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目的 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TCD和BAEP对80例VBI患者和60例健康者进行检查,探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频谱,通过计算机算出各动脉的收缩期速度(Vp)、平均速度(V m)及血管搏动指数(PI).应用BAEP测量Ⅰ、Ⅲ、Ⅴ波峰潜伏期(PL)和Ⅰ~Ⅲ、Ⅲ~Ⅴ、Ⅰ~Ⅴ峰间潜伏期(IP L).结果 VBI组LVA、RVA、BA 3条血管Vp及Vm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I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VBI组Ⅴ波潜伏期,Ⅲ~Ⅴ及Ⅱ~Ⅴ峰间期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80例VBI患者中TCD和BAEP均异常者34例,异常发生率为42.5%,与TCD或BAEP异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VBI组患者LVA、RVA、BA 3条血管的Vp分别与BAEP的V波潜伏期和Ⅰ~Ⅴ峰间期进行相关分析显示存在负相关(P<0.05),即流速越低则潜伏期越长.结论 TCD和BAEP分别从血流动力学和电生理学两个方面反映了脑干的供血及神经传导情况,是诊断VBI的两种可靠的辅助检查,对VBI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记忆和智能障碍的特点及血压干预对其认知功能、记忆和智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根据2005年高血压诊断标准入选45~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为高血压组,其中126例为治疗组,74例为未治疗组,72例为治疗达标组,54例为治疗未达标组;另入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应用大剂量尿激酶(urokingase,UK)溶栓治疗前后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为预防脑出血和溶栓治疗后抗凝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急性脑梗死22例,病程6~12小时经头颅CT证实。检测患者入院后即刻和溶栓后30min、1h、2h、3h、4h、6h、1d、3d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TPP)、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纤溶指标:D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继续出血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HICH患者53例,根据头颅CT所示血肿体积是否继续扩大分为继续出血组和非继续出血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ICH存在继续出血情况,其发生率为32.5%,血肿增大者均发生在24h内,发病时的舒张压升高,血肿体积大小,GCS,NIH评分,血肿形态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影继续出血患者的因素;(1)舒张压增高是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2)血肿形态不规则,血肿体积大于20ml以上及内囊出血易发生血肿扩大;(3)入院时昏迷越重,越易发生继续出血,早期患者症状加重,早期死亡与继续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1)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s)患者在临床症状消失后是否遗留智力障碍;(2)探讨颈内动脉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s患者智力改变的差异;(3)探讨TIAs发作病程、次数及持续时间与智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78例TIAs患者末次发作后7~14d及30例对照分别进行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测查.结果 (1)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s患者在相似性、数字符号、图片排列、图形拼凑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s在图画填充、图片排列、图形拼凑的评分与颈内动脉系统TIA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颈内动脉系统TIAs患者的病程与WAIS-RC各项等值量表分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而发作次数与数字符号等值量表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与知识、领悟、相似性、图片排列、VIQ、PIQ、FIQ各项等值量表分之间均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 (1)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s患者在临床症状恢复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椎-基底动脉系统TIAs更容易出现视觉记忆和短时记忆障碍.(2)颈内动脉系统TIAs患者的发作次数对学习、书写速度、视知觉、视觉扫描的能力有影响;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的长短对知识的保持和广度、对实际知识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中年人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记忆量表对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例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记忆功能测定。结果:病例组记忆商(memory quotient,MQ)得分(81.45±12.70)分,对照组MQ得分(91.60±10.28)分,两组MQ得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中血压正常组指向记忆得分(13.69±4.69)分,联想学习得分(15.43±3.39)分,高血压组两项得分分别为(12.25±5.38)分和(14.14±4.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可损害中年人的记忆功能,将血压控制正常水平可减轻这种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痴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0例脑出血患者,出院后6个月根据认知功能评分分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CI)60例,其中血管性痴呆组(VD)22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CIND)38例;对照组为无认知障碍者120例。入院后及出院后6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BDNF水平,分析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BDNF对VC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VCI组年龄、NIHSS评分、出血量、出血部位、Hcy水平及BDN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示高龄、NIHSS评分高、大量出血、脑叶出血、Hcy水平升高及BDNF水平降低是脑出血患者发生VCI的危险因素(P<0.05)。出院时6个月VCIND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BDNF水平均高于入院时(P<0.05)。出院后6个月VD组BDNF水平高于入院时(P<0.05)。出院后6个月3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VD组与VCIND组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VD组MMSE评分低于VCIND组(P<0.05)。入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3组BDN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入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VD组与VCIND组BDN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VD组BDNF水平低于VCIND组(P<0.05)。出院后6个月BDNF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P<0.05)。BDNF预测VD及预测VCIND的AUC面积分别为0.749、0.704,均>0.7,灵敏度分别为84.2%、85.9%,特异度分别为80.9%、80.6%。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出血后VCI的发生相关,随着BDNF水平的降低,VCI严重程度随之增加,且入院后血清BDNF水平可以预测VCI的发生,特别是VD发生的标记物之一,临床上血清BDNF水平低的患者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认知功能及记忆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45~59岁的中年OSAHS患者80例为OSAHS组,另入选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临床记忆量表对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及记忆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间评分的差异。结果 (1)OSAHS组在MMSE量表中即刻记忆评分(2.88±0.36)、注意力和计算力评分(3.18±0.41)、短时记忆评分(1.82±0.34)和MMSE总量表评分评分(1.82±0.34)各项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OSAHS组在临床记忆量表中指向记忆评分(11.91±5.14)、联想学习评分(13.52±4.18)、图像自由回忆评分(11.28±4.12)、无意义图形再认评分(15.27±5.06)、人像特点回忆评分(12.92±6.28)、总分(67.34±16.03)和记忆商评分(MQ)(76.32±12.53)各项等值量表分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年OSAHS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及记忆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年原发性高血压对智能的影响和血压参数对智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采用修订韦氏智能量表(WAIS-RC),Zung抑郁白评量表对年龄为45 ~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高血压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测试.血压参数选择平时最高、最低和偶测血压三次结果的平均值,分别记录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脉压指数( PPI).结果 (1)高血压组与对照组间WAISRC评分进行比较,填图等值量表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高血压治疗组在知识、领悟、相似、填图、语言分、语言智商(VIQ)、作业分、作业智商(PIQ)、全量表分、总智商(FIQ)等值量表分得分高于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血压组内不同血压水平组(A、B、C、D四组)之间的VIQ、PIQ、FIQ进行组间比较,四组间的VIQ和FIQ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智能损害的发生率随平均SBP、DBP 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趋势检验P<0.05).结论 (1)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智能损害;其智能损害的发生率随平均SBP、DBP的增加而增高.(2)高血压未治疗者及不同高血压水平对中年高血压患者的智能损害有影响.(3)积极抗高血压治疗可延缓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智能损害的发生和发展,预防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