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为人宫颈癌基因(HCCR)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效应及机制研究提供理想工具.方法 培养人HepG2细胞,RT-PCR扩增出HCCR基因片段,将其连接到pCR T7 TOPO TA/NT克隆载体中,命名为pCR T7 TOPO TA/NT-HCCR.运用交叉引物PCR筛选正确连接的克隆.再用EcoR I和BamH 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将其转化BL21细菌,用IPTG诱导其表达相应的蛋白质,并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结果 pCR T7 TOPO TA/NT-HCCR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酶切鉴定和测序均与预期一致.用IPTG诱导转化此质粒后的BL21细菌,得到相应大小的蛋白质.结论 pCR T7 TOPO TA/NT-HCCR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其可作为HCCR基因功能研究及其与肝癌相关性研究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膜连蛋白Ⅴ(AnnexinⅤ)及P选择素(CD62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流式细胞术(FCM)检测78例冠心病患者及26例健康体检者血小板膜AnnexinⅤ和CD62p的阳性百分率.结果: 冠心病组AnnexinⅤ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心梗组与对照组相比,CD62p表达率显著性升高(P<0.01).心梗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AnnexinⅤ及CD62p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测定血小板AnnexinⅤ和CD62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血清中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结合型糖基化IgG的变化。方法选择16例胃癌、10例肝癌和2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铵-氯化钠沉淀法粗提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再以Con A-Sepharose沉淀法除去其中Con A结合型免疫球蛋白,最后ELISA方法检测经Con A-Sepharose沉淀前后IgG的变化。按计算公式(ODC-ODT)/(ODC-OD空白)×100%得到Con A结合型IgG的百分比。结果对照组、胃癌组和肝癌组血清中Con A结合型IgG的百分比分别为7.25±6.92%、14.58±7.51%和23.06±6.7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癌症患者血清中含有高水平的Con A结合型IgG,并且肝癌患者Con A结合型IgG较胃癌患者更高。  相似文献   
24.
80例患者肌钙蛋白T初次检测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钙蛋白 T(troponin T,cTnT)是肌钙蛋白复合体的T亚单位,是反映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自1989年Katus等首次报道血清cTnT的检测方法以来,市场已陆续开发出多种商品化试剂盒,用于临床患者的cTnT测定。我们通过对因胸痛、胸闷而来我院急诊患者80例的cTnT进行了检测,并判断其与心肌损伤发生的关系,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突发胸痛、胸闷及伴有其他临床症状的急诊患者,经即查cTnT后,cTnT结果异常,提示有心肌损伤而入院治疗的患者,共80例。1. 2 检测方法1…  相似文献   
25.
白细胞直方图观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白细胞直方图观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探讨陈军浩顾可粱①(南京鼓楼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关键词白细胞直方图嗜酸性粒细胞目前,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已相当广泛。三分类仪器虽不能定量检出嗜酸性粒细胞,但从仪器所提供的白细胞直方图上可以初步判断嗜酸性粒...  相似文献   
26.
血细胞分析仪法与温氏法测定红细胞压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细胞分析仪法与温氏法测定红细胞压积的比较陈军浩,张琪,王以立,顾光煜(南京市鼓楼医院,南京210008)关键词红细胞压积,血细胞分析仪,温氏法红细胞压积(HCT)是临床常用指标,对贫血的诊断和分类,脱水病人补液,血液流变学检查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27.
目的检测严重自体免疫病(SA ID)患者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前后外周血中CD 4 CD 45RA (na ive T h细胞)及CD 4 CD 45RO (记忆T h细胞)T辅助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na ive T h细胞和记忆T h细胞在AHSCT诱导自身免疫病缓解中的作用。方法使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SA ID患者AHSCT前1 w及移植后1~3 m o外周血中CD 4 CD 45RA 及CD 4 CD 45RO T辅助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na ive T h细胞表型为CD 4 CD 45RA ,记忆T h细胞表型为CD 4 CD 45RO 。分析各细胞亚群占CD 4 T辅助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并比较移植前后na ive T h、记忆T h细胞的变化。结果AHSCT后,患者外周血中记忆T h细胞显著增高,P<0.05;na ive T h细胞和CD 45RO CD 45RA 双阳性细胞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AHSCT治疗SA ID患者,患者体内na ive T h细胞和CD 45RO CD 45RA 双阳性T h细胞百分率显著减少,这是AHSCT诱导SA ID缓解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8.
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预测造血干细胞收获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与造血干细胞收获量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Pro-COUNT方法检测了16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单采前外周血和采集物中CD34+细胞百分率、绝对数,用血细胞计数仪计数白细胞数.分析各项检测指标与CD34+细胞收获量(×106/kg体重)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D34+百分率、CD34+细胞计数与CD34+细胞收获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7,0.738,0.665.经相关系数t检验,单采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CD34+收获量无相关性(P>0.05),而外周血CD34+百分率和绝对计数与CD34+收获量密切相关(P<0.01).结论外周血CD34+计数可准确预测采集效果,确定干细胞采集时机.  相似文献   
29.
一种用于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新抗凝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用于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新抗凝剂南京鼓楼医院检验科(210008)陈军浩,王以立,顾光煜,陆文杰EDTA钠盐或钾盐是目前血细胞分析仪常用抗凝剂。室温条件下,EDTA能引起血小板聚集,发生假性血小板减少,并且使MPV显著增大。我们使用CPT抗凝剂能够...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藤黄酸对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藤黄酸处理U266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Ⅴ/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素激活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阳性细胞水平。结果藤黄酸呈浓度依赖性抑制U266细胞的生长,藤黄酸>0.5μg/ml才出现较明显的诱导凋亡的能力,藤黄酸降低U266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水平。藤黄酸作用U266细胞24h和48h时激活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上升24.9%、31.7%、32.4%和57.0%、64.5%、63.5%。结论藤黄酸可抑制U266细胞的生长,机制与诱导U266细胞凋亡有关,线粒体跨膜电位途径和胞浆激活途径参与了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