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61篇
  免费   1274篇
  国内免费   1089篇
耳鼻咽喉   129篇
儿科学   304篇
妇产科学   146篇
基础医学   777篇
口腔科学   307篇
临床医学   2709篇
内科学   1336篇
皮肤病学   87篇
神经病学   378篇
特种医学   6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964篇
综合类   5336篇
预防医学   2096篇
眼科学   285篇
药学   2581篇
  32篇
中国医学   3361篇
肿瘤学   539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521篇
  2022年   418篇
  2021年   396篇
  2020年   463篇
  2019年   526篇
  2018年   570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494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1034篇
  2013年   983篇
  2012年   1056篇
  2011年   1223篇
  2010年   1091篇
  2009年   1029篇
  2008年   1044篇
  2007年   994篇
  2006年   923篇
  2005年   919篇
  2004年   896篇
  2003年   779篇
  2002年   630篇
  2001年   652篇
  2000年   543篇
  1999年   406篇
  1998年   356篇
  1997年   353篇
  1996年   374篇
  1995年   297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118篇
  1985年   99篇
  1984年   86篇
  1983年   64篇
  1982年   102篇
  1981年   78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5篇
  1965年   10篇
  1959年   11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及其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癌介入治疗后出现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严重者可引起死亡。本文分析 11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的原因 ,并探讨其处理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8年 4月~2 0 0 2年 2月共行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89例 ,其中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 11例 ,占 12 %。 11例中男 10例 ,女 1例 ;年龄 43~ 68岁 ,均经B超、CT、AFP检查及肝动脉造影确诊 ,其中右肝巨块型 6例 ,结节型 4例 ,左肝巨块型 1例。按Child分级 ,肝功能A级 4例 ,B级 6例 ,C级 1例。术前作钡餐检查 3例 ,1例有胃底食管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分析低血容量休克不同阶段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5例低血容量休克患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 25例低血容量休克患在抢救过程中应抓住早期,快速,足量三个环节扩容,同时密切监测甲皱微循环及CVP变化,在未出现并发症如DIC,ARDS等情况下宜早期扩容,抗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33.
不同局麻药在上肢手术后区域神经自控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上肢手术后外周区域神经患者自控镇痛(PCA)治疗时的镇痛效应和副作用。方法:60例(ASAⅠ-Ⅱ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R组(n=20):采用PCRA法,镇痛药0.3%罗哌卡因(Rop),臂丛神经鞘穿刺置管神经阻滞术后接英国Graseby9300型PCA泵镇痛,按LCP模式给药,即负荷量(5ml) 持续量(2ml/h) PCA剂量(2ml/次),锁定时间20min;B组(n=20),镇痛药0.3%布比卡因(Bup),采用镇痛方法和模式同R组;C组(n=20,对照):术后不使用PCRA,仅中患者疼痛时肌注盐酸哌替啶(Dol)镇痛。双盲观察各组VAS评分、BCS舒适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术后上肢感觉阻滞和活动情况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情况。结果:R组和B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BCS评分和Ramesay评分则高于C组,提示R组、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而R组、B组间则没有统计学差异。在手术当日R组PCRA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B组,C组100%患者需肌注2-3次盐酸哌替啶,每次50-100mg。三组患者均无局麻药中毒反应和置管部位感染并发症。结论:上肢手术后臂丛区域神经PCRA治疗是切实可行的;0.3%罗哌卡因或0.3%布比卡因均有效;行PCRA术后镇痛的患者满意程度高,且并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栓塞(UAE)围介入治疗期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及其不同配伍镇痛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 80例行UAE介入治疗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四组,RD0组(n=20):采用PCEA法,镇痛药0.2%罗哌卡因(Rop)+0.004%吗啡(Mor),RD1组(n=20):RD0组镇痛药中加入0.005%氟哌利多(Dro);RD2组(n=20):RD0组镇痛药中加入0.01%Dro,RD0~RD2组硬膜外腔穿刺(T11~12)置管后接PCA泵按LCP模式镇痛,即负荷量(6ml)+待续量(2ml/h+PcA剂量(2ml/次),锁定时间10min;C组(n=20,对照):口服尼美舒利或肌注盐酸哌替啶镇痛。双盲观察各组VAS评分、BCS舒适评分、Ramesay评分、术后恢复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UAE导丝导管操作及栓塞时C组病人盆腔疼痛和继发性痛性痉挛发生率为90%,而RD0~RD2组无此现象;介入治疗后VAS评分、BCS评级、术后恢复时间RD0~RD2组明显优于C组(P<0.05)。PCEA各组病人围介入治疗期均安静合作,精神状态良好,C组病人烦躁不安发生率较多;恶心、呕吐发生率RD0组及C组高于RD1组及RD2组(P<0.05)。结论 UAE围介入治疗期PCEA法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用药法,且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PCEA配方中适量加入Dro(0.005%)可减少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35.
With injection of Injectio Radici Astragli into the point Zusanli (ST 36), we have obtained quite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results for treating leukopenia and the impairment in immune functions occurred in cancer chemotherapy. A report follows.  相似文献   
36.
脂联素与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对脂肪组织研究的深入进展,发现脂肪组织不仅是一个能量储存器官,而且是一个高度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可以分泌一系列可溶性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 sistin)、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PAI)1、及C反应蛋白,这些激素通过  相似文献   
37.
谢志军 《光明中医》2007,22(7):70-7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党参、黄芪、熟地、白术、茯苓、制附片、肉桂、仙灵脾、菟丝子、丹参、益母草等)治疗本病46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优于对照组67.5%(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补脾温肾、益气化浊、活血利水,改善症状和肾功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38.
嵌合型Down氏综合征,临床上较少见,同胞兄弟均患病者更为罕见,国内尚未报道。现报道二例。 [例一] 男,年龄11个月,足月顺产,出生体重为2.5kg。动作少,呆板,不会叫“爸爸”,“妈妈”,不能翻身,不会坐,爬,站。舌外露、常流涎,时有吐奶,喉常有痰滞音,发音尚可。母乳喂养,奶量尚足。 体检:呆容,毛发细卷,眼裂小,两眼距宽,鼻根低平,腭狭、半张口,舌常  相似文献   
39.
以钒基核苷酸复合物为核酸酶抑制剂,从人胚组织中制备总RNA,所得产品几乎不含DNA和蛋白质,经过分离Poly(A)~ mRNA,证明制品有合成cDNA的完整功能,方法比较简捷,适于大量制备以满足分离mRNA 之需,并讨论了此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