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综合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至2011年4月期间,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并设单用推拿治疗的23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臭氧结合推拿治疗的机制,分析突出程度轻重不一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在2008年5月至2009年11月住院期间,随机选择臭氧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脱垂型33例、非脱垂型37例)为治疗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脱垂型23例、非脱垂型24例)为对照组;并按JOA疗效标准改良评定2组的疗效。结果:;出院时,治疗组中脱垂型优良率为96.97%,非脱垂型优良率81.08%;对照组中脱垂型优良率为60.87%,非脱垂型优良率54.17%。治疗组平均随访11.09月,脱垂型优良率67.86%,非脱垂型优良率71.88%;对照组平均随访11.70月,脱垂型优良率为38.10%,非脱垂型优良率40.91%。2组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别(P<0.05);而同一组中脱垂型与非脱垂型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臭氧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与腰椎间盘突出轻重程度无关;因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是不愿接受手术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3.
1990年至1993年7月,我院用梅花针髓内固定治疗胫骨双段骨折1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16~58岁,致伤原因:撞伤9例,摔伤1例:骨折发生在左侧4例,右侧6例;闭合性骨折7例,开放性骨折3例,同时伴有腓骨双段骨折者8例,单段骨折者2例。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小针刀结合骶管冲击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性参考.方法:选择79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给予小针刀结合骶管冲击治疗.结果:79例患者中,随访2月至1年不等,优27例,良33例,有效12例,差7例.优良率为75.95%,有效率为91.14%.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确切,不失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交感型颈椎病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TCD)变化,探讨TCD评价交感型颈椎病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008年7月—2010年3月期间,收集住院后TCD检查异常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29例,给予推拿、中频、中药热敷、牵引、骶管冲击、小针刀等综合保守治疗,治疗后评价症状恢复情况;并且复查TCD,分析TCD变化与疗效变化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复查TCD恢复正常26例(优17例,良7例,有效2例);改善3例(优0例,良1例,有效2例);TCD改变与疗效相关性分析:r=0.524,t=3.194,P<0.01。结论:TCD改变与疗效呈正相关,可作为交感型颈椎病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且有经济实惠、无创伤、可重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36.
观察近期国内外发表的杂志,对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给予分析、探讨。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见解进行总结,其发病机制为颈或上胸椎的肌痉挛或炎症、关节增生、椎体不稳、关节紊乱、脊柱侧凸、先天畸形、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寰枢关节半脱位等等病因刺激颈交感神经;其诊断为颈交感神经刺激或受累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并且与颈或上胸椎体征或病因相关者称之为交感型颈椎病;其治疗方法为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该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且症状多、体征少、病因复杂、容易反复发作,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希望为医生提高疗效,为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37.
小针刀结合骶管冲击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感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且在临床诊断中容易误诊,张颖[1]、任香兰[2]的临床报道可窥其一斑.于泽生[3]、李淳德[4]等认为本病在手术治疗后的有效率较专科其它疾病为低,故在临床中大多数采用综合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分析交感型颈椎病治疗前后的X线影像学改变和疗效,探讨X线在交感型颈椎病疗效判定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集交感型颈椎病113例,均给予中频、中药热敷、牵引等常规治疗,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根据不同病因而辨证地选择手法调整或骶管冲击或小针刀治疗)71例,对照组(手法松解)42例.评价症状恢复情况;复查X线并分析X线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组71例(优53例,良11例,有效6例,差1例)中,复查X线有改变者68例(优50例,良11例,有效6例,差1例),X线改善与疗效相关性分析,P<0.01.对照组42例(优20例,良8例,有效6例,差8例)中,复查X线有改变者29例(优19例,良7例,有效2例,差1例),X线改善与疗效相关性分析,P<0.05.2组中优良率及复查X线的改变率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在复查X线有改变中的优良率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辨证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可提高X线的改变率;X线影像学改变与疗效具有正相关性,可作为交感型颈椎病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区域划分及椎间盘镜(MED)对其手术减压的可能性及疗效。方法 将腰椎神经根管分为神经根出口区、盘一黄间隙区和侧隐窝区,在病变节段后棘突中线旁1.0cm处建立手术通道,工作通道的初始位置固定在盘一黄间隙区。利用工作通道的水平移动及改变其角度显示其他区域视图,对神经根后方、侧方和前方的致压因素进行解除。结果 所有68例中56例得以随访,时间8~20个月。按Nakai等标准评定疗效:优45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6.43%。结论 腰椎神经根管狭窄后路MED手术不是禁忌。充分利用设备的功能,有丰富的开放手术经验及扎实的解剖知识,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0.
患儿男,10岁,因腰痛伴左大腿疼痛20余天入院。患儿不明原因出现腰背及左下肢疼痛,门诊以“腰痛待查”收入院。查体:患儿呈屈膝、屈髋侧卧位,双侧骶棘肌紧张,胸腰段脊柱侧后凸,棘突广泛性叩击痛,双下肢被动伸直时腰及双下肢剧烈疼痛,但肌力正常。两侧膝腱反射均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X线片示腰椎右侧凸,生理曲度消失。L1-2~L5S1椎间盘及L1~S1椎体经CT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C-反应蛋白、血沉、链球菌溶血素“O”等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后给予理疗、抗炎等对症处理无效,后静滴甘露醇及地塞米松脱水,疼痛症状减轻。胸腰椎增强MRI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