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69篇
  免费   1224篇
  国内免费   792篇
耳鼻咽喉   138篇
儿科学   271篇
妇产科学   195篇
基础医学   1132篇
口腔科学   233篇
临床医学   3149篇
内科学   2021篇
皮肤病学   222篇
神经病学   477篇
特种医学   10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662篇
综合类   7422篇
预防医学   2849篇
眼科学   240篇
药学   2687篇
  21篇
中国医学   2901篇
肿瘤学   724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419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457篇
  2018年   448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1168篇
  2013年   841篇
  2012年   1044篇
  2011年   1118篇
  2010年   1048篇
  2009年   1160篇
  2008年   1001篇
  2007年   1288篇
  2006年   1257篇
  2005年   1339篇
  2004年   1283篇
  2003年   1105篇
  2002年   759篇
  2001年   872篇
  2000年   951篇
  1999年   952篇
  1998年   750篇
  1997年   793篇
  1996年   797篇
  1995年   788篇
  1994年   609篇
  1993年   447篇
  1992年   467篇
  1991年   402篇
  1990年   331篇
  1989年   263篇
  1988年   133篇
  1987年   118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102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82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63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14篇
  1965年   6篇
  1960年   10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7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尿酸盐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明确高尿酸血症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的机制。方法体外单独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或与单核细胞共培养,尿酸盐分别用6.6mg/dl(约为人体男、女高尿酸血症最低值平均值)及该值2、3、4、5倍值刺激血管内皮细胞48小时,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d)、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等因子表达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血管内皮细胞人尿酸盐转运子(hUAT)mRNA的表达。结果①不同浓度尿酸盐与血管内皮细胞单独培养:结果显示高浓度尿酸盐使血管内皮细胞IL-l、TNF-Ⅸ、ICAM-1、PAI-1的表达上调,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②不同浓度尿酸盐与血管内皮细胞及单核细胞共培养:结果显示高浓度尿酸盐使血管内皮细胞IL-1、TNF-α、ICAM-1、PAI-1的表达进一步增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③hUATmRNA表达:高浓度尿酸盐使血管内皮细胞hUAT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单核细胞共培养高浓度尿酸盐使血管内皮细胞hUATmRNA表达明显进一步下调(P〈0.05)。结论尿酸盐可以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引起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单核细胞在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亦起到了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共培养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972.
目的探讨基因转运载体中甲基化XbaⅠ位点在基因克隆中的效用。方法以pIRES2-EGFP为母本,PCR扩增获得携附加XhoⅠ位点和满足甲基化序列组成的XbaⅠ位点、同时缺失IRES和EGFP区段的载体骨架pΔSG,其PCR产物与携带对等酶切位点的EGFP PCR产物经酶切、连接后,构建重组质粒rpΔSG-EGFPV-Xho、rpΔSG-EGFPV-Xba。另将pΔSG和EGFP的PCR产物分别与pMD 18-T Simple T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sT-ΔSG和psT-EGFP,并亚克隆获得重组质粒rpΔSG-sT-EGFPV-Xho。以DsRed2基因置换rpΔSG-sT-EGFPV-Xho中的EGFP基因,获得重组质粒rpΔSG-sT-DsRed2V-Xho。各重组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CHO细胞。结果各重组质粒转染的细胞中明显可见EGFP或DsRed2的高效表达。结论 PCR产物中满足甲基化序列组成的XbaⅠ位点,在体外酶切与连接的克隆效果良好;该序列经体外重组并导入Dam+和/或Dcm+宿主菌中扩增时被重新甲基化而受保护,且对重组质粒在宿主细胞内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73.
指南的由来:2007年4月受WHO西太区委托,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牵头,启动27种疾病指南编写工作。我们承担IgA肾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分课题工作。IgA肾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由我牵头组织编写,在收集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指南,结合专家经验和国内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该指南在以往工作基础上,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在  相似文献   
974.
目的探讨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及自体肋软骨支架法全耳廓成形术矫正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分3期进行手术治疗。Ⅰ期:患侧耳后乳突区皮下埋置50ml肾形扩张器,术后定期注水,扩张皮肤3~4个月,平均注水(80.51±3.87)ml,达预定量后稳定养护1个月。Ⅱ期:取自体肋软骨,雕刻成由4层软骨构成的耳支架,整体为倒立的海螺样外观,将扩张皮瓣覆盖于整个自体肋软骨支架表面,再造耳廓。Ⅲ期:Ⅱ期术后3个月对成形耳进行细节性修整。结果2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成形耳廓大小、外形均与健侧相似,医患双方满意。结论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法所扩张的皮肤,可覆盖于整个自体肋软骨支架表面,术后耳廓外形逼真,立体感强。  相似文献   
975.
 目的 探讨人醛氧化酶(human aldehyde oxidase, hAOX)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的86例肾癌及其癌旁肾组织病理标本中hAOX的表达,其中透明细胞癌64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8例,颗粒细胞癌4例;TNM分期标准界定Ⅰ期26例,Ⅱ期31例,Ⅲ+Ⅳ期29例;伴有淋巴结转移31例,无淋巴结转移55例。采用Prism 6.0统计软件分析hAOX与临床病理因素及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86例肾癌标本中,免疫组化hAox的阳性表达率为23.25%,癌旁组织中hAox的阳性表达率达85.0%,明显高于肾癌组织中的表达。hAox的表达与肾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及肿瘤直径均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Ki-67表达有明显相关性;在hAox(+)表达的患者中,其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hAox(-)表达的患者组;且hAox(+)表达的病例预后明显优于hAOX(-)表达的病例。结论 hAOX的表达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一定关系,对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976.
977.
978.
目的对青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根皮中抗炎活性成分进行跟踪分离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以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以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从青花椒根皮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共分离得到4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青花椒素A(1)、7-甲氧基香豆素(2)、异东莨菪内酯(3)和秦皮乙素(4)。在LPS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的模型中,化合物1~4均对NO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21±0.03)、(0.92±0.16)、(0.15±0.02)和(0.26±0.04)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是1个罕见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命名为青花椒素A。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抗NO生成活性。  相似文献   
979.
目的 探讨颅脑术后继发颅内多重耐药(MDR)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 586例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资料。根据脑脊液培养结果确定颅内感染病原体。结果 脑脊液培养显示AB感染124例,其中MDR-AB共99例。颅内AB感染的发生率为7.82%(124/1586),颅内MDR-AB感染的发生率为6.24%(99/1586),占颅内AB感染的79.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肺部MDR-AB感染、开颅手术>1次是颅内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内MDR-AB感染是临床治疗的难题,预防MDR-AB感染对改善颅脑手术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缩短ICU入住时间、改善ICU条件对预防颅内MDR-AB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0.
目的 探讨初诊未服药的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 性收集 2010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运动障碍门诊初诊未服药的 218 例 PD 患者(PD 组)和 171 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资料。采用统一 PD 评定量表 (UPDRS)第Ⅱ、Ⅲ、Ⅴ部分评估 PD 患者的运动症状,采用 PD 睡眠量表(PD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和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评估 PD 患者的非运动症状。采用 24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24)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受试者的抑郁、焦虑程度。比较 PD 组和对照组抑郁发作的发病 率、临床资料的差异,比较帕金森病抑郁(dPD)和非帕金森病抑郁(n-dPD)患者临床症状的差异。采用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初诊未服药 PD 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PD 组 HAMD-24 评分为 8.0(4.0, 13.0)分,dPD 的发病率为 12.4%(27/218),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患者分别为 5 例、18 例和 4 例。对 照组 HAMD-24 评分 2.0(0,2.0)分,抑郁发作的发病率为 6.4%(11/171),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患者 分别为 5 名、5 名和 1 名。两组抑郁程度和抑郁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PD 组患 者的 HAMD-24 总分及各因子评分、HAMA 评分、NMSQ 评分高于 n-dPD 组,运动分期为早期、姿势异常 步态不稳(PIGD)亚型的患者比例高于 n-dPD 组,UPDRS-Ⅱ评分和 PDSS 评分低于 n-dPD 组(P< 0.05)。 HAMA 评分高(OR=1.167,95%CI=1.077~1.265)、NMSQ 评分高(OR=1.235,95%CI=1.052~1.449)和 PIGD 运动障碍亚型(OR=2.024,95%CI=1.053~3.891)是 PD 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 0.05),PDSS 评分高 (OR=0.971,95%CI=0.945~0.997)是 PD 患者发生抑郁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初诊未服药 PD 患 者的抑郁程度以中度抑郁为主,焦虑、非运动症状多、睡眠质量差和 PIGD 型 PD 患者更易患抑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