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经睾丸切除去势治疗后,癌组织的病理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7例前列腺穿刺标本中明确诊断为前列腺癌,又行睾丸切除去势疗法后前列腺切除术的病例。通过光镜和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去势治疗前后,前列腺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并分析了其形态改变的相关.结果:睾丸切除去势疗法后,前列腺癌组织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腺体萎缩,胞浆空泡化,细胞核固缩,间质相对增多,患者的年龄与去势治疗后前列腺癌组织的萎缩程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去势治疗前,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以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水平均与睾丸切除去势治疗后,前列腺癌组织的萎缩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睾丸切除去势疗法更适合于高龄前列腺癌患者,其治疗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72.
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 方法 对80 例疑诊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前列腺低回声区的血流显像检测和前列腺结节组织穿刺活检。 结果 全组血流显像率为68 % (54/80) 。血流显像的54 例中63 % (34/54) 为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占37 % (20/54) 。经卡方检验两组的血流显像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χ2 = 15 .93 ,P= 0 .0001) 。血流显像的灵敏度为0 .89 ,特异度0 .52 ,阳性预测值为0 .63 。 结论 前列腺结节的血流显像与前列腺癌有一定关系。直肠B 超探测前列腺结节时应加作结节的超声血流显像。  相似文献   
73.
患者,女性,42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于1996年5月24日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恢复好,尿量尚可,免疫抑制治疗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泼尼松三联用药。1997年2月开始出现镜下血尿,服中药治疗后血尿消失。同年5月又出现镜下血尿,B型超声波及...  相似文献   
74.
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药物疗法包括早期的诱导治疗和后期的维持治疗。早期诱导治疗的常规标准方法是应用大剂量的皮质激素和高起始量的钙调素抑制剂(CSA或FK506)与嘌呤合成抑制剂(AZA或MMF)。而应用生物蛋白制剂—抗体作为器官移植后早期实施免疫抑制覆盖治疗的方法,称为抗体诱导治疗。虽然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早在30多年前已用于临床器官移植,但“抗体诱导治疗”这一理念仍是近10年才逐渐形成和提出的。自90年代以来,临床采用抗体诱导治疗的病例日渐增多。据UNOS肾移植登记处统计的62912例临床资料报道,1996年美国20%的活体肾移植和70%的胰肾联合移植病例均接受了抗体诱导治疗,至2000年,采用抗体诱导治疗的比例在活体肾移植达到38%,尸体肾移植为50%,胰肾联合移植为600%。可见抗体诱导治疗在器官移植临床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5.
肾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诊治分析(附49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提高肾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治水平。 方法 肾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4 9例 ,均行B超和CT检查 ,14例行MRI检查 ,分析临床表现、病理和影像学特点。 2 1例术前未能确诊 ,按肾癌行肾切除术 ;2 8例行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 结果 各种病变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和MRI表现含脂肪组织的影像学特点。彩超检测 2例肾动脉瘤和 2例动静脉瘘有特异性表现。其他良性病变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行保肾手术的 2 8例患者随访 1~ 9年无复发 ,肾功能正常。 结论 B超、CT、MRI和彩超等影像学检查对肾良性肿瘤和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有依据的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和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可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6.
有关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CsA)减撤问题的争论起源于近年人们对移植物长期存活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因为虽然CsA大大提高了移植物的短期存活率 ,而长期存活却未显著改善 ;与此同时 ,和钙调素抑制剂 (CNI,包括CsA与FK5 0 6 )长期应用相关的一些毒副作用与并发症 ,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以及肾功能减退等 ,严重影响着移植患者和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因此 ,近年有许多文章提出针对CNI的低毒性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方案 ,包括CNI减量节省使用乃至最后撤除停用的所谓Spar ing方案 ,和压根就避免采用CNI作为术后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  相似文献   
77.
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AEB07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EB071是瑞士诺华制药公司正在进行临床研发的一种新型口服免疫抑制剂,其药理学作用机制及免疫抑制效果不同于目前临床应用的免疫抑制药物,有人称其为目前顶级的新型免疫抑制剂。2006年7月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世界移植大会(World Transplant Congress)上,有关AEB071的基础研究及早期临床研究结果首次展示在世界移植界面前,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8.
泌尿系相关多原发癌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泌尿系相关多原发癌的病因、发病规律、转归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泌尿系相关多原发癌患者的病史、转归及治疗经过。结果:本组发生率为0.63%,其中膀胱肿瘤10例,前列腺癌8例,肾癌5例;同时性多原发癌9例,异时性多原发癌14例。同一患者第一原发癌的恶性程度与第二原发癌的恶性程度相一致;同一肿瘤作为第一原发癌和第二原发癌的恶性程度无差异;发病间隔越短,预后越差。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免疫治疗均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接受根治性手术者预后较好。结论:老年患者泌尿系相关多原发癌以伴发消化系肿瘤为主,男性患者居多;第一原发癌与第二原发癌的恶性程度相一致,同时性多原发癌的预后较差;治疗仍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79.
细胞凋亡与前列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的发生除了与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的激活和表达有关以外 ,细胞凋亡过程的抑制也是其形成的重要机制。本文从细胞凋亡的概念、特征和有关机制及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 ,并探讨细胞凋亡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机理。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肾细胞癌剜除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3例肾细胞癌患者行肿瘤剜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术中发现一侧肿瘤旁脂肪组织有癌细胞,当即作肾及周围脂肪囊切除;22例剜除术成功.其中,生存15年以上2例,10年以上3例,5年以上6例,2年以上11例.1例术后4年在其肾上极新生长一肿瘤;1例术后5年余,原剜除部肿瘤复发做了肾切除;其余20例皆良好.结论:临床I期CT或MRI肿瘤边缘清晰的肾细胞癌作单纯肿瘤剜除术治疗是可取的,但术中务必做周围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