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1篇
  免费   1836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18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242篇
综合类   382篇
预防医学   119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36篇
  1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91.
60Co放射治疗过程中膀胱的受照剂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几种条件下 60Co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时膀胱受照剂量,以便改进治疗方案,减少和预防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方法:采用热释光方法配以仿真人体模型模拟 60Co放射治疗过程,对患者膀胱受照剂量进行监测。结果:在1个根治性治疗疗程内,盆腔前后位、后前位和胸腔前后位、后前位及下颈前野照射所致膀胱受照剂量分别为42.8、25.9、0.33、0.17和0.06 Gy。结论:盆腔前后位、后前位 60Co照射所致膀胱受照剂量较大,可能是导致放射性膀胱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乙型肝炎后肝硬变终末期行肝移植术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变终末期行肝移植术的可行性探讨。方法 报告 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变终末期在肝移植术后接受 lamivudine(拉米沃丁 )系统治疗后 ,乙型表面活性物质及 PCR- HBV- DNA的变化过程 ,分析在肝移植术中为最大程度地去除 HBV寄宿器官所能采取的可行性措施 ,并观察围手术期应用lamivudine治疗后乙型表面活性物质及 PCR- HBV- DNA的变化状态。结果 该例患者术前 HBs Ag(+ )、Anti-HBe(+ )、Anti- HBc(+ )、PCR- HBV- DNA(+ ) ,术后第 7d始 ,HBs Ag转阴、PCR- HBV- DNA转阴 ,肝功能正常 ,术后 6 0 d保持上述病毒抑制状态。结论 必须重新认识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行肝移植的传统观念 ,对该例患者行肝移植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3.
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尿微量蛋白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尿微量蛋白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4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按疾病种类不同分为两组,组1: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n=20);组Ⅱ: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n=20)。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于术前1天,手术结束时,术后1天,术后3天和术后5天测定微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α1-微球蛋白浓度变化。结果 两组术后微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α1-微球蛋  相似文献   
994.
在北京医科大学继续教育领导指引下,完成了系列性有关新生儿神经精神行为、NBNA检测基础上,进行了新生儿早、中、晚期正常值加分法研究(1991)及其应用于多种病生理状态下观察神经行为变化;本文工作即在这些前驱经验基础上,自1992年春开始对全国七个区域(八个点)的定月高危新生儿身心发育、早期干预及加分法评估意义的研究,做到了线随访资料完整者至1岁时104例、3岁时72例及6岁前23例.结果表明(1)在早期干预并把知识教给家长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了残伤后遗症;(2)在高危状态进入恢复期自新生儿期开始,给予相应早期干预尤其在婴儿期至为重要;(3)本文结果说明,似只有应用NBNA加分法才获得相关分析智力不仅达正常,而且还有超高现象,学龄前期智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降低无心跳尸体供体肝移植术后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的方法,进而减少再移植率,提高长期生存质量.方法 针对无心跳尸体供肝在热、冷缺血状态下胆道微循环中可能存在的微血栓形成,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以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实施并存活超过1年的肝脏移植病人112例为实验组;以1999年7月至2005年12月完成并存活超过1年的肝脏移植22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在供肝切取冷灌注时及供肝修整完毕后两次应用尿激酶灌洗供肝动脉系统.比较两组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220例中13例受体术后发生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5.9%,发生时间为术后3~11个月;实验组112例中2例分别在术后3、6个月发生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1.8%.结论 (1)无心跳尸体供肝存在较高的肝内胆道缺血型病变发生率和再移植率.(2)对无心跳尸体供肝常规采用尿激酶两次灌洗方案能有效降低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和开腹胆总管取石术取石的疗效及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生存质量。 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50例,随机其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ERCP+EST组行ERCP下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OCT组行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OCT) 。观察和比较两组手术和住院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2周和6周的患者的生存质量。 结果:ERCP+EST组取石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行OCT组(P<0.05),手术费用显著高于OCT组(P<0.05);围术期高淀粉酶血症明显高于OCT组(P<0.05);ERCP+EST组术后2周生活质量总评分达到(118.12±14.90)分,较术前增加18.32分,显著高于OCT组 (P<0.05);术后6周生活质量总评分达到(125.75±11.42)分, 较术前增加25.972分,达到正常值水平,显著高于OCT组 (P<0.05)。 结论:ERCP下行EST胆总管取石术,较传统开腹取石手术出血量少、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生存质量高,胆总管取石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 方法:报告1例原发性乳腺骨肉瘤,并结合文献复习。 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无特异性,病理检查示肿瘤由梭形细胞组成,伴有不同比例的骨样或骨组织,部分有软骨分化;免疫组化标记梭形肿瘤细胞vimentin强阳性,Ki-67增值指数约15%,破骨样巨细胞vimentin和 CD68阳性,软骨肉瘤细胞S-100阳性;CK无表达。 结论:原发性乳腺骨肉瘤极罕见,预后较差,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化疗或放疗效果不明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轻中度急性胰腺炎实施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方法:21例胆囊结石伴轻中度胰腺炎在确诊后经保守治疗病情平稳,发病48 h内行LC术(早期LC组),并与58例延期LC组的临床资料作对照研究。结果: LC手术均获成功;早期LC组术后1,3,5,7 d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与保守延期手术组入院治疗第1,3,5,7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急性胰腺炎复发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明确排除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轻中度急性胰腺炎在发病48 h内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行根治性PD治疗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均采用ERAS措施,记录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再入院情况等。结果:术后第1天,所有患者行常规尿管拔除,2例因前列腺增生再次留置,22例(52.4%)患者下床活动,10例(23.8%)达预定活动标准;术后第2天,常规拔除胃管,5例因发生胃排空延迟重新留置胃管,30例(71.4%)耐受流质饮食;术后第3天,35例(83.3%)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第4天,33例(78.6%)固体饮食。术后胰瘘3例,胆汁漏1例,出血1例,腹腔积液3例,胃排空延迟4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1.0%,均经对症治疗治愈,无死亡病例。中位住院时间10(8~35)d。术后30d再入院3例(7.1%),其中胃功能不全1例,腹腔积液并感染1例,胆道感染1例。结论:ERAS理念在PD围手术期的应用安全可行,能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脉管侵润和神经周围侵润在结直肠肿瘤中的预后作用得到不断的深入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取得新的进展,笔者就脉管侵润和神经周围侵润对结直肠癌和某些肿瘤预后所起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