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我们于1986年研制了《弧叉状肱骨髓内记忆钉(叉忆钉)》,并在同年8月~1988年6月间,临床应用24例,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设计与原理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是新崛起的一种生物  相似文献   
32.
多间隙(2个以上)腰椎间盘突出同时合并椎内前静脉(AIVV)畸形临床上尚未见报道,我们近年收治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3岁。1986年9月驾驶摩托车在高速行驶中与相对行驶的卡车相撞,致右上臂软组织严重撕裂伤,送当地医院清创缝合,伤口按时愈合。术后2个月发现右肩不能外展,右肘不能屈曲,即来我院就诊。体检:三角肌肌力0级、肱二头肌肌力0级、冈上肌、肩胛下肌、胸大肌均为Ⅰ级。肌电图检查证实为颈5,6右侧神经干损伤,经上干松解及膈神经移植肌皮神经术治疗,术后1年复查,右肱二头肌肌力达Ⅲ级,肘部功能基本恢复。但右三角肌萎缩明显,肌力0级。斜方肌肌力Ⅴ  相似文献   
34.
实验观察多发性骨折患者血浆中β-内啡肽、脑啡肽和催产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患者为20例严重多发性骨折病人,按国际通用损伤严重度记分法(ISS)均为重度创伤,其中6例术后伴有感染发热。于伤后4、7h,以及术后1、2、3、7、10和13d收集患者静脉血5ml置于预冷盒EDTA_2Na和抑肽酶的指形管中,离心,留取上层血浆待测。12例健康人血标本作对照。  相似文献   
35.
以损伤严重程度记分法(ISS)为标准观察了17例多发性创伤病人血浆神经肽(β-内啡肽、神经降压素和生长抑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创伤后血浆β-内啡肽含量升高,且与创伤程度正相关;血浆神经降压素含量也增高,但不同程度创伤之间差别不显著,仅重度创伤患者血浆生长抑素升高。  相似文献   
36.
以往认为,对于颈椎损伤24h小时后仍为完全性瘫痪者,即使骨折完全复位,对神经损伤也无意义[1],因此,常在损伤早期就放弃了外科手术治疗的时机。1985~1992年间,我院收治了下颈椎骨折伴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35例,分别予以手术或保守治疗,并依据治疗前后截瘫平面的恢复情况来观察与判定手术疗法是否有效,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共35例,年龄19~45岁,平均29岁;男性31例,女性4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1例,车祸8例,重物砸伤4例,跳水2例。1. 2骨折类型 其中11例为屈曲压缩型骨折,12例系椎体爆裂型骨折,另12例为过伸性损伤或侧向…  相似文献   
37.
作者自1973年6月至1989年6月,收治创伤后急性筋膜间隔综合征(PACS)118例。骨折和软组织挤压伤是其主要原因,疼痛、间隔区肿胀和触痛及运动和感觉障碍是PACS的早期症状和体征。早期筋膜切开减压是治疗PACS行之有效的方法。筋膜切开减压过迟,开放伤口初期处理不当,是PACS肢体致残的主要原因。本组治愈率88.2%。  相似文献   
38.
近十年来,美国、日本、中国、西德和苏联等国对形状记忆合金的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其应用,做了大量工作。研究表明,镍钛合金是理想的生物材料,因其具有记忆效应,故命名为生物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39.
在专供研究用的18具(男9,女9)成人尸体上解剖,观察了36侧胸内、外侧神经和肌皮神经。胸内、外侧神经主干长度分别为42.81±4.18mm和40、55±3.12mm,主干入肌处的宽度分别为1.29±0.09mm和1.57±0.09mm,厚度分别为0.63±0.04mm和0.68±0.05mm。胸内侧神经中有28侧(77.8%)发出1-3支分支入肌,其上支长度为30.69±2.61mm;胸外侧神经中有26侧(72.2%)发出1-3支分支入肌,其上支长度为35.97±3.22mm。肌皮神经的自然长度为43.87±3.41mm,无损伤分离出的长度为22.94±2.17mm,起始处的宽、厚度分别为2.90±0.11mm和1.76±0.07mm。肌皮神经起点与胸内、外侧神经起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43.14±3.81mm和50.57±3.71mm。  相似文献   
40.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氧自由基代谢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测定了2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活力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ipidperoxide,LPO)的含量。旨在探讨自由基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理机制中的作用。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24例,男13,女11例。年龄21-67岁(41.78.2岁)。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其中期8例,期12例,期4例。对照组24例,男女各12例,年龄20-25岁(22.52.3岁),为本校健康学员。2.方法:SOD活性测定采用极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