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2篇
  免费   799篇
  国内免费   500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131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488篇
口腔科学   182篇
临床医学   851篇
内科学   696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229篇
特种医学   3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33篇
综合类   221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22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972篇
  9篇
中国医学   776篇
肿瘤学   39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394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517篇
  2012年   757篇
  2011年   746篇
  2010年   710篇
  2009年   606篇
  2008年   626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506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焦锋 《中国骨伤》2005,18(12):733-734
目的:观察一种复合异种骨修复良性骨肿瘤手术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重组合异种骨(RBX)治疗36例良性骨肿瘤手术后的骨缺损,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8~62岁,平均31岁。观察手术后的并发症及骨愈合情况。结果:获得随访32例,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最短10个月,最长24个月。有一例并发术后感染,26例在第9个月经x线片和CT证实获得骨性愈合,在随访期内未发生肿瘤复发。结论:RBX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对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修复具有较为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2.
细菌双杂交系统在细胞外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应用细菌双杂交系统在细胞外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Stratagene BacterioMatch two hybrid system,以pTRG构建编码TRAIL细胞外可溶性区域序列融合表达质粒;以pBT构建编码DR4、DR5、OPG等的细胞外区域序列融合表达质粒.重组质粒分别相应共转化报告菌株XL1-Blue MRF,报道基因产物以抗羧苄青霉素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作为转录激活的指标.结果:pTRG-TRAIL与pBT-DR4,pTRG-TRAIL与pBT-DR5及对照组分别共转化后在高浓度羧苄青霉素(500 μg/ml以上)筛选下宿主菌呈转录激活状态,pTRG-TRAIL与pBT-OPG 组共转化后在低浓度羧苄青霉素(250 μg/ml以下)筛选下宿主菌呈转录激活状态,用X-Gal-PETG平皿可以进一步验证阳性克隆.对照组pTRG-TRAIL与pBT-LGF2,pBT-DR4、pBT-DR5或pBT-OPG与pTRG-Gal11 4组共转化后呈阴性.结论:所用的双杂交序列皆为编码这些蛋白质的细胞外区域,而这些蛋白质本身的相互作用已有其他报道验证,所以细菌双杂交系统可以用于细胞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993.
HIV-1在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体内,虽可以持续复制,但也可潜伏在细胞内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这一现象即病毒潜伏.由于病毒潜伏对抗病毒治疗带来了挑战,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此文对体外研究HIV-1潜伏库的实验方法 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人白介素-13(hIL-13)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s)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E-选择素的影响,为hIL-13应用于诱导异种移植免疫耐受、减轻异种移植排斥反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hIL-13(2、5、10、20及40ng/ml)孵育BAECs2h后,再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ng/ml)共孵育6h或18h;应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Cell—ELISA)检测BAECs表面的E-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用MTT方法测定hIL-13对BAECs活性的影响。结果用hIL-13在5~20ng/ml浓度内预处理BAECs后,能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E-选择素与ICAM-1的表达,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P〈0.01)。经不同浓度hIL-13处理的BAECs活性与未经hIL-13处理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L-13能明显抑制BAECs表达E-选择素与ICAM-1,诱导异种移植的免疫耐受,且hIL-13对BAECs无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吡拉西坦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对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治疗组。治疗前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WMS)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等评定,然后经利培酮(2.7±0.8)mg/d治疗8周。研究组与利培酮治疗同步使用吡拉西坦1200mg/d治疗,治疗组仅用利培酮治疗。治疗后第8周末再次进行上述评定,将结果与正常人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和治疗组的MMSE、WMS及WAIS-R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提示患者组的认知功能呈广泛性损害;研究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定MMSE、MCST、WMS、WAIS-RC分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认知功能测定MCST、WMS、WAIS-RC分数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 吡拉西坦对神经细胞有激活、保护和修复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96.
观察白介素-1及地塞米松对人下颌骨髁状突软骨细胞增殖、代谢及前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同位素掺入及狭缝杂交方法。结果IL-1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的作有行塞米松一方面可促进细胞增殖,但同时却抑制了其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997.
998.
HIV-1在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体内虽可以持续复制,但也可潜伏在细胞内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这一现象即病毒潜伏。病毒潜伏对抗病毒治疗带来了挑战,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对HIV-1病毒潜伏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9.
德国公立医院近期改革动态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德国医疗服务系统的基本情况及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重点记述了柏林市政府在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改革举措,并据此论述了德国公立医院改革对我国医疗机构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00.
吡喹酮仅在较短时间内增加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虫对~(45)Ca~(2+)的摄入量。在含30 mMMg~(2+)的HBS中,吡喹酮对♂虫摄入~(45)Ca~(2+)的量无明显影响。在4℃的HBS中,吡喹酮可使♂虫对~(45)Ca~(2+)的摄入量至少在1小时内持续增加。此外,在无Ca~(2+)的HBS中,血吸虫♂虫已摄入的~(45)Ca~(2+)的释放量较在HBS中的显著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