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浓度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海珠区妇幼保健院产妇100例,其中正常产后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符合诊断标准产后抑郁妇女50例为抑郁组,使用串联质谱仪检测两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抑郁组血清的三种维生素D水平均较低,其中总维生素D和维生素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度产后抑郁妇女较轻度妇女血清总维生素水平更低。结论产后抑郁妇女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正常产后妇女维生素低,其严重程度与维生素D水平负相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产后应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盆底肌力康复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分娩的产后42 d检查妇女1 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样本数均为650例,应用压力张力器测定盆底肌力,观察组盆底肌力<Ⅲ级者,应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疗程完成后复查;对照组定期检查,不实施任何治疗,比较两组的盆底肌力改变情况。结果:产后42 d的妇女87.23%(1 134/1 300)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肌力受损;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初次检查时盆底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结论:低频神经肌肉治疗对盆底肌力康复有一定的疗效,可结合盆底肌肉锻炼进行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33.
主动脉窦(ASC)由无冠窦、左冠窦和右冠窦组成,位于心脏的中心部位,与心脏各腔室在解剖上发生联系。在ASC内消融根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解剖基质有两方面:直接起源于心室或心房肌与ASC之间的心肌纤维连接;源于邻近组织的心内膜深处或心外膜。在无冠窦消融治疗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报道较多;而主动脉三个窦内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有报道,而以左冠窦多见,上述心律失常发生时的心电图和电生理往往有其特征性。消融时应避免损伤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34.
目的报道13例主动脉无冠窦内和1例二尖瓣环一主动脉连接(MAAJ)处成功消融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探讨该类房速的电生理特点及标测和消融方法。方法14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4.4±10.4)岁,均有阵发性房速病史。心房刺激诱发房速后,分析体表心电图P’波特点并于右心房进行激动标测,如果最早心房激动邻近希氏束附近,少数患者在此处消融,其他患者和上述消融不成功患者,经主动脉逆行途径,在无冠窦内标测和消融。如果消融不能成功,则经房间隔穿刺途径至左心房标测最早激动部位处消融。结果房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P’波明显变窄(77.8±14.4)ms。右心房激动标测均在希氏束附近标测到相对提前的心房激动,3例于此处消融失败。14例经主动脉逆行途径于无冠窦内标测到最早心房激动提前希氏柬处心房激动0~20.0(10.1±6.3)ms,13例于无冠窦内消融成功,包括1例改用盐水灌注导管后消融成功。1例经无冠窦消融失败后,经穿刺房间隔于MAAJ处标测到最早心房激动处消融成功。随访3~38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对于具有窄P’波及标测右心房最早激动位于希氏束附近的局灶性房速,经主动脉逆行途径在无冠窦内标测和消融具有很高的成功率,经穿刺房间隔在左侧MAAJ处消融或应用盐水灌注导管无冠窦内消融可能进一步提高消融成功率。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基于磷酸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and protein kinase B,PI3K/AKT)通路探讨洋甘菊提取物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生殖功能的影r响。 方法 从55只成年雌性大鼠中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剩余大鼠经造模后分为PCOS组、洋甘菊提取物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各15只。测量各组大鼠体质量与子宫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雌激素水平,HE染色观察其卵巢病理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组织PI3K/AKT蛋白表达,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其PI3K/AKT mRNA表达量。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PCOS组体质量与子宫指数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OS组比较,洋甘菊提取物低剂量与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与子宫指数显著下降,且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PCOS组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显著上升,促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OS比较,洋甘菊提取物低剂量与高剂量组LH水平下降,FSH、E2、P、T水平上升,且高剂量组激素水平改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PCOS组卵巢组织PI3K、AKT蛋白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OS比较,洋甘菊提取物低剂量与高剂量组PI3K、AKT蛋白表达上调,且高剂量组PI3K、AKT蛋白上调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PCOS组卵巢组织PI3K、AKT mRN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OS比较,洋甘菊提取物低剂量与高剂量组PI3K、AKT mRNA上升,且高剂量组PI3K、AKT mRNA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洋甘菊提取物能上调PCOS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提高子宫容受性,且稳定雌激素水平,其病情改善呈现浓度依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6.
四川是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之一,也是全国乃至世界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该文针对四川中药资源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基于四川中药资源发展的特点,提出了适合该省中药资源发展的运行措施,为推进四川省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37.
38.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通过数据库检索并预测大承气汤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及急性胰腺炎的疾病基因;并对关键靶点和相关活性化学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DAVID"富集分析"得到大承气汤的活性成分在治疗急性胰腺炎过程中所涉及的功能及通路,最终构建"中药材-活性化学成分-靶点-通路"综合网络。在大承气汤中发现了108种活性化学成分可与28个疾病靶点相关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其对应化合物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经DAVID富集分析得到,生物学过程438条,分子功能31条,细胞组成17条,KEGG通路富集96条。大承气汤可能通过药物反应、脂多糖反应和反向调节凋亡等生物过程,抗炎、抗氧化活性、反向调节细胞凋亡以及调节胰腺分泌等方式来实现其药效作用,涉及IL-17,TNF,NF-κB等多条信号通路。该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揭示了大承气汤以多种成分协同作用于多靶点、多信号通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分子机制,为生物实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分析夏季野外驻训官兵皮肤病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夏季野外驻训官兵,共抽选5000例进行观察,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集所有官兵的资料,详细分析其皮肤状态,同时明确其护肤情况。结果夏季野外驻训官兵皮肤病发病率为25.00%,日光性皮炎占比最高,寻常疣及扁平疣占比最低。结论夏季野外驻训官兵皮肤病发生率较高,应当加强官兵的防护意识,提升防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