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0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48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92.
腰—硬联合阻滞 (CSEA )是近年开展的一种椎管内阻滞技术。CSEA综合了脊麻以及连续硬膜外阻滞 (EA)的优点 ,具有起效快 ,作用完善 ,可控性强 ,用药量相对少 ,同时降低了术后头痛及低血压等并发症与副作用的发生率 [1 ,2 ] 。我们对 5 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了 CSEA和 EA的临床比较研究 ,旨在为剖宫产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我院 2 0 0 4年 1月至 2 0 0 4年 5月5 0例剖宫产。术前无妊娠并发症。年龄 (2 9± 3)岁 ,体重 (71± 9) kg,妊娠 (39± 1 )周。1 .2 麻醉方法 :5 0例产妇随机分为 CSE…  相似文献   
93.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行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不用肌松药条件下保持患者自主呼吸,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行气管插管,旨在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苯环利定(Phe)对犬冠状动脉的作用.方法:利用冠脉条生物检定,电磁流量计记录犬血流量等技术分别观察Phe对犬冠脉螺旋条和麻醉犬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影响,同时观察Phe受体拮抗剂右美沙芬(Dex)的拮抗效应.结果:Phe01-100μmol·L-1量效依赖地使冠脉条收缩,Dex非竞争性拮抗Phe效应.Phe10mg·kg-1使麻醉犬冠脉左旋支主干流量增加,从334(35mL·kg-1·min-1增加到510(58mL·kg-1·min-1.左室内压和血压缓慢升高,Dex5mg·kg-1对整体Phe作用有拮抗效应.结论:Phe离体与整体的冠脉调节不同,提示Phe中枢和外周调节效应可能不一致,Phe整体调节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5.
七氟醚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氟醚是目前所使用的麻醉剂中血气分配系数最小的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吸入卤代挥发型麻醉剂。目前七氟醚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国内外七氟醚的应用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就七氟醚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作综述。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原代培养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成活48h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氰化钠造成心肌细胞细胞内缺氧模型),氯胺酮1组(缺氧+10μmol/L氯胺酮),氯胺酮2组(缺氧+100μmol/L氯胺酮)。比较3组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及吸光度(A)值的改变。结果缺氧12h后,对照组细胞搏动功能变化明显,呈散在细胞簇状搏动,而实验组搏动频率减慢。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学变化逐渐明显,对照组较实验组变化更显著。结论氯胺酮对原代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7.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64例,18~8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R(罗哌卡因)组,n=32,用1%罗哌卡因2 mL(20 mg)与脑积液1 mL,配成3 mL溶液;RF(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n=32,用1%罗哌卡因2 mL(20 mg)与芬太尼1 mL(50μg)配成3 mL溶液。用南昌贝欧特公司联合阻滞配套针于L2~L3间隙穿刺,以0.1 mL.s-1的速率蛛网膜下腔给药2.5~3 mL,术中酌情于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与1%罗哌卡因1∶1混合液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RF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显著高于R组(P〈0.05),RF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R组(P〈0.05),RF组感觉平面消失时间、患肢运动恢复时间显著长于R组(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压下降。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是安全的,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8.
为借鉴国外麻醉护理教育先进经验,寻求我国麻醉护理教育发展路径,作者分析了美国麻醉护理发展历史及现状,并与我国麻醉护理教育发展相对比,从而得到启示:强化麻醉护理教育理念,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麻醉护理教育的道路.  相似文献   
99.
本研究采用 6 %羟乙基淀粉 (hydroxyethylstarch ,HES)负荷量输注有效预防了剖宫产术中硬膜外麻醉所致的低血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我院 2 0 0 3年 9月至 2 0 0 4年 5月5 0例剖宫产患者。术前均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年龄(2 9± 3)岁 ,体重 (71± 9)kg ,妊娠 (38.7± 1.1)周。 5 0例产妇随机分为HES组 2 6例和复方氯化钠组 (2 4例 )。两组病例术前年龄、身高、体重、妊周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1.2 麻醉方法 :两组病例均经L2~ 3 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穿刺成功后 ,头向置管 3cm。开…  相似文献   
100.
靶控输注与手控输注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与手控输注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方法选择60例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静注异丙酚2mg/kg,B组异丙酚靶控输注,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异丙酚总量(mg)、诱导时间(s)、苏醒时间(s),并观察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包括局部注射痛、呼吸抑制(SpO2<90%)、术中体动、苏醒延迟。结果①两组患者诱导时间、异丙酚总量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苏醒时间B组明显短于A组;②A组诱导后MAP较术前下降了15.16%,SpO2下降了2.77%,B组诱导后MAP较术前仅下降了13.49%,SpO2下降了1.30%;③A组有3例病人在麻醉开始时出现轻微静脉注射部位疼痛;4例在扩张宫颈时出现短暂肢体活动,追加异丙酚后很快消失,B组静脉注射部位疼痛和术中体动。所有病人未发生呼吸抑制及苏醒延迟、术中及术后无药物过敏及恶心呕吐。结论在未使用术前药的情况下,以血浆药物浓度6μg/ml靶控输注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可使麻醉诱导及维持过程平稳,术中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迅速而且无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所以这种麻醉方法更适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