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88篇
  免费   8953篇
  国内免费   1672篇
耳鼻咽喉   239篇
儿科学   474篇
妇产科学   314篇
基础医学   3035篇
口腔科学   461篇
临床医学   5818篇
内科学   3967篇
皮肤病学   673篇
神经病学   1008篇
特种医学   11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4210篇
综合类   11591篇
预防医学   7268篇
眼科学   463篇
药学   4300篇
  57篇
中国医学   4678篇
肿瘤学   3549篇
  2024年   225篇
  2023年   1365篇
  2022年   1827篇
  2021年   1703篇
  2020年   2059篇
  2019年   1941篇
  2018年   1808篇
  2017年   582篇
  2016年   1341篇
  2015年   1634篇
  2014年   1766篇
  2013年   1660篇
  2012年   2147篇
  2011年   2326篇
  2010年   2135篇
  2009年   2017篇
  2008年   2221篇
  2007年   2421篇
  2006年   2124篇
  2005年   2132篇
  2004年   1917篇
  2003年   1775篇
  2002年   1506篇
  2001年   1726篇
  2000年   1595篇
  1999年   1237篇
  1998年   977篇
  1997年   843篇
  1996年   742篇
  1995年   721篇
  1994年   664篇
  1993年   496篇
  1992年   432篇
  1991年   447篇
  1990年   345篇
  1989年   344篇
  1988年   313篇
  1987年   286篇
  1986年   255篇
  1985年   223篇
  1984年   180篇
  1983年   165篇
  1982年   160篇
  1981年   132篇
  1980年   109篇
  1979年   59篇
  1978年   37篇
  1977年   27篇
  1965年   23篇
  1959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21.
目的优化抗感胶囊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方中金银花和连翘的有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连翘酯苷A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综合评分指标,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对抗感胶囊水提工艺的影响,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5h。结论本研究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对抗感胶囊的生产工艺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肿瘤治疗已经进入数字治疗时代。数字治疗是数字健康的重要部分,它是应用数字技术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人工智能分析由生物传感器发来的数据资料,远距离控制肿瘤患者进行虚拟治疗和数字临床试验,模拟现实在线治疗帮助肿瘤患者采取健康行为,这些技术正在改变现有的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中转录调节因子c-Myb的表达对肺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c-Myb高表达的4T1乳腺癌细胞株,种植小鼠构建乳腺癌动物模型,检测实验动物肺转移情况,通过荷瘤抑制试验检测肺转移抑制效果。提取组织进行荧光PCR检测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利用Medisapiens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资源,对c-Myb和Ccl2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高表达c-Myb的荷瘤小鼠肺部转移灶明显减少,其中炎症相关因子表达受限。由数据库分析得出,c-Myb高表达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结论:乳腺癌中c-Myb的表达能够通过炎症因子Ccl2抑制肺转移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7例)给予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23例)在以上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各项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ACI治疗中应用阿替普酶联合依达拉奉可恢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放射治疗全身器官剂量数据库平台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勾画软件DeepViewer?1例食管癌患者的全身CT上勾画全身器官,然后利用基于GPU加速的蒙特卡罗软件ARCHER计算相应的器官剂量分布,最后利用Lyman-Kutcher-Burman(LKB)模型评估放疗患者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结果:针对该病例,成功建立基于DeepViewer?ARCHER和LKB模型的全身器官剂量数据库,发现距离靶区越近的器官剂量越大,其中心脏与靶区间距离最小,剂量为14.11 Gy,但因其模型参数特殊,通过LKB模型计算的NTCP为0.00%;左、右肺的剂量分别为3.19和1.16 Gy,但是NTCP值却很大,分别为2.13%和1.60%。对于距离靶区较远的头颈部器官(视交叉、视神经和眼)和腹部器官(直肠、膀胱和股骨头)剂量分别约为9和2 mGy,并且NTCP均近似为0.00%。结论:研究结果证明通过自动勾画软件DeepViewer?蒙特卡罗软件ARCHER和LKB模型建立全身器官剂量数据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先天性阴道发育异常的MRI影像表现,分析其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宫腹腔镜及手术证实的40例先天性阴道发育异常患者的MRI资料,依据AFS女性生殖道畸形分类系统中阴道发育异常分类,对各种发育异常进行影像学诊断及分型。结果根据先天性阴道发育异常分类以结合临床术前MRI检查及术后诊断,先天性无阴道15例,阴道斜隔综合征7例,阴道闭锁7例,阴道横隔2例,阴道纵隔6例,处女膜闭锁3例。结论先天性阴道发育异常的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MRI能更准确地评估阴道发育不良的类型及相关并发症以及做出客观的评价和诊断,可作为术前影像评估的最佳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7.
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的恶性肿瘤,其中肺鳞癌经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其疗效仍不满意。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在肺腺癌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而肺鳞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及ALK融合基因少见,急需探索新的靶点指导肺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表明,FGFR家族(FGFR1-4)是肺鳞癌中突变频率较高的基因,FGFR基因的激活突变和扩增与肺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同时许多小分子 FGFR 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许多FGFR抑制剂治疗肺鳞癌的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研究,针对FGFR靶点的基因治疗可为肺鳞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本文就FGFR在肺鳞癌的靶向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病因,分析影响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 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15年1月—2021 年5月诊治的89 例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 个月时结局分为生存 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与早产儿消化道穿孔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早产儿消 化道穿孔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病死率为25.8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胃壁肌层缺损是早产 儿消化道穿孔常见的病因。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组患儿从发现气腹至手术时间在8 h 之内的比例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 (χ2=15.22,P<0.01)。预后不良组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χ2=33.19,P<0.01)。预后不良组术后合并需非计划二次 手术的并发症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χ2=7.24,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OR=0.06,95%CI:0.02~0.21,P<0.01)和 气腹至手术时间大于8 h(OR=0.23,95%CI:0.07~0.81,P<0.05)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NEC 和胃 壁肌层缺损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主要病因,脓毒性休克和从气腹发生至手术时间大于8 h 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 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讨不同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9月-2018年11月至我院行前列腺电切术80例病患资料,40例接受基础护理(对照组),40例接受综合护理(研究组),比较两组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及QOL评分。结果研究组血栓发生率、aPTT、Fbg、PT 2(5.00%)例、(31.46±3.57)s、(2.89±0.80)g/L、(12.50±1.93)s比对照组优;且护理1、3、5个月后QOL评分(3.41±0.80)分、(2.13±0.65)分、(1.12±0.40)分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间予病患综合护理可降低血栓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电针复合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在单肺通气食管癌开胸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拟行单肺通气食管癌开胸切除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及TCI靶控输注维持麻醉深度,试验组30例则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辅助电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时间、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T)、插管前即刻(T)、插管后1 min(T)、切皮即刻(T)、去骨时(T)、拔管即刻(T)时平均动脉压(MAP)、平均心率(HR)、BIS值;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并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2 h(T1)、术后1天(T2)、术后3天(T3)时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IL-1β、IL-6、IL-10、TNF-α浓度。结果 试验组手术用时、麻醉时间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异丙酚、舒芬太尼用量以及苏醒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rate, HR)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T时H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T时对照组MAP、HR明显高于T时,而试验组MAP、HR与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天、3天试验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1、T2、T3时试验组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白介素-10(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电针复合TCI靶控输注麻醉方案可有效提升单肺通气食管癌开胸手术麻醉效果,能够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