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目的评价应用颈前旋转肌皮瓣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缺损的喉功能恢复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至2010年间有完整喉功能随访资料的行喉部分切除+颈前旋转肌皮瓣重建术的患者43例,其中声门型32例(Ⅱ期15例,Ⅲ期16例,Ⅳ期1例),跨声门型11例(Ⅱ期5例,Ⅲ期6例),分别行垂直半喉切除术、扩大垂直喉切除术、扩大额侧喉切除术、次全喉切除术,同期应用颈前双蒂旋转肌皮瓣进行喉重建。统计误咽率和拔管率,并对吞咽功能评分、呼吸功能评分和嗓音参数做手术前、后对比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时全部患者恢复正常吞咽防护和呼吸功能,进食无误咽,气管套管拔出率为100%,吞咽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903.1,P=0.559),呼吸功能较术前改善(U=713.5,P=0.012)。全部患者能够正常发音。术后6个月时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和声门噪声能量(NNE)值优于术前(P<0.05),但嗓音参数基频(F0)值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12个月NNE较术后6个月时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颈前旋转肌皮瓣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缺损拔管率高、发音恢复效果好,喉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泼尼松序贯疗法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6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地塞米松、泼尼松序贯疗法组(观察组)22例、口服泼尼松标准疗法组(对照组A)21例和甲泼尼龙、泼尼松序贯疗法组(对照组B)21例,观察水肿消退时间和尿蛋白转阴时间、达到缓解所需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水肿消退时间和尿蛋白转阴时间比对照组A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和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达到缓解所需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A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和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泼尼松序贯疗法较标准泼尼松疗法能快速诱导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缓解,缩短水肿消退时间和尿蛋白的转阴时间,且较甲泼尼龙、泼尼松序贯疗法水钠潴留作用小,价格便宜,在基层医院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分析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风险。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9月我院1178例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进行手术的患者,观察其临床麻醉风险与并发症。结果 1178例患者在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进行手术时,2例患者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失败,217例低血压,4例腰麻后头痛,21例恶心呕吐,43例尿潴留。结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存在一定的风险,应当引起麻醉医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人脐带源性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移植对大鼠亚急性脊髓损伤GAP-43和SPRR1A蛋白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92只SD大鼠分为五组:行全椎板切除、未建模、未移植12只(A组);建模后未移植干细胞20只(B组);建模后移植1×106个干细胞20只(C组)、建模后移植3×106个干细胞20只(D组)、建模后移植5×106个干细胞20只(E组).在C、D、E组移植术后d1、d7、d14、d21对五组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取损伤脊髓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GAP-43和SPRR1A蛋白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区聚集迁徙情况.[结果]C、D、E组脊髓损伤区运动功能恢复和GAP-43、SPRR1A蛋白的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A、B组,但D组、E组较C组显著增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证实HUCMSCs在脊髓损伤区及其周围明显聚集并存活;BBB评分A组无变化,C、D、E组高于B组,D、E组高于C组,D组与E组无差异.[结论]HUCMSCs移植治疗亚急性期脊髓损伤,可促进脊髓损伤区域GAP-43及SPRR1A蛋白的高表达,改善大鼠的运动功能,选择3×106个干细胞作为静脉移植剂量经济高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应用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DR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病例81例,所有植入的人工椎间盘均为Bryan型颈椎间盘假体。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年,采用电话、信件预约、门诊复查相结合的随访方式进行。随访内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详细的JOA评分测定,并收集同期的颈椎正侧片。结果患者术前JOA评分平均8.5分,术后15.5分,平均改善88%,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未见假体移位。结论应用Bryan型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良好,远期疗效还有待于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制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模型并通过行枕动脉椎动脉搭桥改善模型的椎基底动脉供血。方法:通过解剖两具新鲜成年山羊的头颈部标本了解山羊的枕动脉、椎动脉的解剖位置、走向、直径。在两只活体成年山羊上显露枕动脉、椎动脉,并夹闭一侧椎动脉制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实验模型,然后在模型上行枕动脉、椎动脉端侧吻合并造影了解血流情况。结果:两只山羊经过麻醉和手术均存活,动脉造影显示枕动脉、椎动脉吻合口通畅,椎动脉近端阻断后可见血流经枕动脉供应远段椎动脉。结论:活体山羊实验表明枕动脉椎动脉搭桥技术能改善山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模型的椎基底动脉血供。  相似文献   
47.
48.
心肌的预适应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程  修瑞娟 《中国微循环》2002,6(5):265-268
1概述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cReperfusionInjury)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 ,它是指缺血的组织再灌注后 ,不仅功能没有恢复 ,反而使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 ,常见于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动脉搭桥手术、心肺复苏、断肢再植和器官移植等过程中[1]。而预适应 (PreconditioningPC)是指反复的短期缺血应激使机体组织对随后更长时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明显保护作用的一种适应性机制[2]。对心脏而言 ,这种作用是天生的、可诱导的。它主要体现在减少缺血心肌细胞的损伤和致…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耐药毒株P基因序列特点。方法分析2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利用PCR-RFLP筛检YMDD变异株,对YMDD变异阳性的部分患者标本进行P基因测序。结果应用PCR-RFLP筛检发现了42例感染YMDD变异株的患者,对其中的19例患者进行测序分析有10例除发生YMDD变异外还有P基因A-E区其他部位氨基酸的突变,有4种点突变同时在2个以上的患者中发生,包括rtL80I,rtG172E,rtG174C和rtG172E/rtG174C联合突变。结论拉米夫定耐药毒株除了常见的C区YMDD变异和B区rtL180M变异之外,还可以发生其他位点的突变,但这些位点的突变是否与拉米夫定耐药有直接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分析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并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的共1143例。其中,经椎间孔入路832例,经椎板间隙入路311例。观察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c Nab标准评价术后12个月疗效。结果术中术后共发生并发症84例,发生率7.34%。术后12个月时随访优470例(41.1%)、良590例(51.6%)、可60例(5.2%)、差23例(2.0%),优良率92.7%。结论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应该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并做好并发症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