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范天勇  万繁 《武警医学》2013,24(8):645-648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首位。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其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也是膀胱癌分期的主要指标。根治性膀胱全切术(radical cystectomy, RC)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术式,盆腔淋巴结清扫(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PLND)是RC不可缺少的部分。RC同时行PLND是提高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生存率、避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径≥6.0cm的肾上腺肿瘤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对我院近5年收治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直径≥6.0cm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27例患者年龄24~76岁,男性10例,女性17例,肿瘤直径6.0~8.5cm。病理结果为:髓质脂肪瘤9例,肾上腺皮质腺瘤7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6例,节细胞神经瘤3例,肾上腺皮质腺癌1例,肾上腺转移瘤1例。结果:24例患者顺利切除肿瘤,另外3例患者术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9.46±36.65)min,术中估计出血量(80.14±36.48)mL,术后进食时间(1.88±0.82)d,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05±0.65)d,术后住院时间(6.21±1.84)d。结论:在技术熟练的前提下,直径≥6.0cm的肾上腺肿瘤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仍然安全、微创。  相似文献   
23.
肾动脉旁路手术治疗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天勇  李虹  魏强  沈宏  杨宇如 《华西医学》2004,19(4):618-619
目的:探讨肾动脉旁路手术治疗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来收治的4例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例1为右肾动脉狭窄(纤维肌肉增生型),例2为左肾动脉狭窄(多发性大动脉炎型),例3、例4皆为左肾动脉狭窄(纤维肌肉增生型)。分别采用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脾动脉与肾动脉行搭桥术治疗,阻断肾动脉血供40至55分钟。结果:4例病人手术顺利,无术中、术后早期并发症。病员术后一周恢复良好,血压平稳。随访2—4年,例2术后一年发现血压升高及左肾动脉狭窄,手术切除萎缩的病肾后血压降至正常。讨论:对于严重肾动脉起始部的狭窄,采用外科旁路血管吻合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经腹膜后途径可降低经腹腔途径术后发生局部粘连的可能性,并减少对患者脾门和胰腺损伤的机会。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肾结石患者机体应激及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开放性手术组)45例和B组(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组)45例,然后将两组术前1d和术后1、3、7d的血清应激激素、白介素及其他炎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B组术后l、3、7d的血清应激激素、白介素及其他炎性指标均低于A组,且E3组术后3d的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1d和术后1、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对肾结石患者机体应激及炎性状态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开放性手术,更为适用于肾结石总着的治疴,  相似文献   
25.
刘勇  范天勇  魏强  王佳  石明  王坤杰  李响  沈宏  林涛 《中外医疗》2010,29(16):82-83
目的探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 vessel sealing system)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应用Ligasure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9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传统根治性膀胱切除术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日。结果 2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01)。研究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闭合膀胱旁组织和血管,具有安全、止血可靠,缩短手术时间,体内无异物存留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患者,女,27岁。因“头昏、头痛、心悸3个月伴抽搐2次”入院。其间测心率140次/分,血压180/135mmHg(1kPa=75mmHg)。患者体型偏瘦,心肺(-),双肾区无叩压痛,腹部闻及血管杂音。B型超声检查:右肾缩小,长径8cm。腹主动脉和选...  相似文献   
27.
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2岁.因阵发性头昏3年,左腰痛10天入院.体检:血压110~190/80~110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肝、脾无异常发现,腹平软,无压痛,肾区无叩痛,局部未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无异常;去甲肾上腺素409 ng/L(正常值174~357 ng/L),肾上腺素<50 ng/L(正常值60~104 ng/L).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正常膀胱移行上皮和不同分化程度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Id 1的表达 ,分析膀胱癌生物学行为与Id 1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ABC法检测 111例BTCC和 12例正常膀胱组织Id 1表达。结果 Id 1正常膀胱组织 3例表达阳性 ,阳性率 2 5 % ;BTCC 97例表达阳性 ,阳性率 87.38% ,膀胱癌G1、G2 、G3 阳性率分别为 88.89%、87.5 %、85 .72 %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病理分级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表浅性膀胱癌与浸润性膀胱癌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2 .76 %、92 .4 5 % ,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膀胱移行细胞癌Id 1过表达 ;Id 1与膀胱癌发生和侵袭性有一定关系 ;Id 1可能作为膀胱癌的一种肿瘤标记物为膀胱癌的筛查、早期诊断和术后随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增生(AMH)的临床特点,提高肾上腺髓质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1999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7例AMH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站果4例术前诊断疑为AMH,3例倾向为嗜铬细胞瘤。6例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4例痊愈,2例病情改善;1例先行增生显著侧肾上腺全切除,观察1月后再行对侧2/3切除,术后痊愈。结论AMH确诊依靠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应特别注意和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和技术要点。方法2006年12月至2009年9月,对66例嵌顿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取石后于镜下直接置入双J管,以4-0人工合成可吸收线(SAS)间段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6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结石清除率100%。术后创腔引流液量少,无一例发生尿漏。3-5d拔除引流管,1周出院,术后3周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随访1-33个月,平均16.3个月,超声复查显示肾积水明显好转或消失,无结石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明显优于开放手术及其他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