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对发热诱发Brugada波的遗传学及心电参数危险性进行分析。方法使用DNA直接测序法对临床收集的5例发热诱发Brugada波患者进行基因筛查,并回顾性调查127例住院发热患者心电图上Brugada波和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心电参数的比较。结果5例发热诱发Brugada ECG患者未发现基因突变。127例发热患者Brugada波1例,发生率为0.8%,13例有IRBBB。发热组患者QTc和TpTe间期较正常对照延长(P<0.05)。0.5~3年随访126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心源性猝死。结论发热致Brugada波个体与钠通道基因突变无关联。发热诱发Brugada波的健康个体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81例ACS并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顿服后,甲组(41例)予氯吡格雷75mg/d维持,乙组(40例)予氯吡格雷50mg/d维持。入院后24h内和第28d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R),肝、肾功能并统计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1)两组年龄,性别.血小板聚集率.肝、肾功能的基础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2)甲组第28d血小板聚集率[以0.5μmol/L、1μmol/L二磷酸腺苷为诱导刺,分别为(24±15)%、(40±16)%],与基础状态(53±10)%、(75±11)%比较明显下降(P〈0.05);乙组第28d血小板聚集率(24±14)%、(41±15)%与基础状态(52±10)%、(74±12)%相比也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28d内共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9例,甲组4例(9.8%),乙组5例(12.5%),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3)轻度出血,甲组5例(12.2%),乙组1例(2.5%),甲组明显增加(P〈0.05);中重度出血甲组1例,乙组0例,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服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均安全有效,低剂量(50mg/d)可减少轻度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江西地区先心病发病率相对较高,危害百姓健康。江西省政府已从2010年始,将先心病儿童免费救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为民工程。虽然先心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近年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与先心病发生密切相关。本课题组对局部地区(江西地区)的先心病患者进行已知致病基因(EVC,TLL1,TBX5和PTPN11)筛查,以发现与疾病密切相关和显性率高的致病基因,为将来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必将有助于局部地区乃至中国先心病出生缺陷的控制。方法从先心病DNA样本库,按照编号随机按序抽取患者DNA标本46份和100个遗传背景匹配的健康对照。根据PubMed文献报道,选择已知的4个致病基因EVC,TLL1,TBX5和PTPN11,并设计相关引物,利用DNA直接测序法四个基因的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进行双向测序。若核苷酸变异未在100个正常人群中发现,则定为基因突变。结果散发先心病室缺,房缺,动脉导管未闭、复杂先心分别为24例,12例,5例和5例。基因筛查发现EVC基因突变4个,分别是位于3号染色体的L115V突变,6号染色体的Y258H突变,10号染色体的K445Q突变,15号染色体的R760CQ突变,其中Y258H突变出现在房缺患者,其它3个突变见于室缺患者。发现TLL1基因多态性2个,分别是位于7号染色体的E719E,19号染色体的1991A,在房缺、室缺和PDA中均有存在。在房缺和室缺患者中发现PTPN11多态性1个,位于3号染色体的F19L。46个筛查对象中未发现TBX5基因突变和多态性。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表型与非基因突变者比,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发病年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EVC基因是江西地区间隔缺损患者的常见致病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非突变者相比无差异。由于是基因筛查工作中的前期结果,还需要后期工作中进一步增大样本量,以便对先心病患者基因型和表型的关联研究加以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经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成功的环肺静脉隔离导管射频消融术本身对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方法选取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Ensite或Carto)指导下行环肺静脉隔离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38例。分别记录研究对象术前及术后第3天窦性心律时体表心电图(ECG)及心脏彩超(同一操作者),其中ECG各导联P波间期最大值(Pmax)与最小值(Pmin)之间的差值即Pd。结果经导管环肺静脉隔离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前Pmin和Pmax分别为(57.8±15.8)、(128.9±25.8)ms,术后分别为(60.1±14.3)、(115±20.6)ms,其中Pmax手术前后比较P〈0.01。Pd手术前后分别为(71.1±17.5)、(54.7±15.6)ms,P〈0.01。进一步分析Pd和左房大小的关系表明,不仅术前Pd和术前左心房大小未见明显相关(P=0.437),同时手术前后Pd变化亦与术前左心房大小无显著相关(P=0.208)。结论尽管阵发性房颤Pd与左心房大小无关,但成功的环肺静脉隔离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本身即能显著减少Pmax和Pd,提示其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内非均质性电活动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与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7例颅脑损伤患者损伤后12 h和30名健康人的血清GFAP、S-100B和NSE水平,分析其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12 h血清GF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 = 2.03,P<0.05);血清GFAP水平与48 h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呈负相关(r =-0.54、-0.21,P均<0.05);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GFAP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S-100B和NSE(P均<0.05).结论 血清GFAP检测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早期病情的指标之一,其敏感性优于常规指标S-100B和NSE.  相似文献   
106.
ICU内心肺复苏的执行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CU内心肺复苏的执行与结果。方法:以队列研究的方式,前瞻性观察我院经培训的ICU医生实施心肺复苏的具体情况。结果:(1)心跳呼吸骤停有三种形式,以心跳骤停为主,且以室性逸搏最多。(2)均能给予人工通气,首次除颤成功率88.5%。(3)呼吸骤停组及室速 室颤组复苏成功率高(23.8%比2.9%,P<0.01;42.9%比14.5%,P<0.05),室性逸搏 等电位线组复苏成功率低(15.5比70.5%,P<0.01)。结论:ICU内心跳呼吸骤停的最多形式是室性逸搏。呼吸骤停及室速、室颤的复苏成功率高,而室性逸搏的复苏成功率低。  相似文献   
107.
国产封堵器对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道使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的体会。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室造影证实有适应证的并发膜部瘤形成的VSD患者20例,行介入封堵治疗,并根据膜部瘤形态进行分型,制定封堵策略,选择封堵器和封堵方式。结果:①20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达100%,无介入并发症发生;②20例膜部瘤呈4种类型,漏斗型8例、囊袋型5例、菜花型5例、弯管型2例;③根据缺损口大小及膜部瘤类型分别使用细腰大边型、非对称型、对称型封堵器均封堵成功;④改良猪尾导管在膜部瘤型VSD封堵术中效果显著。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膜部瘤型VSD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费用低,可作为有封堵适应证VSD患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 自1995年以来采用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0例。结果 功能恢复优12例,良5例,可3例。结论 有限切开植骨结合外固定器可以防止复位后骨折再移位、短缩及关节面塌陷,促进骨愈合,减少并发症,可作为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福州郊县农村小儿贫血的患病率,1985年8月我们对闽侯县南屿镇九个村0~6周岁儿童贫血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如下。资料来源及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为闽侯县南屿镇九个村0~6周岁的男女儿童,共计3125人。在进行体检的同时检测血红蛋白,由同一检验员采血比色,均取左手无名指末梢血液,全血量法,血红蛋白酸化时间均在15分钟以上,  相似文献   
110.
依那普利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