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31.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9岁,主诉"行走无原因经常跌倒伴腰背部疼痛2个月,加重1周入院。"查体:胸10、11棘突压痛及叩击痛,未查及明显感觉平面,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下肢腱反射活跃,双侧Babinski征(+)。胸腰段增强MR:增强扫描示胸10、11椎体椎管内可见结节状高信号,边界清晰,以宽基底与局部硬膜相连,局部脊髓受压,病灶下缘似可见脊膜尾征(见图1-3)。术前诊断为:胸椎管内占位,在全麻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通过切除不同长度的山羊椎体,构建腰椎切除的山羊模型,观察不同长度的钛笼对椎体植骨融合的影响。方法:成年山羊15只,体重25~35kg,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构建经前路L3椎体为中心腰椎椎体切除融合的山羊动物模型,根据切除椎体长度分为A组(切除0.5个椎体)、B组(切除1个椎体)和C组(切除1.5个椎体),选取合适长度钛笼,将切除的椎体去除软组织后钛笼植骨。术后14d静脉采血,比较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形态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3组间的表达水平。4个月后处死山羊,测定钛笼内距骨接触面不同距离(0mm,5mm,10mm)椎体的相对CT值,分析植骨愈合情况。利用力学测试仪检测椎体标本前屈、后伸、侧弯、扭转等不同运动状况下的变形及位移,三维CT扫描提供的数据造模,进行有限元分析。丽春红染色观察钛笼内距骨接触面不同距离骨小梁生长情况。结果:术后14d,A组的BGP、BALP、BMP-2、TGF-β和VEGF表达水平(OD值分别是0.271±0.032、0.522±0.060、0.306±0.046、0.314±0.055和0.364±0.033)均显著低于B组(OD值分别是0.657±0.085、1.360±0.145、0.775±0.065、0.767±0.068和1.037±0.039)和C组(OD值分别是0.664±0.041、1.348±0.113、0.741±0.066、1.038±0.079和1.280±0.067)(P0.05)。A、B、C三组钛笼和骨接触面0mm处相对CT值分别为0.82±0.13、0.75±0.12、0.40±0.06,距离骨接触面5mm处相对CT值分别为0.57±0.11、0.52±0.03、0.26±0.05,距离骨接触面10mm处,相对CT值分别为0.42±0.07、0.28±0.08、0.14±0.03,与距接触面0mm处比较,5mm处、10mm处相对CT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生物力学检测和有限元分析法显示:A、B、C三组在扭矩为1N·m时,扭角分别为1.23±0.12、2.53±0.19、3.93±0.27,扭矩为3N·m时,扭角分别为4.05±0.39、10.26±0.90、13.78±0.81,扭矩为5N·m时,扭角分别为8.65±0.69、21.15±1.62、26.45±2.29。各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较短的钛笼植骨山羊模型中外周血中促进骨生长相关因子表达低,植骨区域融合强度大,椎体间稳定性好。组织学切片检测显示钛笼内骨小梁生长情况随距离钛笼界面的距离越远,骨小梁的生长情况逐渐变差,而且随着钛笼的变长,钛笼内骨小梁生长也变得越差。  相似文献   
133.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高龄老年冠状动脉(冠脉)多支病变合并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老年心血管科住院的高龄冠脉多支病变合并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131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5例,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5 mg2/d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 w、12 w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发作的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观察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数(RHI)变化,及心功能指标脑钠肽(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呈减少趋势,但观察组治疗4 w、12 w后心绞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治疗12 w后两组患者血浆BNP、LVEF、RHI指数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并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能够明显降低高龄冠脉多支病变患者的心绞痛发作,进一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高尿酸血症与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紊乱及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47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及其他临床资料,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水平组和正常尿酸水平组,进行比较.结果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16.4%,高尿酸血症男性患者更多. 高尿酸组BMI更高; TG、CHOL、BUN、Cr、Log10(Alb) 均高于尿酸正常组;而HDL-C低于尿酸正常组.血尿酸水平与BMI、BUN、TG、HDL-C、FPG密切相关.结论 性别、年龄、BMI、踝肱指数(ABI)、HDL-C、BUN、FPG可能为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患者286例,按诊断标准分为非脂肪肝组(197例)和NAFL组(89例)。分析两组患者CAS和其他代谢指标及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NAFL组的血尿酸(UA)、ALT、血糖(FPG)、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均高于非脂肪肝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低于非脂肪肝组;NAFL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L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368,P=0.021),其他指标未进入方程。结论 NAFL患者的UA、TG、BMI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而LDL-C低。老年人发现NAFL后应警惕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应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6.
骶2椎弓根前外侧置钉法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S2椎弓根的解剖特点及与周围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探讨以第一骶后孔与骶外侧嵴为解剖标志的S2椎弓根前外侧置钉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取20具成人干燥骶骨标本,其中15具分别从S1-S2和S2-S3椎体融合遗迹(骶横线)处平行骶骨底平面截断骶骨,观察S2椎弓根的形态;在第一骶后孔下缘最低切迹处平行骶骨底平面截断骶骨。在S2椎弓根前部(即盆面),截面与骶前孔外侧缘连线的交点为A点,与耳状面前缘(即骶髂关节处)的交点为B点。在截面上测量骶外侧嵴(X点)与A、B两点连线即XA线、XB线长度及其与正中矢状面夹角α角、β角;在截面上测量骶中间嵴(Y点)与A、B两点连线即YA线、YB线长度及其与正中矢状面夹角γ角、θ角;在5具完整的干燥骶骨标本上于X点向前外侧置入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为矢状面平行骶骨底,角度在α角与β角之间,并行CT扫描观察螺钉的位置。在10具经福尔马林浸泡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观察骶骨前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观察骶前孔、骶髂关节与骶前交感干、髂内动静脉的关系。并按照上述测量结果分别在X、Y点向前外侧置入S2椎弓根螺钉,使螺钉穿出骶骨前方,落在骶前孔外侧缘与耳状面前缘之间。观察螺钉的出钉点与骶前血管神经的关系。结果:S2前方有大量的骨质可供螺钉置入。XA为26.0±1.7mm,XB为33.1±1.1mm,α角为22.1°±2.0°,β角为36.0°±3.7°;YA为30.1±0.8mm,YB为35.5±1.0mm,γ角为36.7°±1.5°,θ角43.8°±1.3°。在骶髂关节前方从骶前孔外侧缘开始向外侧依次有髂内静脉、髂内动脉、髂外静脉、髂外动脉。第1骶前孔与第2骶前孔之间的前外侧有S1神经通过。骶前交感干走形在骶前孔内侧缘,出钉点在骶前孔外侧,髂内动静脉后方。结论:S2椎弓根前外侧置钉安全可行,向前外侧固定时螺钉不能突破前方骨皮质,以免伤及骶前血管及神经。以骶外侧嵴与第一骶后孔下缘最低切迹水平面交点(X点)为进钉点,前外侧置钉更适用。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比较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DES)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远期疗效。方法:随机入选我院年龄大于75岁,并成功行择期血运重建的,有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住院患者322例,分为CABG组(160例),DES组(162例)。随访5年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E)。采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无事件生存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分析治疗对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322例随访率100%,与DES组比较,CABG组5年MACE发生率明显减低(18.52%比3.75%,P<0.05),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减低(12.3%比0.63%,P<0.01);两组间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98.8%比98.1%,P>0.05)。结论:高龄老年多支冠脉病变患者CABG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比较,二者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但CABG组的远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血运重建率显著低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