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0篇
  免费   1565篇
  国内免费   775篇
耳鼻咽喉   225篇
儿科学   217篇
妇产科学   111篇
基础医学   894篇
口腔科学   282篇
临床医学   1940篇
内科学   1272篇
皮肤病学   203篇
神经病学   379篇
特种医学   6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267篇
综合类   4178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1759篇
眼科学   215篇
药学   1784篇
  24篇
中国医学   1509篇
肿瘤学   702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532篇
  2021年   791篇
  2020年   671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516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669篇
  2014年   791篇
  2013年   979篇
  2012年   1359篇
  2011年   1354篇
  2010年   1276篇
  2009年   1106篇
  2008年   1222篇
  2007年   1121篇
  2006年   901篇
  2005年   792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8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胆固醇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胆固醇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胆固醇陛肺炎的胸部X线片及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胆固醇性肺炎X线片及CT均表现为肿块样病灶,其中2例伴有空洞和液平面,1例CT增强出现多环状强化。临床病程非常长,抗炎效果差;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富含胆固醇结晶的泡沫细胞。结论 胆固醇性肺炎是1种罕见的慢性特发性疾病,影像学表现对其诊断有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2.
刘亚丽 《国医论坛》2009,24(5):29-30
先兆流产属于中医“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等范畴,是妊娠期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多用黄体酮、维生素E、硫酸舒喘灵、硫酸镁等治疗,疗效不甚满意。笔者于2007年5月-2009年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症8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80例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 (HDF)治疗高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6例高钠血症患者行HDF治疗 ,动态观察血清钠以调整置换液成分。结果  16例患者经 2~ 8h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后血钠开始下降 ,6~ 2 8h可降至正常。结论 血液滤过透析治疗高钠血症效果确切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以碘油为主组合不同栓塞剂型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3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与碘油不同栓塞剂组合,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Ⅰ组碘油 无水乙醇;Ⅱ组碘油 平阳霉素;Ⅲ组碘油 平阳霉素 无水乙醇 明胶海绵粒。术后随访观察月经恢复情况、瘤体大小、有无并发症发生等。结果Ⅰ、Ⅱ、Ⅲ3组UAE治疗后,子宫肌瘤缩小>50%分别为3、4、8例,Ⅰ、Ⅱ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组与Ⅲ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Ⅲ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碘油与无水乙醇、平阳霉素、明胶海绵粒联合栓塞子宫肌瘤其疗效优于其它组合剂型。  相似文献   
85.
16层螺旋CT扫描及其图像重组技术在头面部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16层螺旋CT常规扫描并用不同层厚、不同滤波函数重组图像,对比各种图像对头面部外伤性病变的显示能力,探讨更准确、合理的重组参数与方法。资料与方法对72例头面部外伤的患者进行轴位扫描,并以不同重组滤波函数H40s、H70h,及1.5mm、3mm、9mm重组层厚分别进行图像重组,对比分析不同重组参数图像中对病变的显示。结果对颅面部骨折的显示,以H70h组1.5mm层厚图像最佳;对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以H40s组1.5mm层厚图像最佳。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图像重组优势,对于颅面部外伤的急诊诊断,在常规厚轴位的基础上结合标准算法和高分辨算法重组的1.5mm层厚的轴位图像,可以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促红素对大鼠重型颅脑损伤伴休克后继发性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改进Feeney法制作颅脑损伤模型,同时行股动脉放血造成休克模型,将70只雄性Wistar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分析S-100β蛋白及IL-1β变化。结果大鼠重型脑损伤伴休克后,IL-1β呈高表达,S-100β表达也增高,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促红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IL-1β高表达。结论促红素可能通过抑制颅脑损伤后继发的过度炎症反应而减轻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87.
目的 通过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HR-HPV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69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0例患者中液基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符合率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2.34%(42/188),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8.33%(56/96),宫颈癌100%(16/16).细胞学结果 示良性细胞改变75例;不典型鳞状细胞(ASC)、LSIL、HSIL和宫颈癌者分别为315、188、96、16例,其HR-HPV阳性率分别为53.96%(170/315)、77.12%(134/188)、80.21%(77/96)和100%(16/16).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为炎症、上皮内瘤变Ⅰ级和(或)湿疣(CIN Ⅰ/HPV)、CIN Ⅱ/CIN Ⅲ、宫颈浸润癌者分别为425、81、157和27例,其HR-HPV阳性率分别为43.29%(184/425)、74.93%(60/81)、91.72%(144/157)和92.5%(25/27).此外,413例HR-HPV阳性者中,病理学≥CIN Ⅰ/HPV者占55.45%(229/413);277例HR-HPV阴性者中,病理学为炎症者占87.01%(241/277),≥CIN Ⅰ/HPV者占12.99%(36/277),而36例≥CIN Ⅰ/HPV者中CIN Ⅱ/CIN Ⅲ和宫颈浸润癌仅占5.42%(15/277).315例ASC中,HR-HPV阳性者170例,病理学≥CIN Ⅰ/HPV占41.76%(71/170),其中CIN Ⅱ/CIN Ⅲ和宫颈浸润癌占69.01%(49/71);HR-HPV阴性145例,病理学≥CIN Ⅱ/CIN Ⅲ者仅占4.83%(7/145),炎症占90.34%(131/145).结论 HR-HPV和液基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 ,二者结合有利于宫颈病变的分流管理,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8.
瘦素、胆囊收缩素、血脂与胆石类型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缩胆囊肽(CCK)、血脂、胆固醇与Gs和HS两类胆石病关系。方法比较检测339例胆囊结石(Gs),67例肝胆管结石(HS)病员,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leptin、CCK、胰岛素、肝功能、血脂、脂蛋白等,评价各检测指标间关系。结果GS组leptin、CCK、BMI、胆固醇、甘油三酯、白蛋白、GGT、APO-a显著高于HS组(P〈0.05);GS组内leptin与CCK、BMI、胰岛素、转氨酶、胆红素、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HS组内leptin与CCK、BMI、胰岛素、转氨酶、胆红素呈正相关(P〈0.01),与白蛋白、APO-a呈负相关(P〈0.05)。结论Leptin参与调控脂质代谢,两类胆石Leptin、血脂等存在明显差别,从调控脂质代谢角度探讨Leptin在两类胆石中的作用可能对阐明胆石成因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检测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mRNA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RC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半定量PCR测定46例CRC组织及其对应正常黏膜、6例结直肠腺瘤(CRA)及其对应正常黏膜以及18例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PRL-3mRNA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单链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检测基因突变情况。结果46例CRC中PRL-3基因表达量较相应正常黏膜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7比0.4±0.1,P<0.01);6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与对应的正常黏膜中PRL-3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0.3比0.5±0.2,P>0.05);12例淋巴结转移灶和6例肝转移灶PRL-3基因表达量分别为2.1±0.8和3.3±1.0,显著高于原发癌肿、正常黏膜、阴性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P<0.01)。PRL-3基因表达水平与CRC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PCR-SSCP分析发现,6例肝转移灶中有1例出现异常泳动条带。结论PRL-3基因在CR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基因表达上调和基因突变共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