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目的 通过分析miR-20b-5p、TGFBR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miR-20b-5p与TGFBR2在宫颈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58例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选取同期32例因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组。RT-PCR检测2组宫颈组织中miR-20b-5p、TGFBR2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宫颈癌组织中TGFBR2蛋白表达情况,通过在线网站预测miR-20b-5p与TGFBR2的靶向结合位点,并分析两者相关性,讨论两者其在宫颈癌组中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组中miR-20b-5p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宫颈癌组中TGFBR2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TGFBR2在宫颈癌组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iR-20b-5p表达水平与TGFBR2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366,P<0.01)。且mi...  相似文献   
48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支松解治疗小关节源性腰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治疗的120例腰椎小关节源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纳入研究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各60例, 超声引导下松解组(n=60)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引导下松解组(n=60)。两组分别在超声及DSA引导下采用一次性硬膜外穿刺包中硬膜外穿刺针钝性分离松解腰脊神经后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及6个月时患者疼痛评分和患者腰椎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5.9±0.8)分比(6.0±0.9)分, F=1.161, P>0.05]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2.2±5.8)分比(73.3±6.8)分, F=1.022, P>0.05];与治疗前比较, 两组在治疗后6个月时, VAS评分[(5.9±0.8)分比(1.9±1.3)分, F=20.182, P<0.01;(6.0±0.9)分比(1.6±1.2)分, F=15.654, P<0.01 ...  相似文献   
483.
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围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现状和行业发展方向,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医疗案例分析等方法,依据循证结果,系统梳理归纳了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服务、药学保障服务和药事管理等领域的重点问题,研究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参照国内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国内外标准,借鉴国内外标准化管理经验,研究建立了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团体标准体系架构,内容包括总则、临床药学服务、药学保障服务、药事管理4个部分51个分册。  相似文献   
484.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伴TP53基因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8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allo-HSCT的42例伴TP53基因异常的MDS/AML患者,根据TP53异常情况分为TP53缺失组、TP53单基因突变组和TP53多打击组,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移植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全部42例患者中包括MDS、AML患者各21例,中位移植年龄为41.5(18~63)岁,中位随访时间为34.0(7.5~75.0)个月。移植后3年总生存(OS)率为66.3%(95%CI 53.4%~82.4%),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61.0%(95%CI 47.7%~78.0%)。TP53缺失组、TP53单基因突变组、TP53多打击组移植后3年OS率分别为82.5%(95%CI 63.1%~100.0%)、60.6%(95%CI 43.5%~84.4%)、57.1%(95%CI 30.1%~100.0%)(χ^(2)=3.100,P=0.200),EFS率分别为80.8%(95%CI 60.0%~100.0%)、55.0%(95%CI 37.8%~80.3%)、50.0%(95%CI 25.0%~100.0%)(χ^(2)=0.900,P=0.60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复杂核型、共突变、移植前原始细胞阳性、移植后原始细胞阳性为OS、EFS的共同预后不良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原始细胞阳性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7,HR=33.40,95%CI 1.24~901.17)。结论allo-HSCT可改善伴TP53基因异常MDS/AML患者的不良预后,但伴有复杂核型的TP53异常患者预后较差。移植前末次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原始细胞对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85.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贝利尤单抗(BLM)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肾脏风湿免疫科 2020-2021 年住院确诊为 SLE 的患儿 23 例,分为三组:对照组(初诊未用 BLM)7 例、初发组(初诊即用 BLM)7 例、复发组(复发才用BLM)9 例,分析三组患儿使用 BLM 前后相关炎症指标、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激素用量等变化,比较三组患儿临床疗效。 结果:儿童 SLE 使用 BLM 后激素用量、SLEDAI 评分、血沉均降低(P 均<0. 01),且初发组临床缓解时间、激素用量、SLEDAI 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 均<0. 05);复发组临床缓解时间长于初发组(P<0. 05);临床缓解时间与病程呈正相关(r =0. 606,P<0. 05)。 结论:BLM 治疗儿童 SLE 安全有效,可减少激素用量,降低疾病活动度,且早期应用更易缓解疾病。  相似文献   
486.
本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提示主动脉瓣、动脉导管及降主动脉赘生物形成,对于降主动脉拟行主动弓置换术。通过术前三维经食管超声提示降主动脉赘生物内基本已形成钙化,较为稳定,呈环形分布,未侵及毗邻血管壁,遂未对降主动脉进一步处理,仅行主动脉瓣赘生物清除、主动脉瓣置换、动脉导管缝扎及赘生物清除术。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未出现发热、肢体及重要脏器栓塞等症状。  相似文献   
487.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伴TP53基因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8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allo-HSCT的42例伴TP53基因异常的MDS/AML患者, 根据TP53异常情况分为TP53缺失组、TP53单基因突变组和TP53多打击组, 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移植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全部42例患者中包括MDS、AML患者各21例, 中位移植年龄为41.5(18~63)岁, 中位随访时间为34.0(7.5~75.0)个月。移植后3年总生存(OS)率为66.3%(95%CI 53.4%~82.4%), 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61.0%(95%CI 47.7%~78.0%)。TP53缺失组、TP53单基因突变组、TP53多打击组移植后3年OS率分别为82.5%(95%CI 63.1%~100.0%)、60.6%(95%CI 43.5%~84.4%)、57.1%(95%CI 30.1%~100.0%)(χ2=3.100, P=0.20...  相似文献   
488.
目的 探讨血清miR-2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后变化及对发生后遗神经痛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4月我院带状疱疹患者183例,其中122例作为训练组创建模型,另61例作为验证组评判模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1例作为对照组。带状疱疹患者均常规治疗。三组均检测血清miR-21、HIF-1α水平。分析训练组发生后遗神经痛的相关因素及血清miR-21、HIF-1α水平对发生后遗神经痛的评估价值。结果 训练组治疗前、治疗1周血清miR-21、HI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训练组治疗1周血清miR-21、HIF-1α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P <0.05);血清miR-21、HIF-1α水平仍为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Logistic回归模型在训练组评估发生后遗神经痛的AUC为0.876,验证组中评估发生后遗神经痛的AUC为0.869。结论 血清miR-21、HIF-1α在带状疱疹患者中呈高表达,经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下降,且miR-21、HIF-1α水平升高为患者发生后遗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