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背景:虚拟内窥镜能够充分显示结肠的解剖形态以及病变部位,并从狭窄、梗阻处两端观察肠腔的解剖和病变。结合三维图像还可了解肠壁以及腔外的情况,更有利于肿瘤的定性以及分期诊断。目的:探讨64层CT造影断层图像虚拟技术和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与仿真内镜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Brilliance 64 CT对10例术后病理标本证实的结肠癌(8例)和结肠息肉(2例)进行容积扫描。Mimics软件用Marching Cubes算法对肠管进行面绘制及用虚拟内镜法重建三维图像及基于CT造影二维图像对大肠及周围结构等各种组织进行三维重建,并与Brilliance workspace工作站三维成像和仿真内镜结果相比较。结果与结论:10例三维成像效果良好,虚拟内镜与CT仿真内镜显示基本一致。虚拟结肠镜结合多结构数字模型重建可以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病变的准确定位,能准确反映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及空间毗邻关系。说明64层CT造影断层图像虚拟技术能达到与CT仿真内镜结合三维成像同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加上各种组织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提供较仿真内镜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8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adenovirus-mediated fusion gene system driven by KDR promoter (AdKDR-CDglyTK) on a model of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 By using transplantation of the cultivated cells, human pancreatic cell line Capan-2 was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on the back of nude mice to establish the animal model of the pancreatic cancer. Twenty nude mice were divided randomly and equally into four groups. The mice in group Ⅰ were injected with AdKDR-CDglyTK and 5-FC/GCV, those in group Ⅱ were injected with 5-FC/GCV, those in group Ⅲwere injected with AdKDR-CDglyTK and those in group Ⅳ received no any injection. AdKDR-CDglyTK was injected directly into the tumor and 5-FC/GCV was given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The observing parameters included common status, tumor bulk, tumor weight, inhibition rate of tumor growth, path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treatment effect in each group. Electron microscopy was performed to observ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cells. The apoptotic cells in tumor were detected using the TUNEL assay. The expression of CDglyTK in tumors from each group was examined by RT-PCR. Results Tumor growth was dramatically inhibited in group Ⅰ. Tumor growth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groupⅡ , group Ⅲ and group Ⅳ. The apoptotic rate (34.20±4.60)%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group Ⅰ (F= 243. 22, P= 0. 00) and i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groupⅡ , group Ⅲ and group Ⅳ (P>0.05). Conclusion AdKDR-CDglyTK with 5-FC/GCV can obvious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human KDR-expressing pancreatic cell line Capan-2 and induce the cell apoptosis in vivo. The probable molecular mechanism lies in the facts that the system can cause a decline in the level of Bcl-2.  相似文献   
83.
84.
肝移植用保存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从1963年肝脏移植的先驱Starzl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首例人体肝移植起,经过30~ a的努力,肝脏移植作为一种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可选择的方法已得到公认。在欧美各国临床原位肝移植发展较快。据统计,全世界正以每年8000例的速度开展该手术,1998年底已达72311例。目前,肝移植在器官保存方法、抗排斥的应用、手术技术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1 常用的保存液目前常用的供肝保存液主要有加清蛋白的Hartmann液(乳酸林格清蛋白液),UW液。(Collins Ⅰ,Ⅱ,Ⅲ,Ⅳ号液,改良  相似文献   
85.
奥曲肽联合5-FU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奥曲肽联合5-FU作用SGC-7901细胞后,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的Bel和Bax蛋白。结果奥曲肽作用于SGC-7901细胞24h后,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相同浓度奥曲肽加入80μg/ml 5-FU,细胞抑制率明显增强,与单用奥曲肽相比,P〈0.05;经奥曲肽及5-Fu处理的胃癌细胞,其Bcl蛋白表达显著减少,而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二药联合与单药应用相比,P〈0.05。认为奥曲肽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奥曲肽联合5-FU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其作用机制是下调SGC-7901的Bel蛋白表达,而上调Bax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CD/ TK双自杀基因系统对大肠肿瘤细胞选择性杀伤作用.方法:构建的重组质粒pLenti6/V5-D-KDR- CDglyTK及阳性对照质粒pLenti6.V5-D-GFP 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转染293FT细胞,包装扩增后获得病毒颗粒,体外感染表达 KDR的SW620细胞株和不表达KDR的LS174T 细胞株,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确定阳性对照质粒的感染效率并以RT-PCR方法检测转基因细胞 CDglyTK的表达,然后给予不同浓度的前药 5-FC及GCV处理,观察该体系对不同细胞株的杀伤效应及其旁观者效应.结果:重组体对各细胞株的感染率相似,其感染率随慢病毒滴度的增高而递增.RT-PCR方法检测发现:除LS174T细胞外,SW620细胞有目的基因CDglyTK的表达.对于转基因的 SW620细胞,单用GCV(100 mg/L)时,其存活率为32.34%±2.42%.单用5-FC(2.0 g/L)时, 存活率为30.56%±2.14%.而联合应用两者时, SW620细胞存活率为5.36%±1.55%,LS174T 细胞存活率为95.48%±1.70%.SW620细胞对前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SW620与LS174T细胞株对前药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P<0.001), 双自杀基因的疗效优于任一单自杀基因的疗效(P<0.001).当转基因细胞比率为40%时, 加入前药GCV和5-FC,SW620细胞存活率为11.42%±2.66%,而LS174T细胞存活率为 99.54%±2.61%,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1),该体系旁观者效应明显.结论:慢病毒作为载体有较高的转染效率, KDR基因启动子可调控双自杀基因系统选择性杀伤表达KDR的大肠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5-氨基乙酰丙酸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干预作用,探讨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胃癌的可能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4-03/2004—12在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完成。试剂5-氨基乙酰丙酸购自美国Sigma公司;MGC-803人胃腺癌细胞株购于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①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培养MOC-803胃癌细胞,浓度分别为0.25,0.5,1.0,2.0,4.0mmol/L,给予相同剂量的激光辐照。②使用相同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培养MGC-803胃癌细胞,给予不同剂量的激光辐照,能量分别为6.25,12.5,25.0,50.0,100J/cm^2。③使用不同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培养MGC-803胃癌细胞,浓度分别为0.25,0.5,1.0,2.0,4.0mmol/L,不予激光辐照。④给予不同剂量的激光辐照培养MGC-803胃癌细胞,能量分别为6.25,12.5,25.0,50.0,100J/cm^2,不给予5-氨基乙酰丙酸。以上4个实验均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力,以不加5-氨基乙酰丙酸、无激光辐照培养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细胞存活率=处理组细胞吸光度值/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x100%。⑤培养MGC-803胃癌细胞,随机分为4组,即单纯MGC-803胃癌细胞组、单纯5-氨基乙酰丙酸组、单纯给予激光组及光动力学治疗组,使用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5-氨基乙酰丙酸浓度不同、激光辐射剂量相同:随5-氨基乙酰丙酸浓度逐渐递增,MOC-803细胞的存活率逐渐下降,各组细胞存活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66.39,P〈0.01);但在浓度到达2.0mmol/L后,细胞存活率不再随着5-氨基乙酰丙酸的浓度的增加而下降。②激光能量不同、5-氨基乙酰丙酸浓度相同:随着激光剂量的增加MGC-803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各组细胞存活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伊=226.31,P〈0.01)。③5-氨基乙酰丙酸浓度不同、不给激光辐射:各组细胞存活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F=0.79,P=0.54)。④激光辐射剂量不同、不给5-氨基乙酰丙酸:各组细胞存活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F=0.61,P=0.66)。⑤只有光动力学治疗组出现细胞凋亡现象。而其他细胞组基本无凋亡细胞。结论: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5-氨基乙酰丙酸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的杀伤作用随着5-氨基乙酰丙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较高浓度时则存在饱和现象,而且杀伤力与光剂量成正比。单纯激光不能产生光动力效应,5-氨基乙酰丙酸本身对细胞无毒性作用。5-氨基乙酰丙酸介导的光动力学治疗能够有效的治疗胃癌,光动力学疗法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其可能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8.
直接手助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直接手助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01/2007-01同期收治的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和传统开腹组各31例进行相应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无1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术中平均出血量(150±42.5 mL vs 250±34.6 mL,P<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1.0 d vs 4±1.0 d,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 vs 12.9%,P<0.05)均有显著差异,而手术时间、局部复发率及在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直接手助腹腔镜治疗直肠癌能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并具有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CD/TK融合基因系统(Ad-KDR-CDTK)对胰腺癌细胞Capan-2特异性的杀伤作用.方法 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表达KDR的Capaw2细胞株,用不表达KDR的肝癌细胞HepG2做对照.观察其感染效率并以RT-PCR方法 检测转基因细胞CDTK的表达,然后给予不同浓度的前药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和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MTT法观察该体系对Capan-2和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及其旁观者效应;电镜观察细胞的病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和DNA含量的变化.建立Capan-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Ad-KDR-CD/TK,腹腔注射前药GCV(50 mg·kg-1·d-1)和5-FC(500 mg·kg-1·d-1)14 d,观察肿瘤生长抑制效应.结果 腺病毒对两种细胞株的感染率相似,其感染率随腺病毒滴度的增高而递增.RT-PCR方法 检测发现转染Ad-KDR-CDTK的Capan-2细胞有目的 基因表达.MTT法检测显示前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Capan-2生长,而不表达KDR的肝癌细胞HepG2对前药不敏感,且观察到该体系对Capan-2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电镜下可见Capan-2有凋亡改变.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用药组出现典型的凋亡峰;细胞周期分析显示治疗后细胞G0-G1期比率增多,G2-M及S期细胞减少.在Capan-2裸鼠移植瘤模型中,该双自杀基因系统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 KDR启动子可调控双自杀基因体系选择性杀伤胰腺癌细胞Capan-2,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并可显著抑制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的CDglyTK融合双自杀基因系统(AdKDR-CDglyTK)对胰腺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0只荷人胰腺癌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Ⅰ组:注射重组腺病毒AdKDR-CDglyTK与前药5氟胞嘧啶(5-FC)、更昔洛韦(GCV);Ⅱ组:仅注射前药5-FC、GCV;Ⅲ组:仅注射重组腺病毒AdKDR-CDglyTK;Ⅳ组:空白对照,不施加任何处理。采用重组腺病毒AdKDR-CDglyTK瘤体内多点注射,5-FC与GCV腹腔内注射的方法,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微血管密度计数(MVD)分析该系统对胰腺癌血管形成的影响;RT-PCR检测各组的肿瘤组织,以了解有无双自杀基因CDglyTK(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Ⅰ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显著受到抑制,Ⅱ、Ⅲ、Ⅳ组肿瘤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别。MVDⅠ、Ⅱ、Ⅲ、Ⅳ组分别为2.08±0.79,10.01±0.77,9.91±0.63,10.39±1.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29,P=0.00),Ⅱ、Ⅲ、Ⅳ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Ⅲ、Ⅳ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Ⅰ、Ⅲ组的瘤组织内扩增出2.4kB的目的基因片段,而Ⅱ、Ⅳ组瘤组织内未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结论AdKDR-CDglyTK联合前药5-FC及GCV在体内可明显抑制裸鼠胰腺癌血管形成和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