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胃癌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胃癌瘤体细胞间黏附分子 - 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 1)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 (S -P法 )对 6 0例胃癌及 15例远癌胃组织标本中ICAM - 1进行检测 ,分析ICAM - 1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和远癌胃组织中ICAM - 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 % (42 / 6 0 )和 2 0 % (3/ 15 )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组织ICAM - 1表达水平与胃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检测胃癌组织ICAM - 1的表达水平对评估淋巴结转移程度、TNM分期及胃癌侵袭深度有较大意义 ,ICAM - 1可能是反映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一个有效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2.
为提高围产保健质量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本文对崇明县1990~ 1999年围产儿死亡监测、评审资料进行分析 ,并提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收集崇明县 1990~ 1999年 36所接产医院 (1997年后接产医院逐年减少 ,目前 16所 )上报的围产儿死亡病例及每家医院常规上报的“上海市妇婴卫生工作报表”的有关数据。1.2 方法全县统一监测方案 ,凡发生围产儿死亡 ,需在 1周内填写死亡报告并上报县妇幼保健所。县妇幼保建所每季度组织 1次由县围产协作组成员参加的评审会议 ,讨论评审每 1死亡病例 ,分别评为Ⅰ、Ⅱ、Ⅲ类…  相似文献   
73.
倪海滨  张铮  刘汉  徐英 《现代医学》2006,34(5):358-359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非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对非心源性肺水肿的救治能力。方法 收集本院近年来7例非心源性肺水肿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经小潮气量(SVT)及呼气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结合其它综合治疗措施救治,4例患者病情好转后转入普通病房最终治愈出院;3例因脑出血中枢衰竭死亡。结论 非心源性肺水肿病情进展迅速,气道内分泌物多,及时给予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采用SVT及PEEP等个体化通气模式结合其它综合治疗措施,有利于迅速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3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1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仅2例中转开腹,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选择好病例,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动态测定心力衰竭患者全血脑利钠肽的水平,探讨其浓度变化对病程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力衰竭的24例,其心功能分级均为IV级。根据住院第1天和第3天全血脑利钠肽浓度变化程度分为2组:全血脑利钠肽水平下降〈50%者纳入A组12例,全血脑利钠肽水平下降〉50%者纳入B组12例。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28天再入院率及90天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基础资料及心功能分级无差异(P〉0.05),A组患者28天再入院率、90天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血脑利钠肽水平随着心功能好转而下降,如全血脑利钠肽持续维持在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全血脑利钠肽浓度变化可作为心力衰竭严重度及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6.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发现,由于胃癌手术时多已存在微转移灶,故胃癌病人行根治术后,仍有25~30%的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目前,许多学者正在寻找一些客观生物指标,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测胃癌的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情况,以判断患者生存时间.但是,至今尚未找到令人满意的用于监测其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1].与其他肿瘤相似,胃癌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瘤细胞通过粘附、降解、运动等过程完成侵袭转移[2].  相似文献   
77.
探讨活血化瘀在恶性肿瘤辨治中的应用方法。认为恶性肿瘤之病理变化与血瘀状态及瘀血产物密切相关,临证运用活血化瘀法,当与病机相应,重成瘀之因;与病程相应,明瘀成之时;与病位相应,知生瘀之处;与病理产物相应,晓瘀生之度。活血方药之用,以扶正为先,以正本清源为治;化瘀治法之用,中病即止,时时养血,以防瘀血再生。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目前有关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在胃癌相关领域的研究仍有限.本研究通过检测胃癌患者组织中TRAF6表达,探讨其与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关系,为胃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008-01-01-2013-06-30浙江省人民医院102例胃癌患者及53例腹腔良性疾病患者组织(腹直肌、血清)中TRAF6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对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胃癌患者腹直肌中TRAF6 mRNA的相对表达量(3.89±0.09)较腹腔良性疾病患者(1.77±1.08)明显升高,t=13.050,P<0.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腹直肌中TRAF6蛋白表达较腹腔良性疾病患者明显升高,P<0.05.胃癌患者血清中TRAF6蛋白的相对表达量(4.89±1.09)较腹腔良性疾病患者(2.78±1.18)明显升高,t=14.595,P<0.001.胃癌患者血清中TRAF6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体质量丢失(χ2=12.901,P<0.001)、血清白蛋白(χ2=17.422,P<0.001)及血红蛋白水平(χ2=4.886,P=0.027)有关.胃癌患者血清中TRAF6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胃癌病理类型(χ2=6.154,P=0.046)、淋巴结转移(χ2=10.237,P=0.001)及TNM分期(χ2=7.727,P=0.005)有关.胃癌患者血清中TRAF6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率有关,χ2=6.641,P=0.010.结论 胃癌患者腹直肌及血清中 TRAF6 mRNA 和蛋白表达升高,且血清中 TRAF6 蛋白表达水平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存在关联.TRAF6 可能与胃癌患者癌性恶病质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9.
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内稳态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的影响程度.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 ,对入院的22例SAP急性期患者根据设定的液体复苏目标进行液体复苏,比较患者复苏前后血气分析、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的变化,并分析复苏液体总量与血Cl-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2例SAP患者平均复苏时间(15.0±2.4) h;复苏液体总量3 459~4 203 ml,平均(3 910±102) ml.液体复苏后血Na+(mmol/L)和血Cl-(mmol/L)均较复苏前升高(Na+:145.83±1.85比139.67±2.25,Cl-:117.33±1.64比101.83±1.77,均P<0.05),血pH值、血细胞比容(Hct)、阴离子隙(AG,mmol/L)、血乳酸(mmol/L)较复苏前下降(pH值:7.39±0.02比7.42±0.02,Hct:35.63±1.58比46.85±2.38,AG:8.02±1.21比14.47±0.89,血乳酸:1.10±0.18比1.97±0.15,P<0.05或P<0.01);血Cl-与复苏液体总量之间存在正相关(r=0.720 8,P<0.01).结论 对SAP患者应制定适宜的液体复苏目标,控制晶体液输入总量,在液体复苏同时,应注意监测患者内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术前血清可溶型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术后肿瘤复发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运用ELISA法定量检测sICAM-1和VEGF在胃癌及正常人血清中含量。结果胃癌组术前血清sICAM-1和VEGF水平高于健康人组(P<0.01),术后1周血清sICAM-1水平显著下降(P<0.01),VEGF无明显变化(P>0.05);胃癌组术前血清sICAM-1和VEGF水平,在浆膜侵及者均高于未侵及者(P<0.05和<0.01),在TNMⅢ期、Ⅳ期者高于TNMⅠ期、Ⅱ期者(P均<0.01);伴淋巴结转移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组(P<0.01),血清VEGF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状态无关(P>0.05);胃癌组术前sICAM-1和VEGF水平高表达者容易出现肿瘤复发(P<0.005),其二年生存率亦较低表达者低(P<0.005);两者与患者组织学分型、性别、年龄等无关(P均>0.05)。结论血清sICAM-1和VEGF可能参与胃癌发生、发展和侵润、转移的调控。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预测胃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及侵润程度,可作为术前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