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81.
目的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诊治过程,探讨最佳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10眼)ARNs的临床病历资料,患者均应用优化方案进行诊治。结果所有病例中,1例双眼发病,8例单眼发病,7例(8眼)为典型的ARNs临床表现,2例(2眼)以非典型的视网膜血管炎为早期表现,且其病毒拷贝数较其他病例高。早期予以抗病毒治疗和激素治疗后,除1例外,其余患者视力均有所提高,眼底病灶逐渐消退,随病程进展发生视网膜脱离后,视力急剧下降。通过治疗中的房水监测,病毒拷贝数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逐渐下降,平均3~5 w下降至较低水平。本组病例中1例(1眼)仅行药物治疗后随访1个月、2例(2眼)行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随访6~10个月,未发生视网膜脱离,7例(7眼)于发病后2. 5 w至6个月发生视网膜脱离,其中6例(6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后随访1~6个月网膜复位良好(100%),1例(1眼)放弃手术治疗。1例(2眼)随访1个月后失访。单眼患病患者随访中对侧眼均未发病。结论根据临床表现联合房水病毒检测实现了ARNs的早期诊断,该方法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早期诊断后应用足量抗病毒药物,尽早应用激素药物,联合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和玻璃体切割手术可提高ARNs的治疗效果。结合病原学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针对性治疗。以视网膜血管炎为主要表现的不典型病例与房水病毒拷贝数较高有相关性,且病毒拷贝数与疾病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82.
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根据马尾神经综合征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和临床治疗现状,提出外科干预的术式,提高其手术疗效。方法:致压物摘除、神经根节部的无创减压是治疗马尾神经综合征主要的外科技术。结果:马尾神经综合征改良术可在到神经根节内的即刻减压,时机得当,能迅速缓解主要病理变化。结论: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改良术式将是提高马尾神经综合征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83.
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未闭手术32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6年 2月至 1998年 1月我们对 3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病人采用腋下小切口直视下实施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32例 ,男 18例 ,女 14例。年龄 3~ 17岁 ,平均 (8 5± 3 2 )岁。体重 9~ 5 2kg。所有病人均无发热、发绀 ,各项检查未提示合其他并先天性心脏病。胸骨左缘第2~ 3肋间均闻及 2~ 4/VI级连续性双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示管型导管 2 3例 ,漏斗型导管 9例。PDA直径 0 5~ 1 6cm ,长 0 4~ 1 1cm。术后 8例安放胸腔闭式引流。手术方法 全麻 ,插双腔气管插管。右侧卧位 ,取左腋中线 ,纵向…  相似文献   
284.
目的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轨道肼高分辨质谱(UPLC-Q-Qrbitrap HRMS)技术和整合网络药理学,探究苗药芪胶升白胶囊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8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实验组,每组9只。空白组ig蒸馏水1 mL,实验组ig芪胶升白胶囊混悬液1 mL(取芪胶升白胶囊的内容物,用蒸馏水超声溶解成混悬液),剂量为2.0g/kg,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剂量为4.0 g/kg。末次给药后,用1%的戊巴比妥钠40 mg/kg麻醉大鼠,于15、30、60、120、240 min从大鼠眼眶静脉丛和尾静脉交替取血,采集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运用UPLC-Q-Qrbitrap HRMS技术定性检测芪胶升白胶囊胶囊成分、含药血清成分和空白血清成分,比对分析得到芪胶升白胶囊的入血成分,再对入血成分构建网络药理学分析模型,通过成分拓扑分析、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得到芪胶升白胶囊的关键成分、关键靶点和富集通路。结果 检测出芪胶升白胶囊中的成分51种,包括淫羊藿苷、苦参碱、槲皮素等;入血成分58种,其中原型入血成分17种,代谢成分41种,包括金雀异黄酮、...  相似文献   
285.
《传染病防治法》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本次疫情暴露出该法所规范和建立的传染病防控制度在运行时存在制度不健全、制度缺失和制度失灵等问题.疫情防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补齐《传染病防治法》的立法短板,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做好准备.作者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实...  相似文献   
286.
目的:探索老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随疗程延续而发生的活动和参与功能改变。方法:纳入48例ESRD-MHD患者(老年32例和中青年16例)进行相隔6个月的先后2次ICF评估。以其中活动和参与成分的20个类目为起点,构建四种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模型备选。从中选择最优模型,计算患者的个人能力水平(θ)、类目难度和区分度。对θ进行年龄(被试间因素)和测次(被试内因素)的混合方差分析。同时,结合θ对类目难度和区分度的康复意义进行解析。结果:本研究选取了含12个ICF类目的4参数逻辑斯蒂模型(4PLM)。该模型具有最佳的模型拟合优度(P=0.0657,M2统计量=42.4282)和高信度(潜在类别信度系数=0.9043)。所有条目经标记卡方检验(S-X2检验)均拟合良好(矫正P值都>0.05)。对4PLM估算的θ值进行混合方差分析发现,年龄(P=0.020)和测次(P=0.002)都有...  相似文献   
287.
农村家庭寄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家庭寄养模式的推行自五十年代起北京的孤残儿童收养一直是实行集中供养的模式。因此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不断扩建和增加床位。到八十年代我院已拥有五百张床位的收容能力,成为国内最大的儿童福利院之一。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大量流动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