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3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346篇
预防医学   28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30篇
  2篇
中国医学   285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通过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涉及的海洋药物及含海洋药物经方在现代妇科疾病辨治中的运用,并参照历代文献的相关阐述,探讨海洋药物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临床应用的理论依据,分析海洋药物研究与发展的趋势,以帮助开拓用药思路,推动相关海洋药物治疗妇科疾病的现代化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利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报道的关于骨质疏松流行病学文献,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其中具有区域性代表(以北京市、甘肃省、河南省、山西省和山东省代表北方地区,以广东省、广西省、四川省、贵州省和江西省代表南方地区)的文献。然后人工提取各文献中的相关数据,包括研究对象样本量、性别、年龄、骨质疏松患病人数等。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从中收集到研究对象38 941例,其中骨质疏松患者8 334例(21.4%)。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骨质疏松患病情况呈现出一致的流行病学特征: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均随增龄逐渐增高;除20~29岁外的其他各年龄段,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均明显高于男性(P<0.05或0.01);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普遍较高(其中南方地区80~89岁女性患病率更是高达73.46%),老年男性、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老年人(北方地区:χ2=960.180、1 315.400,均P<0.01;南方地区:χ2=773.290、1 482.720,均P<0.01)。与南方地区比较,北方地区男性、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均明显更高(非老年人:χ2=39.740、44.660,P<0.01;老年人:χ2=34.540、16.140)。与南方地区对应年龄段比较,北方地区40~49岁、50~59岁及60~69岁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更高(男性:χ2=29.300、8.000、3.900,P<0.05或0.01;女性:χ2=15.580、50.590、5.860,P<0.05或0.01),但70~79、80~89岁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更低(男性:χ2=21.570、90.240,P<0.01;女性:χ2=4.430、97.200,P<0.05或0.01)。 结论南方地区总体发病率高于北方,两个地区均为70~80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并且各个年龄段女性患者均多于男性。南北两地区骨质疏松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且两地区50岁年龄段人口骨质疏松患病率较前明显升高,临床上应在此时间段予以干预,预防骨质丢失及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代谢综合征高血糖患者按照随机、开放、对照、平行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内分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增强自我效能健康宣教,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3个月后实验组的自我效能评分、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的控制优于对照组( P<0.01或<0.05);两组患者餐后2 h血糖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代谢综合征高血糖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利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方法,探究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构建2型糖尿病并发症预测模型,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预测,为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早期筛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2009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性别、年龄、尿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等信息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XGBoost模型,进行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预测。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与XGBoost模型显示,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14项影响因素具有相关关系,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2.85%。结论:模型预测的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7.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中难度很大的一门课程。为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深圳大学探索开设了创新研究短课,试图更好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三年教学实践,问卷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免疫学创新性短课对提升自主学习和团队讨论的能力、免疫学原理的整体理解、免疫学最新研究进展的了解和免疫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等都有帮助。免疫学短课的开展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小儿金翘颗粒联合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2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温水冲服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干混悬剂,1袋/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开水冲服小儿金翘颗粒,5~7岁儿童7.5 g/次,3次/d;8~10岁儿童7.5 g/次,4次/d;11~12岁儿童10 g/次,3次/d。两组患儿连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炎性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ISLQ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症状积分、ISLQ评分和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炎性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金翘颗粒联合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体内炎症水平,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渴乐宁胶囊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根据入院号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初始剂量30 mg/次,1次/d,根据患者血糖情况每间隔14 d增加1片,血糖控制后3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渴乐宁胶囊,1.80g/次,3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APN)、瘦素(LP)和皮质醇(Cor)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97.8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HbAlc、FINS、hs-CRP、MCP-1、IL-1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血糖和炎性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P、Cor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APN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LP、Cor和APN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渴乐宁胶囊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的标准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1].我们应用重组人干扰素(IFN)α-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48周,并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转阴率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