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评价新型中空硅橡胶睾丸假体阴囊移植术治疗男性睾丸缺失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临床选择13例睾丸缺失者行睾丸假体植入术,包括:前列腺癌睾丸去势术2例、睾丸癌根治术5例、1侧无睾症2例、双侧无睾症1例、睾丸扭转坏死1例、睾丸萎缩1例、女性假两性畸形1例.睾丸假体为国产中空硅橡胶假体,13例中有4例在睾丸切除同时进行假体植入,另9例植入时间在睾丸切除6个月后;假体均为硅橡胶材料,睾丸假体的大小根据患者阴囊可容纳的空间及对侧睾丸大小来选择.结果 13例术后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手术6个月后进行随访;所有病例对植入睾丸假体后的阴囊外观及大小感到非常满意;对植入假体的重量:7例感到非常满意,5例感到较满意.全组无假体破裂及排异反应病例.结论 新型中空硅橡胶睾丸假体阴囊移植术治疗男性睾丸缺失能满足患者外观及心理的需要,临床表明安全有效.但长期生活质量及并发症还需进一步观察,设计更舒适及有功能的缓释型睾丸假体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采用国产中空硅胶睾丸假体实施睾丸假体植入术,治疗睾丸缺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选择18例睾丸缺失者行睾丸假体植入术,包括:前列腺癌睾丸去势术10例、先天无睾症3例、单侧睾丸萎缩2例、两性畸形2例、隐睾症1例。睾丸假体为YH-G1型国产中空硅橡胶假体,睾丸假体的大小根据患者阴囊可容纳的空间及参照对侧睾丸的体积来选择。结果:18例中有13例一期行假体植入,另5例植入时间在睾丸切除6个月后。平均睾丸假体植入术的手术时间为(22.6±4.6)min(15~30 min),所有患者术后留院观察12 h后即出院,住院时间(1.3±0.4)d。17例术后无感染、出血和排异等并发症发生。1例前列腺癌去势术患者在睾丸假体植入术后3个月时出现排异,最终取出睾丸假体。术后6个月随访:15例对假体的大小感到非常满意,2例认为植入的假体偏小;14例对植入假体的重量感到非常满意,3例认为植入的假体偏轻;17例患者对植入假体后阴囊的形状和假体的位置表示满意;12例患者反映无论是在活动后还是在睡眠中睾丸假体的舒适度良好,5例患者认为植入的假体偏硬。结论:新型YH-G1型国产中空硅胶睾丸假体治疗男性睾丸缺失能满足患者外观及心理的需要,临床实验表明安全有效,并发症少。长期生活质量及并发症还需进一步观察,设计更舒适及有功能的缓释型睾丸假体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3.
目的:前瞻性研究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在经皮肾镜取石(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2011年lO月~2013年1月期间住院的90例行PCNL手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相关病史资料,其中男6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2.8±9.7)岁。采用比色法方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尿液NAG水平,并检测血清肌酐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PCNL术后,患者尿液NAG水平较术前有不同程度上升,术后各时间点尿液NAG活性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11例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ury,AKI),79例未发生AKI。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比例、基础肌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CRP、住院天数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小时,AKI组NAG水平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非AKI组(P〈0.05)。ROC曲线分析术后24小时尿液NAG上升幅度百分比,当检测截点为235.44%时,曲线下面积为0.878(P〈0.01),其诊断AKI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91.1%。结论:PCNI。术后发生AKI的患者尿NAG活性显著升高。其较血清肌酐更敏感、更早期地反映肾功能出现受损。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可能是发生AKI的风险因子,尿NAG活性在PCNL术后早期诊断AKI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4.
内皮素1及其受体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已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患此病的人数也日益增多.在美国,前列腺癌已是男性病人中最常见的癌症.依目前诊断的速率,一个美国男性在他一生中将会有1/5的机会罹患浸润性前列腺癌[1].这个比率将近肺癌的2倍,结直肠癌的3倍.在美国男性中,前列腺癌在癌症死亡原因中名列第二.在中国,虽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较西方国家为低,但近年来有明显增高趋势,而且就诊患者多已属晚期.目前几乎每一个晚期进展性前列腺癌的病人都将接受雄激素去除治疗,但随时间推移,大多数病人将进展恶化,由雄激素依赖型转变为雄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进展的机制一直是国内外泌尿学家研究的重点,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其中,内皮素(ET)在前列腺癌进展中的作用是国外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BPH膀胱逼尿肌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的表达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5例BPH患者和15例同龄无膀胱流出道梗阻(BOO)患者的膀胱逼尿肌,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逼尿肌结构改变,电镜下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BPH组膀胱逼尿肌平滑肌细胞凋亡指数(AI)为19.07±4.52,较对照组8.57±3.20显著升高(P<0.01).BPH组Fas的阳性表达率为96.0%,较对照组73.3%明显增加(P<0.01).BPH组FasL的阳性表达率为96.0%,较对照组66.7%明显增加.(P<0.01).光镜和电镜下BPH组逼尿肌细胞形态紊乱,细胞问结缔组织增生,电镜下BPH组凋亡细胞相对增多.结论BPH患者逼尿肌较同龄正常逼尿肌细胞凋亡率上升,凋亡基因Fas和FasL的表达升高,提示此改变是引起凋亡上升的原因.除去超微结构的改变等影响了BPH患者膀胱逼尿肌功能外,逼尿肌细胞凋亡增加也可能是导致逼尿肌功能减退的原因.  相似文献   
46.
Doppler超声对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生育力的估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Doppler超声对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男性的诊断价值。 方法 本研究采用Doppler超声 ,对 82例精索静脉曲张所致不育患者的精索静脉的管径和血液返流进行了测定 ,同时结合这些患者的阴囊温度、睾丸体积、精液质量进行分析。 82例患者中随机选择了 4 1例进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  (1)精索静脉的管径与生育力指数呈负相关 ,而与血液返流的Doppler分级呈正相关。 (2 )在手术病人中 ,术前Doppler检测发现精索静脉内有血液返流者其术后效果较无返流者为好。结论 结果提示精索静脉的管径可能反映了精索静脉中血液返流的时间和严重程度 ,并且结合精液分析可估价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生育力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经尿道HO:YAG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7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经尿道HO∶YAG激光治疗.结果:17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25~45min,,平均36min.术中平均失血量<30ml,无膀胱穿孔或术后继发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36个月,治愈15例,好转2例.结论:经尿道HO∶YAG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8.
本研究在证明女配偶具有正常排卵功能及输卵管通畅的前提下,将62例Ⅱ°及Ⅱ°以上精索静脉曲张且伴有精液质量低下的不育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手术组(31例)与非手术组(31例),手术组采用经髂窝腹膜外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之后,所有病人均每3月随访1次,共12月,观察其阴囊皮肤温度、睾丸体积、精液分析、精索静脉管径、有无返流及配偶怀孕等情况。结果表明,手术组病人术后阴囊温度、精液质量等指标改善明显,与非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组随访1年累计怀孕率为29.03%,而非手术组为12.90%。作者认为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确可提高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的生育力,而血液返流则可能是引起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9.
早期手术治疗阴茎海绵体破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作者共收治阴茎海绵体破裂11例,给予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提高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2年12月对13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改良millin前列腺切除手术.其手术要点为前列腺摘除后将膀胱颈部粘膜拉下覆盖缝合于前列腺窝内壁。结果:手术时间50~135min.平均81.5min.术中出血50~750mL平均失血量为150mL.平均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70.5g。平均6.5d,全部病例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108例获术后随防3~25月,IPSS自术前平均26.8分下降至4.5分.QOL自平均4.5分降至1.2分.平均最大尿流率自术前6.8mL/s升至18.6mL/s.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 该改良术式尽量保留了尿道粘膜的完整、止血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