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因素,建立一种基于临床和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MRI)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预后评估系统。方法 选择发病9小时内完成多模式MRI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0例。按照改良的Ranking量表(modified Ranking Scale,mRS)分为预后良好组(0~1分)和预后不良组(2~6分)。评价两组年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基线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体积、基线灌注加权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体积以及由基于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图像分析方法获得的预测梗死核心体积、预测可挽救脑组织体积等临床/影像信息对预后的影响;采用多因素分析筛查出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预后评估系统的组成部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获得各变量的阈值评分,整合后获得临床/ADC评分,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各评分模式判断预后的效能。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年龄、基线NIHSS、预测梗死核心体积、预测可挽救脑组织体积、预测最终梗死体积、实际最终梗死体积和基线DWI异常区域体积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预测梗死核心体积、预测最终梗死体积和基线NI HSS能作为判断预后的风险因素,构成临床/ADC预后评分系统的四个因素。应用ROC分析获得以上四个变量判断预后不良的阈值分别为>58岁、>5.84 ml 、>10.6 ml 和>12分。该评分系统的AUC最大(AUC=0.878,P<0.01),其判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 d预后的效能最高,其次是实际最终梗死体积(AUC=0.802,P =0.001)、预测最终梗死体积(AUC=0.797,P =0.001)、预测梗死核心体积(AUC=0.739,P =0.01)、基线NIHSS(AUC=0.759,P =0.005)、预测可挽救脑组织体积(AUC=0.719,P =0.018)和基线DWI异常区域体积(AUC=0.693,P =0.037)。其中,临床/ADC预后评分系统与预测梗死核心体积、预测可挽救脑组织体积、基线DWI异常区域体积AUC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3,0.035和0.01)。结论 临床/ADC预后评分系统比基线NIHSS评分和各影像参数判断90 d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效能高;制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方案时,应结合患者临床和影像信息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2.
我院自1990年8月一1996年10月间收治了同胞姐弟双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4例,现报道如下,并探讨双侧性CSDH的病因和发病机理。l临床资料树1,女,82岁。因头痛1个月,嗜睡、构直不清。小便失禁3天于1990年8月20日人院。有高血压病史3年,无明显头部外伤史。体查:BM/14kPa,GCS12',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构直不清,四肢肌力IV级,反射减弱,病理征(一)。头颅CT平扫:双侧额颞顶部颅骨内板下新月型低密度改变,侧脑室受压变形。人院后行双侧钻孔冲洗引流术,术中见硬脑膜增厚约3mm,引出陈旧性血液约180ml,其中有少许血凝…  相似文献   
53.
59例星形细胞瘤,CT定性与病理诊断符合48例(81.4%),误诊11例。Ⅱ级以下15例,其中11例(73.3%)CT表现为低密度,强化和周围水肿不明显;Ⅱ级以上(含Ⅱ级)44例,其中32例CT表现为混杂或高密度,强化和周围水肿都很显著。  相似文献   
54.
55.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针刺治疗面部色斑的方法与疗效。资料表明,针刺对面部色斑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文化水平对术后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女性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共计54例,对他们进行随访,其中较高学历女性(高中毕业及其以上学历)25例,低学历女性29例,比较2组1年之后的患侧肢体的运动情况。结果具有较高学历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低学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殮.05)。结论文化水平对患者术后患侧肢体功能恢复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7.
临床上,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手外伤中常见的创伤,且常伴有血管、神经、肌腱损伤、骨折及骨外露,单纯植皮方法往往难以修复,选用恰当的皮瓣修复其创面可获得较好的功能及外观。手部皮瓣的修复方法较多,也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术后皮瓣发生不同程度坏死的情况并不少见。我院自2009年7月‐2012年7月对57例手部皮瓣修复术后皮瓣发生不同程度坏死病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8.
59.
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行硬膜外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镇痛术的剖宫产产妇产后爱丁堡抑郁评分、产后抑郁症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招募80例2022年1月至12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足月孕产妇,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 年龄20~39岁, 体质量50~80 kg, 孕周37~41周。计划择期行剖宫产手术,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两组产后均采用硬膜外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镇痛, 观察组在上述镇痛方式中加入帕瑞昔布钠。记录产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镇痛不良反应;分别于术前1 d、产后3 d和产后2周评估产妇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 记录产后抑郁发生例数;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中的BDNF和5-HT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产后12、24和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23±0.83)分比(3.05±0.82)分、(2.98±0.86)分比(3.78±1.03)分、(3.43±0.87)分比(3.90±0.96)分],...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高富血小板血浆、福辛普利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DFU)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抗凝血酶-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DFU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福辛普利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应用高富血小板血浆、福辛普利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足部溃疡创面,治疗前、后抗凝血酶-Ⅲ(AT-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Q)、肌酐(Cr)和尿素氮(BUN)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细菌清除率、肉芽生长厚度、肉芽覆盖率高于对照组,创面修复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6、AT-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AT-Ⅲ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24 hUPQ、Cr和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UPQ...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