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2篇
  免费   1084篇
  国内免费   856篇
耳鼻咽喉   154篇
儿科学   315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759篇
口腔科学   196篇
临床医学   1284篇
内科学   878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284篇
特种医学   379篇
外科学   1126篇
综合类   3350篇
预防医学   1288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1293篇
  12篇
中国医学   1167篇
肿瘤学   50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457篇
  2014年   557篇
  2013年   798篇
  2012年   1044篇
  2011年   1119篇
  2010年   978篇
  2009年   903篇
  2008年   924篇
  2007年   850篇
  2006年   859篇
  2005年   671篇
  2004年   481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技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9例75个间隙。结果随访1~12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按1994年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制定的手术疗效:优48例,良16例,差5例,优良率为92·8%。结论该术式适应除极外型椎间盘突出外的各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合并侧隐窝狭窄或局限椎管狭窄病例,且出血少,创伤轻微,保持了腰椎的力学稳定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2.
孙锡金  胡志奇  易斌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8):886-888,i0001
目的:寻求适合于毛囊组织工程的大规模高效快速分离培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的方法。方法:将含有毛囊中下部的皮下组织剪碎,加入胶原酶Ⅰ消化2h,悬液经400目筛网过滤,收集被筛网截留的毛乳头进行培养,计算其贴壁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与显微解剖法相比较。结果:用这种方法成功分离培养了人头皮毛乳头细胞。结论:消化过滤法是一种能够大规模高效、快速分离培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黄汉平  易小灵  朱勇涛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0):611-611,635
目的:探讨山区白内障扶贫复明手术。方法:采用改良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2675只眼白内障施行复明手术。结果:术后第一天矫正视力0.3者57只眼(2.13%),0.5~0.8者1829只眼(68.37%),≥0.9者509只眼(19.03%)。角膜水肿71只眼(2.65%),后囊膜破裂致玻璃体脱出87只眼(3.25%),全部均可同时植入人工晶体。结论:采用改良的白内障摘除手术,做到开源节流,既能使更多的贫困患者接受复明手术,又保证了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在人骨肉瘤细胞高低转移株的表达水平,探讨MTA1表达水平与骨肉瘤细胞转移潜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MG-63骨肉瘤细胞高低转移株MTA1的表达情况,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两株MG-63细胞的体外侵袭力;用脂质体介导的MTA1基因转染MG-63低转移株细胞,通过 RT-PCR检测MTA1的表达;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 RT-PCR结果显示MTA1在MG-63低转移细胞株中表达水平低(1.32),在高转移细胞株中表达水平高(6.27,P<0.05);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显示MG-63高转移株细胞体外侵袭力强,其穿膜细胞相对百分率为(46.3±2.4)%,低转移株细胞体外侵袭力较弱,其穿膜细胞相对百分率(12.6± 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TA1基因后,低转移细胞株转移潜能较未转染细胞明显增高。结论 MTA1与人骨肉瘤细胞转移潜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5.
为探讨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兴奋对脑水肿的影响,作者观察了刺激或损毁大鼠右侧蓝斑后,同侧大脑半球脑水含量的变化.结果,NE能神经元兴奋时,同侧半球脑皮质神经元也处于兴奋状态,脑内NE,肾上腺素(E)含量分别达正常组的307.46%和299.41%,脑水含量(79.21±0.28%)也较正常组(78.46±0.42%)明显增高(P<0.01).损毁蓝斑后,同侧半球脑内NE,E含量仅为正常组的12.80%和32.31%,脑水含量稍有下降,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中枢NE能神经元兴奋可能是脑水肿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冰蜜生肌膏促进体外培养兔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消化分离法进行兔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通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鉴定成纤维细胞。第3代纯化的成纤维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每孔加入等量的PBS,实验组每孔分别加入125、62·5、31·25、15·625mg/ml的冰蜜生肌膏提取液进行培养,培养24、48、72h后分别行MTT法检测每孔的光吸收值(OD值)。结果:冰蜜生肌膏提取液加入到成纤维细胞中培养24、48、72h后,经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浓度分别为125、62·5、31·25、15·625mg/ml)冰蜜生肌膏与对照组O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625mg/ml浓度冰蜜生肌膏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药物浓度在15·625~62·5mg/ml时其作用随药物浓度升高而增加,并在浓度为62·5mg/ml时达到最大效应值(P<0·01),当药物浓度大于62·5mg/ml时则作用趋向于饱和,提示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冰蜜生肌膏药液能明显增加成纤维细胞数量,且促进作用和浓度呈显著依赖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Ephrin-A1 及其受体与肝细胞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2例肝细胞癌(肝癌组)和癌旁组织(癌旁组)标本中Ephrin-A1及其受体EphA1和EphA2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之间的关系。结果:在52例肝癌组中 Ephrin-A1及其受体EphA1,EphA2的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6%(31/52),53.8%(28/52)和17.3%(9/52),而癌旁组织中的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1%(12/52),28.9% (15/52)以及21.2%(11/52)。Ephrin-A1及其受体EphA1在两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phA2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Ephrin-A1及其受体EphA1mRNA在肝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7.3%(35/52)和73.7%(38/52),明显高于癌旁组中的阳性表达42.3%(22/52)和48.1% (25/52) (P<0.05),而EphA2mRNA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Ephrin-A1蛋白的高表达与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水平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有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在肝癌组中Ephrin-A1的表达与EphA1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1,P<0.01);而Ephrin-A1与EphA2的表达无相关性;肝癌组中Ephrin-A1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826,P<0.01)。结论:Ephrin-A1通过与其受体EphA1相结合,促进肝细胞癌的血管生成,从而促进肝细胞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Ephrin-A1及其受体EphA1有望成为肝癌抗血管生成治疗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比较左金微乳凝胶、水凝胶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特性,探讨微乳凝胶对药物释放及透皮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凝胶中小檗碱、巴马汀、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4种生物碱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方法测定接收液中上述4个成分含量。结果:吴茱萸次碱的体外释放速率水凝胶高于微乳凝胶,而吴茱萸碱释放速率微乳凝胶高于水凝胶,其余两个成分体外释放无明显差异。微乳凝胶中吴茱萸碱、巴马汀、小檗碱的经皮渗透速率比水凝胶分别提高了10倍、36倍、26倍,提示微乳凝胶具有明显的经皮渗透优势。两种凝胶中四个指标成分的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行为均符合零级方程。吴茱萸次碱较为特殊,其在水凝胶中透皮速率比微乳凝胶高1.6倍。结论:微乳凝胶能显著增强药物成分的经皮渗透能力。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16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S -P放射免疫法检测 3 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0例正常膀胱粘膜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3 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 ,P16蛋白表达总阳性率为 40 .63 %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Ⅰ、Ⅱ、Ⅲ级中分别为 63 .64 %、3 3 .3 3 %、2 5 .0 0 %。P1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病理分级增高而降低 ,Ⅰ级与Ⅱ级、Ⅲ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16蛋白检测有助于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 ;P16蛋白的缺失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0.
从非演绎方法入手,从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类比与联想三个方面联系歌唱的思维过程,论述非演绎思维方法在歌唱过程中的运用。思维的非演绎方法贯穿于歌唱的全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掌握思维的非演绎方法对于歌唱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