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9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352篇
预防医学   125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130篇
  1篇
中国医学   151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目的:了解各类肝硬化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对98例各类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各类肝硬化合并感染发生率53.06%(52/98),院内感染总发生例次率33.67%(33/98)。发生感染者病死率26.92%(14/52),未发生感染者病死率1.96%(1/46)(P〈0.01.结论:肝硬化合并感染与肝功能分级、患者住院时间、是否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合并症、是否有侵袭性操作以及抗生素应用等有关。肝硬化患者易并发各种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可能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糖类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对结核性与恶性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连续监测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82例结核性积液及56例恶性胸腔积液中ADA、CA125和CEA的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平均ADA含量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而CEA和CA125平均水平明显低于恶性胸腔积液(P<O.05).以ADA>40U/L为临界值,对结核性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2.8%,80.4%和81.7%.以CA125>35U/ml和CEA>5μg/L为临界值,对恶性积液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2.6%和71.7%,特异性分别为58.8%和82.8%,准确性分别为65.4%和76.0%;联合检测CA125和CEA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5%和81.7%,显著高于单一检测项目(P<O.05).结论 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ADA、CEA和CA125对早期鉴别诊断结核性与恶性胸水的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究ω-3鱼油脂肪乳剂预处理对大鼠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R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C组)、模型组(M组)、ω-3鱼油脂肪乳剂5d组(FOFE-5组)、ω-3鱼油脂肪乳剂10d组(FOFE-10组)、02—3鱼油脂肪乳剂15d组(FOFE~15组),静脉尾注药物,并建立鼠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比较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评分、大脑梗死面积,脑组织中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HD)水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化酶Ho-1mRNA表达。结果c组大鼠的神经行为评分和大脑梗死面积均为0,FOFE-5、FOFE-10组以及FOFE-15组大鼠的神经行为评分和大脑梗死面积较M组显著降低;与M组比较,FOFE-5预处理使MDA、LHD水平显著降低;与c组比较,M组的大鼠脑组织中Nrt2和Ho-1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FOFE-5预处理组的Nrf2和Ho—lmRNA相对表达量较M组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ω-3鱼油脂肪乳剂预处理通过调节醛类应激介导的氧化应激以及Nrf2/HO-1信号通路对大鼠大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steine-rich 61,Cyr6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高氧诱导鼠视网膜新生血管(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RNV)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RNV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取C57BL/6J小鼠100只,随机分为高氧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法分别检测视网膜Cyr61、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高氧组Cyr61、VEGF蛋白呈强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外丛状层和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高氧组与对照组比较,视网膜Cyr61、VEGF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tCyr61蛋白=5.35、tVEGF蛋白=6.56、tCyr61 mRNA=4.67、tVEGF mRNA=7.15,均为P<0.05),且Cyr61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蛋白=0.83、rmRNA=0.95,均为P<0.05)。结论 Cyr61-VEGF信号途径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具有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现状,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16年—2018年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资料,分析其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构成比和各年度是否增长。结果:2016年—2018年3年间医院西药销售总金额分别为33594.71万元、32142.13万元和29692.84万元,其中抗菌药物金额分别为6385.39万元、6111.56万元和5777.92万元,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西药总金额平均为19.15%;抗菌药物金额年均下降4.87%;抗菌药物金额列第1、2位的分别为第3、2代头孢菌素类;DDDs列第1、2位主要为大环内酯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类;非限制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构成比分别为17.14%和70.03%,其DDDs构成比分别为59.44%和38.44%;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和DDDs下降明显;抗菌药物口服和注射剂型的销售金额约占20%和80%,其DDDs分别为69%和31%;单品种销售金额列前3位为头孢替安、头孢硫脒、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单品种DDDs列前3位的为克拉霉素、头孢克肟、头孢羟氨苄。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较为规范、合理,但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任重道远,应持之以恒、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6.
1病例资料45岁女性,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恶心、心悸,至所在社区就诊,予以甲钴胺及多巴酚丁胺营养神经、止痛等对症治疗,头痛未见明显好转。3 d前,因头痛伴右侧耳后疼痛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体格检查发现右耳耳后红肿并可触及耳后肿大淋巴结,右侧外耳道疱疹,右侧周围性面瘫;其余体格检查无特殊。遂以亨特综合征收入神经内科,予以抗病毒、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糖皮质激素、中医针灸理疗等对症支持治疗,自诉头痛及面瘫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47.
目的 通过对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15项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简称质控)指标的监测、分析,探讨如何合理利用15项质控指标来提高检验质量.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检验科2020年1—12月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标本类型错误率、血培养污染率、危急值通报率等15项医疗质控指标的监测结果.结果 全年质控指标监测显示,控制较满意的指标有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危急值通报率等6项,控制较稳定的有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检验前周转时间等6项,控制不满意但持续改进有所成效的指标有血培养污染率、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和检验报告错误率3项.结论 通过对15项医疗质控指标的监测,可实现对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监控改进效果,达到持续改进目的,从而更快、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海藻氨酸 (KA )致痫后海马神经元谷氨酸转运体 (Glu Ts)的功能变化 ,观察牛磺酸(Tau)对 KA点燃及点燃后海马神经元 Glu Ts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 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 组 )、KA组 ( 组 )、Tau低剂量组 ( 组 )、Tau高剂量组 ( 组 ) ,每组各 10只。 组和 组分别腹腔注射低剂量 (1g/kg)和高剂量 (2 g/ kg) Tau,每日 1次 ,第 3天注射后 0 .5小时 ,与 KA组一起腹腔注射 KA10 mg/ k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NS) 1m l。观察各组的痫性发作情况 ,并于 2 4小时后将大鼠处死 ,剥离右侧海马 ,制备海马突触颗粒 ,测定其摄取 3H- L -谷氨酸的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KA组点燃后海马神经元 Glu Ts功能降低 (P<0 .0 1) ;与KA组相比 , 、 组的点燃潜伏期延长 ,点燃率、痫性发作分级及死亡率均降低 ,海马神经元 Glu Ts功能增强 ,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KA可造成海马神经元 Glu Ts功能降低 ,Tau可抑制 KA引起的癫痫发作 ,其原因可能部分与改善海马神经元 Glu Ts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北京市妇女围受孕期服用叶酸的依从性,探索服用叶酸对胎儿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的预防效果,分析影响叶酸服用依从性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叶酸服用依从性的对策和建议。方法: 以通州区2013—2018年92 121例分娩妇女的常规孕期保健数据和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数据为基础,计算妇女的叶酸服用率和依从服用率(即孕前开始且规律服用率), 并分析服用叶酸与NTDs发生率的关系,同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叶酸依从服用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妇女围受孕期叶酸服用依从性的对策。结果: 6年间,妇女围受孕期叶酸总服用率为90.08%,有微弱上升趋势,而叶酸依从服用率仅为41.5%,且呈明显下降趋势。服用叶酸的妇女其胎儿NTDs的发生率是(5.5/万)未服用叶酸者(19.7/万)的27.9% (χ2=23.74,P<0.001),而服用单纯叶酸片和服用含叶酸的多种微量营养素的NTDs发病率未见统计学差异。母亲围受孕期补充叶酸可以减少70%的NTDs发病风险(RR=0.28,95%CI:0.16~0.49),且对无脑畸形和脊柱裂亚型均有预防效果。控制混杂因素后,本地户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妇女叶酸依从服用率高于外地户籍、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妇女(P<0.05),年龄小于25岁、孕前偏瘦或肥胖的妇女、经产妇的叶酸依从服用率低于相应对比组(P<0.05)。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妇女围受孕期叶酸服用率较高,但服用依从性较低,妇女围受孕期未服用叶酸严重影响NTDs的预防效果。叶酸依从服用率受妇女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地、产次等多种因素影响,应重点关注年龄小于25岁、体型消瘦或肥胖、文化程度较低、经产及夫妻均为外地户籍的妇女,以提高围受孕期叶酸服用的依从性,更好地发挥叶酸预防NTDs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