制定三种不同的培训模式:(1)以急救动画视频教学为主,辅以现场示教等生动形式的模式;(2)以急救宣传册为主,辅以急救知识海报、黑板报等文字形式的模式;(3)以PPT讲座培训为主,辅以急救宣传册、培训室示教、网络教学等多形式相结合模式)。对各年龄的学生群体分别采用这三种模式进行急救知识宣传与培训,并对参加培训的学生进行考核,以判断培训效果,探索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的急救知识培训体系。 【结果】 对比培训前后效果,大、中、小学生对急救的认识都有明显提高,其中以大学生提高最为显著,培训前后熟练掌握程度提高率为65%,中、小学生次之,提高率分别为58%和48%。 在各项急救知识技能中,地震等大事故逃生的提高率为74%,明显高于其他急救知识。其他急救知识技能的提高率依次为:中暑急救63%;外伤处理58%;烧烫伤、溺水47%;心肺复苏43%。通过比较不同培训模式的培训效果,对于小学生,模式一效果最为显著,其掌握程度平均提高率为64.5%,模式二、三的平均提高率为44.2%、35.4%;对于中学生,模式二培训效果最为显著,其掌握程度平均提高率为79.9%;模式一、三的平均提高率为47.2%、56.5%; 对于大学生,模式三培训效果最为显著,其掌握程度平均提高率为87.0%,模式一、二的平均提高率为50.2%、59.1%。 【结论】 面向社会人群普及应急训练刻不容缓,对不同学生群体急救培训模式应有其个性化特点。  相似文献   
56.
提高实验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很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理论课的教学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这门基础课的过程中 ,需要在实验课中借助显微镜来观察人体的微细结构 ,因此 ,实验课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验课中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也就是观察标本的能力 ,是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要任务 ,长期以来 ,实验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尤其是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一直被放在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配备弱、考试、考核不受重视。客观上在师生中造成了重理论、轻实验 (实习 )的现象…  相似文献   
57.
切除甲状腺后胎羊垂体前叶细胞的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切除甲状腺以后胎羊脑垂体中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生长激素(GH)和催乳素(LTH)细胞的变化。方法 实验用怀有双胎的母绵羊2只,分别在妊娠中期对其中1只胎羊行甲状腺切除术,另1只胎羊作为正常对照。术后绵羊继续妊娠,待足月后行剖腹产取胎羊。然后用免疫复合物染色(PAP)方法观察胎羊脑垂体细胞。结果 发现去甲状腺胎羊(去甲胎羊)垂体前叶出现肥大的去甲状腺细胞(去甲细胞),并有两种类型,有的去甲细胞胞浆染色浅,胞浆内有空泡,有的去甲细胞胞浆染色深,无空泡。而在正常对照的胎羊则不出现上述类型细胞。GH细胞大多数较正常组的GH细胞直径小。结论 切除甲状腺以后的胎羊其脑垂体前叶细胞的形态有一定的改变。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探讨影响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时间的因素,为肿瘤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宁养院收治的674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计算其中位生存期、生存率,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全部因所患肿瘤死亡病例的中位生存期为12.00个月,平均生存期为25.05个月。1年累计生存率为(0.518±0.020),5年累计生存率为(0.088±0.012)。性别、确诊年龄、原发诊断、手术与否和疼痛出现的时间对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相对较短,早发现、早确诊,有效的手术治疗和疼痛控制,合理的营养供给和积极的综合干预是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最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单次锚定法经腹机器人辅助肾输尿管切除术的技术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4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男31例,女13例。中位年龄61.5(55.5~72.5)岁。既往有腹部手术史2例(4.6%),吸烟史12例(27.3%)。中位体质指数为23.08(21.55~24.60)kg/m^2。肿瘤位于左侧25例(56.8%)、右侧19例(43.2%)。Charlson合并症指数:24例(54.5%)为2~4,16例(36.1%)为5~6,4例(9.4%)为≥7。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0~1分8例(18.2%),2~3分36例(81.8%)。术前诊断为输尿管癌26例(59.1%),肾盂癌14例(31.8%),输尿管癌合并肾盂癌4例(9.1%),均符合肾输尿管切除术指征。44例均由同一术者行单次锚定法经腹机器人辅助肾输尿管切除术。手术均采用全麻,患者取80°健侧卧位,头低足高10°。镜头套管位于患侧脐旁1横指处。以右侧手术为例,1号臂套管位于右侧腹直肌外侧缘脐上8 cm水平,2号臂套管位于右侧腹直肌外侧缘脐下8 cm水平,辅助套管1位于前正中线与2号臂套管-镜头套管连线中垂线的交点,辅助套管2位于前正中线剑突下。左侧手术套管位置与右侧手术大致对称,但辅助套管2的位置移至耻骨联合上3横指处。沿结肠外侧的Toldt线切开侧腹膜,沿结肠系膜与肾周筋膜间的平面游离至显露下腔静脉(左侧至显露腹主动脉),Hem-o-lok夹闭并离断肾动静脉,充分游离肾脏,然后在肾下极平面找到输尿管,向下游离至近髂血管处。用Hem-o-lok夹闭肿瘤远端输尿管。将视野转向足侧,助手向头侧牵引输尿管,术者继续向下游离输尿管至膀胱壁段,直视下切除输尿管膀胱开口处并缝合膀胱。游离肾和输尿管的同时行淋巴结清扫。将切除的标本放入标本袋,延长下腹部切口取出,放置引流管后逐层关腹。结果本组4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中位手术时间145(130~175)min,机械臂操作时间119(108.5~136.0)min,中位膀胱缝合时间12(10~15)min。术中失血量50(20~100)ml,输血3例(6.8%)。术后Clavien-Dindo 2级并发症6例:乳糜漏2例,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后缓解;使用止血药物1例,术后输血1例(500 ml);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行抗凝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按胸痛流程诊治。术后中位住院时间8(6.5~10.0)d。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死亡5例,其中3例为肿瘤进展所致;术后肿瘤进展4例,其中3例死亡,1例存活。术后2年总体生存率为68.2%,无进展生存率为77.9%。结论单次锚定法经腹机器人辅助肾输尿管切除术能较好地提升机械臂的操作效率,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化痰消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胆汁反流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激素和炎症、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8例CAG伴胆汁反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化痰消瘀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变化情况,以及24 h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胃脘灼痛、口苦烧心、胃窦糜烂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TL水平均升高(P0.05),GAS、PGⅠ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GAS、PG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GF、SOD水平均升高(P0.05),TNF-α、MDA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EGF、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TNF-α、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24 h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24 h反流次数及最长反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消瘀方治疗CAG伴胆汁反流可改善胃肠激素水平,降低机体炎症、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