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本文综述气道上皮损伤及上皮衍化松弛因子与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的关系。系统地介绍了气道上皮损伤的原因及其诱发气道反应性增高的机理;上皮衍化松弛因子的生理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4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4例,观察组给予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睡前血糖、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相比,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持续缺氧孵育后脂肪细胞脂联素和瘦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随机分为6组,即常氧(21%O2)组和缺氧(1%O2)4、12、24、48、72 h组,实时定量PCR(q RT-PCR)法测定各时间点脂肪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子1(GLUT-1)、脂联素和瘦素基因表达。结果:与常氧组相比,缺氧12、24、48 h组HIF-1α、GLUT-1 m 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24 h时HIF-1α、GLUT-1 m RNA达到最高。各缺氧组脂联素m RNA在12、24、48、72 h缺氧组的表达下降,较常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缺氧组瘦素m RNA的表达高于常氧组,并在24 h时达到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使脂肪细胞HIF-1α、GLUT-1、瘦素m RNA表达升高,脂联素m RNA表达下降,各反应在缺氧24 h时达到最大水平。  相似文献   
14.
百草枯急性肺损伤中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文  何庆 《华西医学》2006,21(3):649-650
百草枯(paraquat,PQ.1,1’-二甲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于1882年合成,1932年作为氧化还原反应指示剂使用,1955年发现其除草作用,1962作为除草剂上市后,在130多个国家广泛使用,1966年首次报道百草枯中毒致死病例。百草枯的中毒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其毒性机制在于氧化循环反应产生的毒性物质引起:(1)产生超氧化物阴离子(O2^-),导致由更多的活性氧形成,如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2)细胞内NADPH氧化:NADPH是细胞内使百草枯还原的主要还原剂,因此需要NADPH的重要生化反应遭到破坏;(3)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细胞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变性。因此,百草枯的毒性是多系统、多器官、多水平的。哺乳动物不论其给药途径如何,百草枯均迅速分布至重要组织,其中尤以肺和肾的浓度最高。肺是百草枯损伤的主要靶器官,亦是引起Po急、慢性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百草枯通过能量依赖过程缓慢聚集到肺,引起肺损伤。肺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2个阶段:Ⅰ型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被损害的早期破坏阶段和肺泡炎、肺水肿、炎细胞浸润的增殖阶段。百草枯亦损伤其他主要的器官如肝、心、脑、肾等,但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通常与呼吸功能不足有关,因此百草枯中毒的治疗主要集中在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5.
万智  何庆 《华西医学》2007,22(1):60-62
目的:了解四川省成都市急诊科院前急救配置现状,并从中找到更合理的配置方式以促进院前急救的建设和发展。材料与方法:通过问卷方式采集了成都市38家二乙以上医院急诊科院前急救的有关数据,考察主要指标间的相关性,在相关的基础上计算回归模型。结果:本研究得出了关于成都市急诊科院前急救配置现状的大量描述性资料;发现了院前急救配置情况与日平均急诊量、日平均观察量、日平均危重病人数、日平均抢救病人数等指标的相关关系;得到了配置的回归模型。结论:目前成都市急诊科院前急救配置上有诸多不足之处,可以参照本研究得出的回归关系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陈昉  何庆  黄雨蒙  刘铭  崔瑾 《天津医药》2019,47(3):299-301
倾倒综合征是食管、胃及减肥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文介绍胃贲门癌术后8年因反复严重低血糖就诊的迟发性倾倒综合征1例,对患者予以阿卡波糖治疗后血糖控制稳定;随访2年,未再出现过乏力、心慌等低血糖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迟发性倾倒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方法等,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TNM分期的PET/CT成像表现特点与血清VEGF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53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对其进行PET/CT检查,再用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血清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肺癌的T分期和转移(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PET/CT表现特征与血清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经PET/CT成像分析.其中T1 11例、T2 9例、T3 18例、T4 15例;纵隔淋巴结转移22例,9例患者有远处转移.肺癌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的平均水平为(378.02±180.79)ng/L,与正常健康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的低T分期(T1与T2)患者中,血清VEGF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低T分期(T1与T2)患者与高T分期(T3与T4)患者中的血清VEGF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隔淋巴结转移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为(561.50±104.55)ng/L.与非淋巴结转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1,P〈0.05):远处转移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为(614.11±158.81)ng/L.血清VEGF的表达明显与远处转移相关(t=5.30,P〈0.05)。结论:1)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呈高表达;2)肺癌患者VEGF的表达水平与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3)随着肺癌TNM分期增加,血清VEGF蛋白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8.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是指在一次手术过程中完成2种以上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使患者经历1次麻醉可同时做2种以上疾病的检查,明确诊断,同时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脏器干扰小、术后疼痛或不适较轻微、恢复快等优点,术后并发症少,住院天数少,是诊治不孕症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  相似文献   
19.
周毅武  何庆  张蜀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251-2252,2257
[目的]观察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染毒组和对照组,染毒组用PQ按50mg/kg灌胃染毒,对照组代以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后1,3,7,14和28d分离和提取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察其MMP-2,MMP-9蛋白及其 mRNA的动态变化。[结果]①PQ灌胃后1d成纤维细胞MMP-2表达增高,7d达高峰,为对照组的3.187倍(t=23.667,P﹤0.001);MMP-9在PQ灌胃作用后1d表达增高,7d达对照组的3.503倍(t=11.399,P﹤0.001);②MMP-2 mRNA和MMP-9 mRNA的转录从PQ灌胃后1d就开始升高。[结论]PQ灌胃后,肺间质成纤维细胞上调MMP-2和MMP-9的表达,损伤肺泡基底膜,启动肺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肌钙蛋白与CK-MB对急诊胸痛监护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斌  何庆  李孝全 《西部医学》2007,19(1):28-29,31
目的 评估肌钙蛋白T与CK—MB在急诊监护室对胸痛患者的诊断价值及成本效益。方法 选择因胸痛就诊而收入监护窒的5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就诊时及在监护窒肌钙蛋白T定性与CK-MB检查结果以及最终的诊断.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以上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监护室AMI发生率为3.4%,肌钙蛋白比CK-MB对诊断AMI更准确及有成本效益。结论 推荐使用肌钙蛋白为监护室胸痛患者再次评估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