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SiewertI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合理的手术径路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103例SiewertI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径路将患者分为2组:单纯经胸手术组(61例),胸腹联合手术组(42例)。两组患者术中腹腔淋巴结清扫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例数〈1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及£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情况。患者预后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单纯经胸手术组和胸腹联合手术组患者在腹腔淋巴结清扫和转移数目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2.29,P〈0.05);术中脾脏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肺部感染、切口处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0.94,0.22,1.41,0.17,P〉0.05)。全组患者随访率为94.2%(97/103),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术后3年生存率为35.9%。单纯经胸手术组和胸腹联合手术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32.8%和4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3年生存率与手术方式、TNM分期、N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率、根治程度有关(X2=21.07,26.0d,22.42,6.26,32.20,20.8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及根治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12.01,8.75,10.03,P〈0.05)。结论胸腹联合入路是SiewertI型AEG患者更为合理的手术径路选择。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率、根治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金鑫  赵恩昊  曹晖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30):2153-2155
早期胃癌的概念首先由日本学者提出并得到公认,指癌肿侵入到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而无论其有无淋巴结及远处器官的转移.其经过施行规范的根治性切除术后,远期生存率基本上已稳定在90%以上,因而在巩固提高早期胃癌外科治愈率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缩小胃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来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已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现就上述研究的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3.
随着早期胃癌检出率的逐年提高,内镜治疗已成为胃癌诊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日本消化器内视镜学会联合日本胃癌学会共同发布了最新版《早期胃癌内镜黏膜切除术和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指南》,包含了内镜治疗的适应证、术前诊断、操作技术、治愈性评估、并发症、术后长期监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测共7个方面的内容,为规范内镜治疗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提供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分析2013—2021年上海市普通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的开展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21年上海市各家医院普通外科专培基地的基本情况、床位数、带教师资情况、招录和结业人数以及结业考核通过率,对比上海市和全国普通外科试点专培的轮转培训时间和计划。 结果 截至2021年11月,上海市共有14家医院具备上海市或全国普通外科专培基地,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平均床位数为283张,共有中国医师协会认定带教医师204名;完成9批专培医师的招录,共招录401名,轮转培训时间为3年,共结业297名,结业综合考核中第三阶段考核在2016、2017、2019年均未达到100%的通过率。同期,全国普通外科试点专培完成3批专培医师的招录,共招录190名。结论 现阶段上海市普通外科专培基地所在医院均具备较好的培训保障和师资条件,并能顺利完成为期3年的轮转计划。采用“三段式”的考核模式能较好地反映经过培训后专培医师的5项核心能力,上海市普通外科专培的培训、管理和考核方式能为全国普通外科专培提供良好的模板和示范。  相似文献   
25.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近年来在临床上有增多趋势,由于其位置深在,难以早期发现,而且手术切除率较低,术后易复发,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如何早期诊断、提高疗效和降低复发率仍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目前诊断和综合治疗的相关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6.
27.
随着内镜治疗相关临床研究结果的陆续发布,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的适应证不断扩大,已成为早期胃癌治疗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镜治疗对传统外科手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上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早期胃癌内镜治疗同样风险与获益并存,外科医师提供的外科领域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保障,可以保证内镜治疗早期胃癌病人的肿瘤学安全性和治疗安全性,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在临床新技术的创新上,无论是内镜科医生或是外科医师,均应坚持严谨学风的精神,积极思考、钻研技术、循序渐进的创新模式,为我国胃癌病人建立更好的诊疗模式,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和更优的诊治体验,做出各自领域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8.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1].近年来,GIST同时合并其他类型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已经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4月我科收治的12例胃癌合并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该病的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29.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腔镜手术数量逐年提升,其手术径路、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等技术要点也日趋成熟,而伴随着新辅助治疗循证医学证据的出现,进展期AEG采用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放化疗的治疗方案也逐步为大多数外科和肿瘤科医师所接受。欧洲国家的学者较早地开展了针对食管癌和AEG在新辅助治疗后腔镜手术的探索和尝试,国内学者也...  相似文献   
30.
早期胃癌的诊断和外科手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癌曾是继肺癌之后第2常见的恶性肿瘤,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普遍下降趋势,目前已排在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直肠癌之后,成为第四位常见肿瘤,其中42%的病例发生在中国.据WHO统计,直至2005年,胃癌仍是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位肿瘤.如何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已成为临床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