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43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胸腺肽α1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Tα1)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57例肝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手术切除组(n=38),治疗组为手术切除加术后Tα1治疗(n=19)。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84.2%比86.8%(P=0.542),复发时间分别为7.0个月比5.0个月(P=0.06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0个月比7.0个月(P=0.0039)。结论 Tα1有助于肝癌术后延缓复发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不同分型门静脉癌栓肝癌病人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48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按是否接受TACE治疗分为两组:TACE组(n=38)和保守治疗组(n=10),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存期和不同分型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效果。结果TACE治疗组和保守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0(4.4,5.6)个月和2.0(1.8,2.2)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000)。Ⅰ(n=6)、Ⅱ(n=11)、Ⅲ(n=20)、Ⅳ型(n=1)癌栓病人经TACE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0、5.0、4.0、3.0个月(P=0.0013)。结论TACE对累及二级及二级以上门静脉分支癌栓(即Ⅰ型癌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3.
SWOT分析法在医院科研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WOT法分析了医院临床科研工作积累的整体优势,认识到当前医院存在创新能力不足是面临的主要劣势,剖析了医院科研创新发展的大好机遇和医院体制调整所带来一些威胁,提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创新相结合、不断完善科研创新机制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4.
肝细胞肝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半个世纪以来,肝细胞肝癌的外科治疗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国内外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和最有效的措施。为选择肝细胞肝癌患者合理的治疗措施,制订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全国性参考方案。2008年9月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学组将有关专家的意见进行汇总,确定本方案第二次修改的内容。部分修订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25.
微创在肝癌外科治疗中的地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自法国医师Mouret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成功实施以来,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及高新医疗器械的发展,以低创为特征的微创治疗方法逐步得到重视并很快在全世界普及,手术的种类也扩展到了除LC外的其它普通外科、妇科、泌尿科、胸科等领域[1].由于微创治疗创伤小,并发症低,病人痛苦少,恢复快,很受病人的欢迎.在肝癌外科治疗领域,由于肿瘤与肝脏功能相互制约的特殊性,微创治疗的地位同样也越趋重要.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微型破裂型腰椎间盘脱出症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从而寻找手术的相对指征与手术时机.方法 通过对96例微型破裂型腰椎间盘脱出症CT影像学的特征、术中所见及术后疗效观察,评定手术效果.结果 随访92例,优81例,良7例,可4例.结论 微型破裂型腰椎间盘脱出症一旦CT确诊且伴有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即可手术,而且手术的成功率很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27.
瞬时受体势(transient recepter potential,TRP)是一种新发现的钙离子通道,最早发现于果蝇体内,当携带突变基因的果蝇受到长时间的光刺激时,其光感受器上会显现瞬时升高的电压,该通道因此得名。TRP通道蛋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广泛表达于多种生物、组织及细胞中。仅就哺乳动物TRP通道而言,这个超家族就包括7个相互关联的亚家族:TRPC,TRPA,TRPM,TRPML,TRPN,TRPP和TRPV,其中每一个亚家族又包括众多家族成员。据推测,所有的TRP通道都有6个跨膜多肽,这些多肽装配成四聚体从而构成离子通道。有关TRP通道的特性,尤其是它们的功能…  相似文献   
28.
肝包虫外囊剥除术临床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肝囊型包虫手术改进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包虫外囊次全切除组(65例)作为实验组,肝包虫内囊摘除组(71例)及包虫外囊完整剥除组(62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 包虫外囊次全切除组的体温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残腔形成、胆瘘、原位复发、每日引流量、引流管拔出时间、肝门阻断时间、破人胸腔、反应性胸腔积液、出血等均显著短或少于内囊摘除组及外囊完整剥除组(P<0.01).结论 肝包虫外囊次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方便、损伤小、并发症少的根治性术式,有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肝胆胰等脏器的恶性肿瘤一旦侵犯门静脉,根治性切除几乎不可能。门静脉切除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其急性阻断。作者采用一种肝素化亲水性多聚化合物制成的抗凝导管将肠系膜血液短暂分流至股静脉、下腔静脉,或经脐静脉、肝门部门静脉分流至肝内门静脉支,顺利进行肝胆胰恶性肿瘤连同部分门静脉的整块切除。方法:导管有三种类型:(1)直型管S:外径5 mm,内径4 mm;(2)T_1型椎形管:两端外径5mm,内径4 mm,中间部分内径8 mm;(3)T_2型椎形管:两端外径4 mm,内径3 mm,中间部分内径6 mm。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InterTan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Evans 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5-12诊治的64例老年Evans 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采用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InterTan组),34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结果与InterTan组比较,PFNA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至下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均未发生股骨头切割、内固定松动断裂、髋内翻、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InterTan组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3、6个月时疼痛VA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钉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Evans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而InterTan钉内固定具有更好的加压与抗旋转效果,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