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依据小儿手的解剖学特点探讨其炸裂伤显微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用显微外科技术处理9例小儿手重度炸裂伤患者。结果 9例伤者术后以平均2.5年随访,按手外科功能评价标准、优良率达66.7%。结论 小儿手血供丰富,微血管吻合交通稠密,软组织弹性大、愈合能力强。处置小儿手炸裂伤时应尽可能保留软组织,行血管、神经、肌腱吻合,并行早期功能锻炼和二期矫形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及自体肋软骨支架法全耳廓成形术矫正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分3期进行手术治疗。Ⅰ期:患侧耳后乳突区皮下埋置50ml肾形扩张器,术后定期注水,扩张皮肤3~4个月,平均注水(80.51±3.87)ml,达预定量后稳定养护1个月。Ⅱ期:取自体肋软骨,雕刻成由4层软骨构成的耳支架,整体为倒立的海螺样外观,将扩张皮瓣覆盖于整个自体肋软骨支架表面,再造耳廓。Ⅲ期:Ⅱ期术后3个月对成形耳进行细节性修整。结果2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成形耳廓大小、外形均与健侧相似,医患双方满意。结论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法所扩张的皮肤,可覆盖于整个自体肋软骨支架表面,术后耳廓外形逼真,立体感强。  相似文献   
3.
掌浅弓的形态多变 ,作者在解剖一成年男性标本时 ,见其右侧掌浅弓形态特殊 ,报道如下。成年男性尸体 ,防腐固定后 ,经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其右上肢 ,桡动脉于近桡骨茎突处发出掌浅支后转至手背。掌浅支沿拇短屈肌内侧份浅面前行 ,发出分支与正中神经返支进入鱼际肌并供应支配之。本干继续行向远、尺侧 ,在掌腱膜深面、指屈肌腱及蚓状肌的浅面与尺动脉终支吻合而成特殊形态的掌浅弓。此掌浅弓之形式与现行教科书及相关专著所述类型有明显不同 (附图 )。 1.该动脉弓由桡动脉掌浅支与尺动脉终支吻合而成 ,有近侧、远侧两个弓 ,且弓的两端相…  相似文献   
4.
肝动脉形态起源多变 ,作者在解剖一成年男性标本时 ,见其入肝动脉数量及起源特殊 ,报道如下 :成年男性尸体 ,防腐固定后 ,经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其胃左动脉直接起源于腹主动脉 ,并发出直径为1.84mm的肝左动脉经肝门入肝 ,肝右动脉直接起源于肝总动脉 ,经肝总管后面入肝门 ,直径为 2 .68mm。另有 2支副肝左动脉 ,1支起自肝总动脉直径为 1.34mm ,分为 3细支经肝脏面左纵沟入肝 ;另 1支与胃右动脉共干 ,起自肝总动脉 ,直径为 1.2mm ,亦经肝脏面左纵沟入肝。查教科书及相关专著对肝动脉变异有详细分型及描述 ,但此例特殊变异未见报道 (…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和探索中期肢体淋巴水肿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病变组织部分切除皮瓣修薄术治疗中期肢体淋巴水肿。结果:采用本术式治疗的50例患者中,有44例皮瓣成活较好,切口一期愈合,外形功能恢复比较理想;6例患肢皮瓣部分感染坏死、切口裂开,其中4例经切口清创换药,再次切除坏死皮肤创缘拉拢减张缝合后切口愈合,2例残余创面经换药植皮修复。所有患者术后患肢外形较术前明显变细,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中期淋巴水肿患者,采用病变组织部分切除皮瓣修薄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屈指肌腱腱纽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60只手(成人50只,右23、右27;婴幼儿10只:左右各5只),研究了屈指肌健键纽的位置、形态、数量、大小、起止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详细观察了发白指掌侧固有动脉和神经又经腱纽分布到屈指肌腱的动脉和神经分支及其穿腱鞘的位置、行走途径、外径大小和分布特点,以及指掌侧动脉弓的位置,外径大小等。作者认为腱纽中的血管对指腱鞘内屈指肌腱的营养是重要的,同时腱纽又给肌腱提供了一个附着于指骨的结构,并能传送一定的力。因此在手术中应注意保护腱纽。  相似文献   
7.
经后路第2骶椎螺钉进钉方法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为临床应用第2骶椎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骶部病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在60块干燥骶骨上,对第2骶椎及其相关结构进行观测;2.在25具尸体标本上观测骶前和骶管内神经血管.3.在50例正常成人志愿者的S2椎体中部行CT扫描,观察螺钉的置入角度和深度.结果1.第2骶骨椎体、侧突、侧块具有足够的空间.背侧有内、外两个区域适于进针.2.第2骶椎前、后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只在椎体前有出钉安全区.3.经外侧区向S2椎体置钉,进针角度为(40±4)°,深度为(35.8±4.0) mm,经内侧区向S2侧块置钉进钉角度为(28±3)°,深度为(45.4±4.1) mm.结论第2骶椎行常规直径的螺钉(4.5~6.5 mm) 固定具有可行性.但要注意进钉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同时宜采用相应的加强螺钉稳固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臂内侧带蒂薄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臂内侧带血管蒂薄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常规防腐并经肱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及分色铸型共26例成人上肢标本上,进行对臂内侧皮瓣血供的解剖及观测。临床应用臂内侧带蒂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及感染性创面11例。结果:臂内侧皮瓣的血供主要来自尺侧上副动脉,其次为肱动脉肌皮支及尺侧下副动脉。临床应用11例均成活,其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55.6%。结论:应用臂内侧薄皮瓣修复手部外伤感染性创面及伴有肌腱、神经、血管、骨与关节裸露的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简便,供区隐匿,皮瓣较薄,血供丰富,组织愈合能力强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病理性瘢痕表皮组织中TGF-βⅡ型受体(TβRⅡ)的基因表达.方法 20份病理性瘢痕标本收集于2007 -2009年济南军区总医院收治的20例烧伤或外伤瘢痕患者,于每份瘢痕标本中央和边缘部位分别切取1块表皮组织.每例患者留取1块距离病变部位10 cm以上的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作为自身对照1.抽取每例患者1 ~2 mL全血并分离提取血清,作为自身对照2.另取8例无病理性瘢痕病史患者术中弃用的8份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检测3种组织标本中TβRⅡ的阳性表达.经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对比观察各标本中TβRⅡ的基因表达.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病理性瘢痕表皮组织标本中TβRⅡ阳性表达明显低于自身对照1和正常对照组织标本,主要位于表皮的基底层,而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中TβRⅡ阳性表达很少或缺失.在自身对照1、自身对照2和正常对照标本中未见TβRⅡ基因异常表达;在8份病理性瘢痕表皮组织标本中,TβRⅡ多聚A位点的片段出现条带泳动异常,基因测序显示DNA片段缺失1个A(P=0.044).结论 病理性瘢痕表皮组织中可能存在TβRⅡ基因的异常表达.瘢痕表皮回植可能会增加病理性瘢痕复发的风险,而切取瘢痕患者正常皮肤植皮修复创面可能不会增加瘢痕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将新型猪胶原基真皮支架(PCDM)进行动物皮下埋植,观察血管内皮细胞(VEC)在真皮支架中的生长情况以及真皮支架的血管化情况,探讨改良异种真皮替代物,提高其组织相容性的方法。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根据其皮下埋植不同的真皮替代物分为PCDM组和HADM组,于埋植后3、7、14、30 d分别取出组织,行移植物大体观察,采用HE染色及CD34、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VEC在真皮基质的分布增殖状况、血管化过程及组织学变化。结果大体观察术后各组大鼠创口周围皮肤无明显红肿及炎症反应,切口愈合良好,移植物与创面接触紧密。组织学观察皮下埋植3 d时,各组均见到成纤维细胞(FB)侵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巨噬细胞浸润。各移植物与周围组织连接处可见开始增生的细小新生毛细血管芽,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时,炎性细胞较3 d时减少,各组移植皮内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向移植物内部延伸。术后14 d各组移植物与受床周围组织界限清楚,组织内炎性细胞进一步减少,VEC增生,新形成的毛细血管已达移植物内部,数量进一步增多,且较3、7 d时成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时,血管分布到移植物内各处,VEC进一步成熟,但数量无明显增加(P>0.05),基本见不到炎性细胞。结论 VEC在PCDM上增殖良好,并且可见细胞迁入支架内部,新生血管成熟,说明PCDM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不存在异种抗原阻碍VEC的迁入,是一种良好的天然真皮替代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