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外翻合并第二跖骨头下疼痛的生物力学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跖骨头下压力变化与(足,母)外翻合并跖骨头下疼痛的关系,并对引起第二跖骨头下疼痛的跖骨头下压力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由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生物力学实验室研制的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58名正常人(116足),32例(45足)(足,母)外翻单纯合并第二跖骨头下疼痛患者,56例(102足)(足,母)外翻无足底疼痛患者进行足底压力测试,将三组跖骨头下压力进行比较.采用病例-对照设计,研究压力与疼痛的关系,并对引起第二跖骨头下疼痛的压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足,母)外翻单纯合并第二跖骨头下疼痛组分别与(足,母)外翻无足底疼痛组及正常组比较,第二跖骨头下压力均明显增高(均P<0.05);(2)第二跖骨头下压力高于正常组与第二跖骨头下压力不高于正常组比较,疼痛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OR>3,OR 95%CI>1);(3)(足,母)外翻合并第二跖骨头下疼痛组第二跖骨头下压力占体重的5.20%~7.29%.结论跖骨头下压力异常增高是跖骨头下疼痛的危险因素,第二跖骨头下压力超过体重的5.20%,极易出现跖骨头下疼痛.  相似文献   
52.
本文对兔坐骨神经钳夹伤后的电生理研究结果表明:1.神经损伤后第10天肌电图(EMG)表现有插入电位延长,延长时间随神经再生而逐渐缩短。2.损伤后第20天可记录到再生小电位。3.诱发肌肉收缩电位于神经损伤后30天可记录到,4.推算神经再生速度平均为2.83mm/日,最快可达4mm/日。本研究旨在对神经再生的临床判断及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时机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进行气管切开的136例按切开的时机分为早切组和非早切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切组1周后的GCS评分高于非早切组,而低氧血症、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非早切组。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中医骨折3期治则对骨痂VEGF及VEG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骨折的分期治疗的合理性。方法:动物实验采用双因素一元析因设计方案。14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无菌状态下手术在家兔双侧桡骨下1/3段处,造成3 mm完全骨质缺损,作为骨折愈合模型。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家兔随机平均分为4组:中药3期治疗组、中药1期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以及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3期治疗、1期治疗、阳性药物治疗以及等量蒸馏水。分别于术后3,6,9,14,28,42,56 d每组随机处死5只家兔,取左侧桡骨标本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查骨折端血肿、纤维骨痂和软骨骨痂中VEGF及VEGF mRNA表达。结果:各中药治疗组对于术后骨折端血肿、纤维骨痂和软骨骨痂VEGF和VEGF mRNA表达均有促进作用,大部分时间点3期治疗组在3种骨痂组织中VEGF及VEGF mRNA表达均有高于其他3组的趋势。结论:中药可以促进骨折端各种骨痂组织VEGF及VEGF mRNA的表达。中药对骨折愈合不同阶段各种组织有不同的作用,针对骨折愈合阶段施以不同方剂的3期组较单一方剂的1期组和阳性药组对骨痂VEGF及VEGF 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骨折分期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术后发生慢性意识障碍(pDoC)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7月手术治疗的163例HICH的临床资料。术后昏迷时间>28 d诊断为pDoC。结果 163例中,57例发生pDoC,发生率为3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92,95%CI:1.044~1.142,P<0.001)、入院GCS评分低(OR=0.671,95%CI:0.488~0.922,P=0.014)、术前脑疝(OR=3.058,95%CI:1.122~8.337,P=0.029)、慢性脑积水(OR=4.694,95%CI:1.584~13.906,P=0.005)是HICH术后发生pDo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入院GCS评分≤6分、术前脑疝、慢性脑积水联合预测术后发生pDoC的效果良好,AUC=0.871(95% CI 0.809~0.918;P<0.001),特异度=92.45%,灵敏度=73.68%。结论 高年龄、入院GCS评分低、术前存在脑疝、慢性脑积水的HICH病人术后发生pDoC的风险明显增加,临床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通过传感器电测技术、光导纤维在体植入观察与X线灰度分析方法研究了骨折愈合的应力适应性,探讨了骨折端受力、肌肉动力、骨痂密度、血管再生与骨折愈合的关系。对骨折愈合过程活体断端力学环境、活体组织学变化过程及愈合组织的物质梯度连续变化进行了开创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7.
力臂式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改进的穿针方法力臂式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效应和临床疗效。方法(1)12个人工股骨模型按不同骨折类型分为4组,分别采用交叉、桁架、交手架、平行穿针法外固定,对其进行力学测试,数据用统计学处理。(2)1986年2月~1996年5月治疗病人159例,平均固定10周。结果(1)12个模型在纵向载荷时断端较稳定;桁架穿针固定在纵向、侧向刚度都有所增强(P<005);交手架穿针固定反粗隆间骨折在侧向载荷时不稳定(P<0001)。(2)159例病人除9例死于内科疾病外,全部骨折愈合。结论改进的穿针法力臂式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承载效果满意,操作简单,创伤小,并扩大了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定向分化的影响,揭示本方临床应用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药理机制。方法:以健脾补肾方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rMSCs,通过对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的动态检测结果和四环素荧光标记的矿化结节的出现数量作为分析各组诱导液能否诱导r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以及促进骨向分化强度的指标。结果:rMSCs培养的第12天,健脾补肾组ALP活性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从第8天之后,健脾补肾加成骨组ALP活性高于成骨组(P0.05);更换相应培养液22d后,其余3组形成的钙结节数量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P0.01);健脾补肾加成骨组钙结节数量多于成骨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方含药血清可以促进rMSCs的骨向分化,且与经典的成骨诱导剂合用具有协同作用。这可能揭示了临床应用该方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INFH)的细胞学机制。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观察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在家兔骨折模型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骨折中药分期论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74只成年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均建立桡骨远端骨折模型,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174只家兔随机取出6只作为正常对准组,其余分为四组,分别为中药三期治疗组、中药二期治疗组、中药一期治疗组、模型对照组,每组42只.每组又分为3、6、9、14、28、42、56d7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三期组分早、中、晚期分别予加减肢伤一方、二方与三方治疗,二期组早期予肢伤一方;后期予肢伤二方与三方的综合方治疗,一期组前三方综合方治疗,正常对准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每组于不同时间点分别处死6只,取材,常规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的TGF-β与bFGF,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各中药治疗组对于骨折端外骨膜、内骨膜和骨髓内组织TGF-β与bFGF表达平均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MOD)值:二期组>三期组>一期组>模型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能显著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与bFGF的表达,二期治疗明显强于三期治疗、一期治疗,骨折分期辨证治疗的最佳分期为二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