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成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疾病之一,世界范围内约9%~14%的男性受其困扰[1]。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约占前列腺炎的90%~95%。由于CAP病因复杂,发病机理不明确,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我们应用前列泰片联合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治疗CAP疗效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10例诊断为CAP的门诊患者,年龄20~45岁,平均32岁,已婚63例,未婚47例,病程1个月~2年,平均5个月。11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排尿不尽感、盆底区(阴茎、阴囊、会阴、及附近区域)疼痛或不适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颗粒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修复良性骨肿瘤骨缺损的疗效和生物安全性。方法2003年1月~2005年5月,选取37例良性骨肿瘤患者,男21例,女16例,其中1例为2处病变;年龄19~58岁,平均38.5岁。骨纤维结构不良11例(12侧),骨囊肿14例,骨巨细胞瘤级10例,内生软骨瘤2例。肿瘤大小为1.0cm×0.7cm×0.4cm~10.0cm×4.0cm×3.0cm;肿瘤位于股骨近端12例(13侧),远端7例,胫骨近端9例,肱骨近端5例,指骨2例,掌骨和跟骨各1例。行肿瘤刮除术,瘤腔用颗粒型n-HA/PA66填充,伤口常规缝合;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局部炎性反应,排斥反应,全身毒性,瘤腔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例伤口感染,余伤口期愈合。局部炎性反应轻微,无排斥反应和全身毒性反应。术后全部获随访5~33个月,术后3~5.5个月可见新骨长入n-HA/PA66填充区,下肢在术后8个月可完全负重,上肢在术后5个月可完成日常活动。结论颗粒型n-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可用于良性骨肿瘤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高仕长  倪卫东 《中国骨伤》2007,20(8):501-501
患者,女,29岁,膝前肿块10d伴小腿麻木入院。入院前1个月,发现右窝上方有一肿块,能平地行走,无夜间痛。肿块进行性长大,膝关节屈曲时疼痛加重,既往无明确外伤史。10d前右髌上囊处胀痛,并出现右小腿前外侧及足背麻木。查体:右窝上方可见一肿块,表面不红,无静脉怒张,局部皮温不高,轻压痛,肿块位置较深,边界不清,质中;右髌上囊处可扪及肿块,边界清楚,质中,局部压痛明显,右膝活动范围0°(伸)90°(屈)。右小腿前外侧及足背痛觉降低,伸肌力约Ⅳ级。彩超示右窝肌层下见74mm×40mm异常回声,边界尚可,形态不规则,内为不均匀分布的等回声,间有低回声,加彩后其内见少许低速血流信号;右侧动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复位钳对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进行小切口辅助复位,然后行髓内钉内固定,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自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以来收治的38例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14~80岁,平均53岁。均采用复位钳经附加外侧小切口复位骨折,再插入髓内钉,固定方式均为静态锁定。其中7例患者术中使用了单扎钢丝辅助固定。平均随访时间为术后14个月。通过影像学资料评估复位质量以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8例患者中,34例达到解剖复位,4例骨折近端有轻微外翻畸形(在2°~5°围内),但无并发症发生。其中37例骨折愈合,愈合率达97.4%。结论通过使用复位钳对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进行辅助复位,而后行髓内钉内固定,必要时单扎钢丝捆绑固定,可获得优良的复位质量,并且骨折愈合率高。术中需仔细操作,尽量减少软组织的损伤。整个手术操作简单,宜在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接骨术钢板(M IPPO )与带锁髓内钉(IIN )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 MIPPO与IIN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英文、7篇中文文献。M eta分析结果显示,MIPPO与IIN在手术时间[WMD=-10.90,95% CI(-24.93,3.13),P>0.05]、Joher-wrushs功能评分[RR=0.99,95% CI(0.94,1.05),P>0.05]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MIPPO 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WMD=-1.20,95% CI(-2.03,-0.37),P<0.05]。结论与IIN相比,MIPPO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6.
密闭式吸痰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科ICU于2000年8月起对机械通气的病人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比一次性吸痰管优越,特别适合于机械通气的病人。现将该管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浅表淋巴结结核占肺外结核的首位,而以颈部淋巴结核最多见[1].本文就2010年10月-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接受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颈部淋巴结核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超声对颈部淋巴结核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前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出现胸腰椎压缩骨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随着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日渐成熟,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对部分椎体压缩严重,椎体高度丢失超过2/3以上的病例,该术式存在穿刺困难、难以有效改善椎体高度、骨水泥渗漏等问题.本文对24例新鲜胸腰椎骨质疏松严重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术前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测定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水平变化,探讨丹参促进骨折愈合在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72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只,制作左前臂桡骨骨折模型.实验组肌注丹参注射液(每天1次,每次2 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每次2 mL),至术后28 d.2组分别于术后第1、2、3、4、6、8周选取6只大白兔,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ELISA法检测其血清BMP-7、TGF-β1 和bFGF浓度,处死后取以骨折处为中心的4 mm组织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P-7、TGF-β1和bFGF在局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术后第3、4周X线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骨痂生成量增加,且达到骨性愈合的时间较早.②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术后第4周实验组BMP-7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2周实验组bFGF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3周实验组TGF-β1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HE染色结果显示,术后第3、4周实验组骨痂形成增多,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数量均较对照组多.④术后第3周实验组BMP-7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周实验组bFGF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3周实验组TGF-β1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BMP-7、TGF-β1及bFGF生长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并重建大小粗隆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并重建大小粗隆治疗7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32例,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Ⅲ型21例,Ⅳ型11例.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26例患者术后3个月骨折处有满意骨痂生长;32例患者术后6个月骨折均已骨性愈合.根据Harris评定标准评价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优25例(78.1%),良5例(15.6%),可2例(6.3%),差0例,优良率达93.7%.无关节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具有下地早、恢复快、并发症少、关节功能好等优点,是一种适合老年患者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