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结核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策略。方法:2010年1月到2014年5月采用各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人脊柱结核患者70例其中18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男10例女8例年龄60-84岁,平均69.8岁18例均合并有其他疾病伴局部疼痛等神经症状,均行单纯的后路内固定切除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在,观察治疗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的变化情况,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scale,vAs)进行对比分析,对伴有脊髓神经损害患者采用Frankel分级评价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合临床来判定老年脊椎结核的治愈标准。结果:所有18例患者局部疼痛缓解,8例伴有脊髓神经损害术后Frankel分级提高,术后因患者早期下床无一例出现肺部感染及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术后一例出现局部切口周围压疮,经二期清创术愈合。结论:老年脊柱结核患者多合并其他疾病,对手术期间创伤出血,手术麻醉的要求高往往不能耐受大创伤手术可以选择个体化及微创的原则。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升高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治性切除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初诊为HCC并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31例患者纳入研究,按EOS表达分为术前EOS升高组(≥0.5×109/L)56例和EOS正常组(<0.5×109/L)375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平衡两组临床基线资料,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前EOS正常组和升高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8.9%、54.3%、38.0%和82.1%、49.9%、30.1%,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4,P=0.341);按1:1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分别获得47例患者,EOS正常组和升高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1%、61.6%、31.2%和87.2%、50.0%、25.1%,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601,P=0.438)。结论 术前EOS升高对HCC患者总生存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83.
<正>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是一种罕见的血管畸形,临床发病率极低,容易漏诊、误诊。近期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病人,男,57岁。反复进食哽咽6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哽咽感,病情时轻时重,无烧灼感,偶有反酸,无恶心、呕吐,既往无进食哽咽及进食时胸骨后疼痛,  相似文献   
84.
刘萍  马国珍  马良 《中国药学杂志》2013,48(10):818-822
目的 探讨苦豆子不同种群的等位酶特性,从生化水平上分析其遗传变异。方法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来源不同的24个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种群720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应用POPGEN 32分析数据,UPGMA绘制聚类图。结果 5个酶系统共检测到26个酶位点,多态位点百分数(P)为73.08%,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337;Shannon信息指数(I)为0.517;各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FST)为0.427;基因流(Nm)的平均值为0.687;种群间的遗传一致度为0.581 5~0.926 1,平均为0.769 0。聚类分析显示,种群间存在遗传分化。结论 苦豆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是其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各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
茶多酚对+Gz过载的颞下颌关节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持续性高正加速度(+Gz)加载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个不同处理条件的实验组,每组12只。A组为空白对照。B组地面固定5min。C 固定于离心机转臂上,俯卧位,头向轴向,+Gz离心5min。D组体位同C组,+10Gz离心30s,间隔时+1Gz离心60s,连续每天5次,每周4天,共3周,E组实验参数同D组,并于+Gz离心前1h灌胃给予茶多酚(200mg.kg^-1),其余各组给予等量蒸馏水,通过光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比较组颞下颌关节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A、B、C三组颞下颌关节未见异常;D组颞下颌关节表面凝胶状物质缺失,胶原纤维断裂,成纤维细胞线粒体变性;E组颞下颌关节表面凝胶状物质变薄但完整,胶原纤维断裂,成纤维细胞线粒体较正常,结论:茶多酚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凝胶状物质和成纤维细胞来对抗持续性高正加速度对颞下颌关节的损伤。  相似文献   
86.
宫颈癌作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情况呈年轻化趋势,且依然是世界范围内危害女性健康的重大问题。外泌体为多囊泡体和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的囊泡样小体,可来源于多种细胞,通过运载多种蛋白、脂质、DNA、mRNA和miRNA等生物学功能物质介导细胞-细胞间信息交流。本文主要对外泌体及外泌体miRNA在宫颈癌细胞增殖、转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宫颈癌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7.
目的比较肝细胞性肝癌(HCC)巴塞罗那肝癌临床分期(BCLC)B期、C期患者行肝切除术及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疗效。方法 BCLC B期、Child-pugh A级HCC患者191例,其中行肝切除治疗105例,TACE治疗86例;BCLC C期、Child-Pugh A~B级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73例,其中肝切除治疗30例,TACE治疗43例。结果 BCLC B期191例患者中,肝切除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10%、49.20%、38.12%,中位生存期为38.3个月;TACE组生存率分别为50.13%、22.11%、8.06%,中位生存期为16.0个月;BCLC C期73例患者中,肝切除术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00%、23.30%、13.30%,中位生存期为24.0个月,TACE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0.10%、0.00%、0.00%,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BCLC B期、BCLC C期肝切除术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均长于TACE组(P0.05),生存率均高于TACE组(P0.05)。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人的情况下,肝切除术较TACE治疗更能提高BCLC B期、C期HCC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对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循环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直肠癌根治术(Mile's)患者30例,年龄40~65岁,体重50~75 kg,随机均分为C 组(n=15):对照组,术中常规输液,术毕输异体少白细胞红细胞2 U;A组:ANIH组,于麻醉诱导前采血400~600 mL(循环血量的10%~15%),然后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HES130/0.4)1 000~1 200 mL,并于手术结束前将自体血回输.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分别于麻醉前1 h(T1)、稀释后(T2)、术毕即刻(T3)术后第1天(T4)抽取静脉血,测定Hct和凝血功能(PT、APTT、FIB).结果 稀释后A组CVP明显升高,与基础值和C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时2组患者均有一过性低血压,但C组较A组降低明显(P<0.05),术中A组尿量较C组明显增多(P<0.05).稀释后A组Hct、FIB 明显降低,APTT明显延长,与基础值和C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及术后1 d A组Hct、PT、APTT 与C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A组FIB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ANIH能增加循环功能的稳定性,可有效减少术中异体血输入,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9.
O157∶H7大肠杆菌是致泻大肠杆菌中的一个重要血清型 ,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新的食源性疾病病原菌 (WHO ,1997)。90年代 ,欧、美及日本等国多次暴发由该菌引起的出血性肠炎。近年来 ,我国也加强了对该菌的研究和监测工作。卫生部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已多次部署在全国加强O157∶H7大肠杆菌分布调查 ,食品及环境监测 ,临床检测与诊断等工作。为配合我省开展监测工作和了解我市O157∶H7分布状况 ,我市于2 0 0 0年 8月开始对奶牛场进行采样监测 ,从 1头奶牛粪便中检出O157∶H7大肠杆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分析广西某三甲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死亡病例的分布特征及死因构成情况,为医院管理和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收集的1 834例恶性肿瘤住院死亡病例的相关临床信息数据,对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病死率趋势、性别及年龄分布、死因顺位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χ2=141.487,P<0.001),不同年龄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37,P<0.001),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死因顺位前10位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淋巴瘤、食管癌、鼻咽癌、卵巢癌、胰腺癌。结论 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病死率逐步下降,其中肺癌、肝癌是主要死亡病种。医院可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加强相关学科建设,以持续提升医疗质量,降低肿瘤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