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为了使颈前路减压中切取的髂骨骨块大小更加精确并节约取骨量,作者设计了一种髂骨取骨骨凿。方法:根据颈椎椎间隙解剖数据设计了“U”形双刃髂骨取骨骨凿,并临床应用50例。记录取骨及修剪骨块的时间,患者疼痛时间、淤血消除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等,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U”形骨凿组取骨时间、修骨时间均较普通骨凿组短(t检验,P<0.01),普通骨凿组髂骨骨折(16%)及感染(4%)发生率较“U”形骨凿组高(x^2检验,P<0.01),术后疼痛时间及淤血消除时间较“U”形骨凿组长(t检验,P<0.01)。结论:“U”形双刃骨凿具有使用简便,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和探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的37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进行术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 37例患者均得到良好复位,神经功能得到恢复,除A级中的1例外,A级中的另2例及B级、C级、D级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均达到1~3级。结论前路手术能够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髓神经功能及脊柱序列,有助于脊柱的重建及稳定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23.
姜黄素是从姜黄类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可食用植物多酚,现已被广泛用做食品佐味,1985年印度的学者Kuttan[1]等首次提出姜黄素具有抗肿瘤作用,至今大量实验证实,姜黄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众多实验证明,姜黄素具有确切的抗肿瘤活性作用,其抗癌谱较广,毒副作用小,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抗癌新药,目前已进入了临床前的毒理试验阶段。姜黄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途径是多元的,其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不同类别肿瘤,其抗肿瘤机制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技术(multislice spiral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SCTA)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骶骨肿瘤术前评估及临床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对12例骨盆肿瘤患者进行薄层扫描,术前评估病变的性质、累及范围、肿瘤的血供状态和肿瘤周围的血管情况。[结果]83.3%的病例术前诊断性质与病理结果一致;81.8%的骶骨破坏情况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72.7%的手术病例肿瘤的血供状态和肿瘤周围的血管情况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结论]MSCTA及后处理技术在术前能够准确地评估骨盆肿瘤的性质、累及范围、肿瘤的血供和肿瘤周围的血管状况,对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方式及术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骶骨肿瘤切除后重建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骶骨肿瘤相对少见,辅助治疗效果不确切.全骶骨肿瘤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全骶骨肿瘤切除常常导致骨盆环不稳,因此,术后如何重建腰骶稳定性是手术治疗骶骨肿瘤成功的关键所在.目前文献已报道多种重建方式,包括三角框架重建装置,髂骨棒和髂骨螺钉,改良Galveston,假体置换等.作者就骶骨肿瘤切除术后重建方式及术后评价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成形术(PVP)治疗Kummell病Ⅲ型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10例Kummell病Ⅲ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7例,男3例,年龄60~78岁,病程3~9个月.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单侧PVP手术方式,术前均做骨密度测定.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后凸Cobb角、病椎前缘高度等,观察患者病椎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到椎体前侧,所有患者无神经功能损伤的并发症和伤口感染,伤口均在术后12~15 d拆线愈合.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末次随访患者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病椎前缘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PVP术治疗Kummell病Ⅲ型,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后凸畸形,减少骨水泥渗漏,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对犬脊柱重建及植骨融合的作用.方法:12只实验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3)及实验组(n=9).将其制成腰椎椎体切除模型,对照组植入髂骨,实验组植入填塞有松质骨碎骨块的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摄正、侧位片,观察植入后椎节高度的变化及对植骨融合的影响.术后3个月、6个月将实验犬分批处死,切取相应脊柱单元制成不脱钙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骨融合情况.结果:椎体置换术后即刻椎节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较术后即刻显著下降(P<0.01),但仍不低于术前高度,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人工椎体周围有纤维细胞及少量软骨细胞生成,植入后6个月在人工椎体与骨界面上有大量软骨细胞及部分骨细胞生长.结论: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植入后可有效重建椎节高度,在犬人工椎体周围有成骨现象;该人工椎体可兼顾术后即刻的稳定性及远期骨性融合的需要.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下沉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6例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钛板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病例,观察其术前术后的影像学照片、术中钛网的放置情况、椎体撑开的程度、患者的骨密度等。通过JOA评分来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钛网下沉后神经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 96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随访时有18例钛网发生下沉,下沉的原因可能与骨质疏松、钛网修剪放置不当、椎体过度撑开、终板破坏过多等因素相关。通过延长佩戴颈围时间,术后6、9个月随访时,钛网下沉程度无明显加重,术后9个月复查时全部植骨融合。发生下沉的18例患者,与非下沉组相比,JOA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颈椎前路钛网发生下沉是颈椎前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疗效,发生钛网下沉的患者,通过延长佩戴颈围,可有效阻止进一步下沉,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9.
老年人脊髓型颈椎病 (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 ,CSM)在临床上占有较大比例 ,有调查表明 ,6 0岁以上人群中 ,5 0 %患有颈椎病〔1〕。随着包括影像学在内的多种诊断技术的提高 ,CSM的发现率逐渐上升 ,外科干预的安全系数也日益提高。通过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 ,重视围手术期的治疗和管理 ,可安全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手术并发症 ,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老年人CSM的手术治疗不再被视为禁忌。现将我们近年来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人脊髓型颈椎病 79例的围手术期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16岁,因摔伤后右膝疼痛5 h余入院,在平地行走过程中无障碍物阻挡突然双腿发软摔倒,双膝屈曲,右膝先着地,体查发现右膝关节明显肿胀,大片瘀斑,膝关节活动受限,双下肢多处陈旧性瘢痕,患者全身多处关节松弛(图1),双肘关节过伸可达15°,双腕关节被动背伸可达180°,双拇指背伸100°,拇指整体背伸达180°,双侧手指并排被动背屈与前臂伸侧平行,双侧拇指被动活动可触及前臂屈侧,左膝关节过伸可达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