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带药去旅行     
旅行很美好,然而旅行也很受伤。所谓旅伤,是指旅行中所受到的伤害。包括身体与心灵。"生活从来都不诗情画意,因此,无论如何,记得给自己留一条回来的路。"这是被无数年轻人奉为旅行精神圣经的书——《荒野生存》里的句子。要健康归来,就要有备而去。因此,出发之前,做好健康计划,备好旅行小药箱,方为万全之策。告别旅伤,让我们带药去旅行!  相似文献   
102.
背景:已证实电磁场可通过cAMP-蛋白激酶A信号转导系统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但同样作为第二信使的Ca2 相关作用报道较少。目的:观察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对电磁场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以推断Ca2 在此过程中的内流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电刺激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5-04/06在同济医院矫形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4~5周龄SD大鼠6只,维拉帕米为Sigma公司产品,Helmholtz线圈式磁场发生器由海军工程大学电机系设计制造。方法: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取生长良好的第4代细胞,调节密度至1×107L-1,将其分种于4块96孔板内,200μL/孔。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暴磁组接种第2天将细胞放于置有Helmholtz线圈式磁场发生器的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细胞培养箱中进行暴磁,磁场强度0.8mT,频率50Hz,每次暴磁30min,间隔12h,共6次;维拉帕米组加入20μmol/L维拉帕米;联合组加入20μmol/L维拉帕米后进行暴磁。主要观察指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向成骨细胞分化碱性磷酸酶的含量,改良Gomori氏钙钴法染色定性观察。结果:暴磁3d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暴磁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1),加入维拉帕米进行药物干预后这种促细胞增殖效应消失。未经暴磁的正常对照组、维拉帕米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含量基本相似,均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1);联合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含量高于暴磁组(P<0.01)。碱性磷酸酶染色定性分析结果与上述数据基本一致。结论:在50Hz、0.8mT电磁场作用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a2 内流发生变化,且该变化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过程中产生部分抑制作用,在促其增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复方丹参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其对急性脊髓损伤治疗的可能性。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脊髓损伤后应用复方丹参组和应用生理盐水对照组,损伤1,2,4周后按改良的联合行为评分combinedbe-(havioralscore,CBS)方法评价大鼠双后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然后在不同时间点(,,,,,8h1371428d)处死。用苏木精伊红(H)染色观察损-E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H染色镜检发现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复方丹参组明显轻于生理E盐水组。CBS评分在复方丹参组、生理盐水组,,71428d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572,4.853,2.495,υ=8;P<0.05或P(<0.01);复方丹参组、生理盐水组两组均发现凋亡细胞,且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在生理盐水组、复方丹参组8h,1,3,7,14,28d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33,1.201,3.342,3.027,2.953,2.282,υ=18;P<0.05或P<0.01)。结论:复方丹参能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并对其继发性损害有多重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15Hz、1mT脉冲电磁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成脂肪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用15Hz、1mT脉冲电磁场刺激,按照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步骤检测ALP活性,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肪指标的表达,油红O染色观察其成脂肪诱导分化情况。结果15Hz、1mT脉冲电磁场明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LP活性(P〈0.01)以及成骨蛋白(骨钙蛋白、骨桥蛋白)的mRNA表达;抑制脂肪素、脂肪细胞结合蛋白2(AP-2)等成脂肪转录因子的表达,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脂肪分化。结论15Hz、1mT脉冲电磁场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抑制其向成脂肪分化。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电磁场作用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电磁场诱导所致ERK信号通路变化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成骨中的作用。 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为对照组、暴磁组、PD98059组和PD98059+暴磁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RK通路的活性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按照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说明书步骤检测各组细胞ALP活性。 结果①暴磁后5 min,ERK1/2磷酸化水平即明显高于对照组,1 h后仍处于较高水平(P<0.01);PD98059作用可明显抑制ERK1/2磷酸化水平的升高,提示PD98059可有效阻断ERK通路的激活。②MTT法检测结果提示,暴磁后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D98059可明显抑制这种效应。③暴磁组ALP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D98059+暴磁组ALP活性较暴磁组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15 Hz、1 mT的正弦波电磁场作用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RK信号通路很快被激活,引起细胞增殖活性和ALP活性的改变,这为进一步研究磁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促增殖和分化成骨机制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回顾分析53例高原地区重型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本组预后良好46例,中残4例,重残、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1例。  相似文献   
107.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武林"出现了新的四大天王:东鞋、西毒、南地、北钙.南地、北钙成名较早,相信大家依然知晓。东鞋、西毒最近风头正盛,在神州大地联手"出招",搅得人心惶惶。今天,我们在这里向大家郑重介绍一下这位"西毒"是如何的厉害!  相似文献   
108.
背景:细胞受刺激后即刻早期基因在细胞核内快速表达,其编码的核蛋白作为反式作用因子,通过激活某些基因的转录而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生物学行为。 目的:观察电磁场刺激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fos、c-myc和c-jun即刻早期基因表达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电刺激干预的体外细胞学观察,于2006-10/2007-01在同济医院矫形外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清洁级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6只,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电磁场发生器由海军工程大学电机系设计制造。 方法:贴壁筛选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4代按2×103个/孔接种,每孔均加入200 μL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分为2组,对照组细胞置于普通培养箱中培养3 d,暴磁组在培养箱中安装电磁场发生器,频率50 Hz、强度1 mT的正弦波,每次刺激30 min,间隔11.5 h,2次/d,共刺激5 d。 主要观察指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RT-PCR检测即刻早期基因的表达。 结果:电磁场刺激3 d后,暴磁组MTT产物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电磁场刺激5 d后,暴磁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与对照组比较,暴磁组c-fos和c-myc基因表达均有不同水平的上调(P < 0.01),c-jun基因无明显变化。 结论:电磁场刺激可上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fos和c-myc即刻早期基因的表达,可能通过该途径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09.
脾结核合并脾周围炎误诊脾破裂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离休。于2000年6月以“低热、左上腹疼痛半年”之主诉收入我院消化科。既往有肺结核病史30余年。查体:神志清、精神差,体温38℃,心肺(-),腹稍胀,左季肋部深压痛,脾Ⅰ°肿大,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弱。WBC8.9×10~9/L,Hb90g/L,ESR30mm/h。  相似文献   
110.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肾素活性与内皮素的关系邵一兵申黎艳赵东明王旭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已将急性心肌梗塞(AMI)所致的内分泌改变作为心原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内皮素(ET)浓度的升高直接与预后相关〔1〕。本文主要研究AMI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