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构建尤文肉瘤EWS-FLI1基因原核表达质粒.方法:从人尤文肉瘤A673细胞中提取总RNA,以RT-PCR法扩增EWS-FLI1基因序列,目的基因两侧引入Sac 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克隆至pMD18-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筛选阳性克隆作PCR鉴定、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再将EWS-FLI1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QE30-EWS-FLI1,酶切及测序鉴定.所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化JM109,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后转印到NC膜上,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PCR结果显示扩增片段大小约为1.5 kb,双酶切鉴定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约为1.5 kb,阳性克隆测序结果显示目的基因序列与预期相同.所构建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54 kD蛋白,经鉴定系EWS-FLI1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pQE30-EWS-FLI1,并进行了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目的预测、筛选及合成尤文肉瘤EWS-FLI1蛋白HLA-A2.1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位,初步鉴定EWS-FLI1表位肽。方法综合运用BIMAS、SYFPEITHI、Predep和IEDB方案对EWS-FLI1蛋白进行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的预测,应用多项式方案、量化基序方案对预测的CTL表位进行筛选,并将筛选的CTL表位与HLA-A~*0201分子进行动力学模拟,应用标准Fmoc方案合成CTL表位肽;通过表位多肽刺激CTL释放颗粒溶素的检测,以及靶细胞杀伤实验验证表位多肽的免疫效应。结果综合预测得出了8个可能的表位肽,进一步筛选确定其中4个肽为候选合成表位,应用分子动力模拟初步验证了4个候选表位肽与HLA-A2.1分子的结合力,合成的各条肽经色谱分析纯度均在98%以上,经质谱分析各肽的分子量测定值与理论值相符,颗粒溶素释放实验及靶细胞杀伤实验证实了筛选的表位均能产生刺激效应,其中,表位肽QIQLWQFLL(EWS-FLI1 304)的刺激效应最为显著。结论综合运用多个方案可提高预测效率,分子动力学模拟可初步验证表位肽与HLA-A~*0201的结合力,所合成的多肽为高纯度肽,通过免疫学实验初步鉴定了EWS-FLI1的表位。  相似文献   
23.
24.
回顾性分析2002-06/2005-12本科收治的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5~26岁.X射线平片显示无股骨髁部发育异常.Lysholm评分移植前平均(75.5±4.7)分.分别采用自体半腱肌腱游离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移植后膝关节稳定性增加,无髌骨再脱位发生.恐惧试验阴性,髌骨倾斜试验对称.髌骨轴位X射线平片显示髌股关节解剖关系恢复正常10例,髌骨轻度半脱位1例.移植后Lysholm评分平均(94.8±2.6)分.自体肌腱游离移植重建髌股韧带是治疗复发性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5.
罗赟  刘志礼  黄山虎  舒勇  何长街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107-3107
<正>足外翻为女性常见病,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各种手术方式可达100多种。轻度外翻在老年人应当首先考虑保守治疗,而中度以上的外翻畸形者可行手术矫形。我科2004年12月至2006年11月采用跖骨远端截骨、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足外翻23例23足,疗效比较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FAS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20例骨肉瘤患者的石蜡标本进行FAS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与19例骨软骨瘤组织进行对照。结果FAS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100%(20/20);FAS在骨软骨瘤组织中表达低,阳性率为73.68%(14/19),两者阳性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AS在骨肉瘤组织中过表达,可作为骨肉瘤治疗新的靶位。  相似文献   
27.
扭转实验对不同螺钉数量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构载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探讨螺钉数量不同在扭转实验中对骨与钢板螺钉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上钢板螺钉内固定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用30根栗木(chestnut/castaneamolliss)条,样本随机分为A、B、C、D、E 5组,A组固定1-6,B组固定1-2-6,C组固定1-2-3-6,D组固定1-2-3-4-6,E组固定1-2-3-4-5-6。每组6条,每根栗木条模拟横断骨折。一块十二孔的动力加压钢板对称性固定,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扭转实验。结果在A、B、C、D、E各组样本中,在2.142°扭转角度内,B组(1-2-6)样本受载后应变最小,同时,A组与D组、E组刚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组刚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扭转实验中,不同螺钉数量骨与钢板螺钉结构稳定性显著不同。在一定角度内,螺钉数量与钢板螺钉结构刚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折后后凸畸形程度与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或棒断裂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分析186例胸腰段骨折(不包括骨折脱位病例)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按照手术前后凸畸形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后外侧植骨已融合,其中有27例椎弓根螺钉或棒断裂,手术前后凸角大于15度组椎弓根螺钉或棒断裂发生率较小于15度组高(24/131;3/55)X2=4.19.结论 椎弓根螺钉或棒的断裂可能后凸畸形程度有关,对于椎体爆裂型骨折或压缩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行前路支撑植骨或后路压缩内固定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螺钉位置和教量对骨与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构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和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24个新鲜尸体股骨.样本随机分成4小组,每个股骨模拟横断骨折,一块12孔动力加压钢板在骨折两端对称性固定,试验时按以下分组连续进行:(1)螺钉位置组:A组:1-2-6;B组:1-3-6;C组:1-4-6;D组:1-5-6;(2)螺钉数量组:A组:1-2-6;B组:1-2-3-6;C组:1-2-3-4-6;D组:1-2-3-4-5-6;在材料实验机上分别进行平行股骨矢状面方向的三点折弯实验,随后行扭转实验.结果:螺钉位置组:在三点折弯实验中,D组中骨折端的平均应变最大,A组中骨折端平均应变最小.A组中骨折端平均应变与C、D组以及B组与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抗扭转实验中,各组间平均应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螺钉数量组:在三点折弯实验中,A组中骨折端平均应变最大,D组中骨折端平均应变最小.A组骨折端的平均应变与C、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中骨折端的平均应变与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扭转试验中,在2.142°扭转角度内B组样本受载后应变最小,与其余各组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三点折弯实验中,不同的螺钉位置对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构系统(简称系统)的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其中螺钉位置靠近骨折端固定对系统稳定性影响最小,靠远端固定影响最大;螺钉数量对系统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螺钉数量达到一定的情况下,增加螺钉数量并不增加结构的刚度.在抗扭转实验中,不同螺钉住置对系统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而不同的螺钉数量对系统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0.
双钢板内夹板式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在AO分型中属于C型骨折。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传统的单侧钢板内固定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笔者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双钢板内夹板式内固定治疗此类患者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