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目的:应用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术后的临床恢复效果。方法:对38例经临床检查和MRI或CT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穿刺髓核成形术(nucleoplasty)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一周至六个月短期随访,所有病例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总有效率为81.6%,无一例出现脊髓、冲经及大血管损伤或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先进、安全、有效的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疗效佳、恢复快、无需住院等优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次发作的患者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62.
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SS)及瑞香科植物了哥王(Wisktroemia indica,WI)是遍布于我国南方山区的木本植物,民间一般作为清热解毒的中草药。黄芫花(Foliumet flosmikstroemiachamaedaphnis,FFC)针剂多用于引产。继Ito等报告用Raji细胞系统测出大戟科植物的主要促癌  相似文献   
63.
目的:胫骨平台骨折的几种治疗方法的比较,选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方案,方法:本组总经胫骨平台骨折52例,按AO分型和塌陷程度分为B,C两种类型,B1,B2型骨折主要采用手法整复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B3,C1型骨折主要采用撬拔复位,植骨后采用松骨骨螺钉固定,C2,C3型骨折主要采用是坚强固定。结果:52例胫骨平台骨折获得随记47例,膝关节功能恢复按关节功能,活动范围,膝关节轴线,关节稳定性及骨折复位综合评定,膝关节功能优良者41例(87.24%),可及差6例(12.76%)。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以关节面损伤程度为中心,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早期膝关节功能练习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4.
儿童股颈骨折的发病率较低[1] ,约占儿童骨折的1% ,由于髋部肌肉丰富 ,位置较深 ,其并发症较多 ,比较严重 ,如股骨头坏死、髋内翻、骺板早闭、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或骨不连等。现就 1992~ 2 0 0 0年收治的儿童股骨颈骨折 19例 ,获得随访 17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7例中 ,男 12例 ,女 5例。年龄 3岁 5个月~ 14岁 ,平均 10 5岁。骨折原因高处摔伤 5例 ,滑倒摔伤 4例 ,车祸伤 8例。新鲜骨折 15例 ,陈旧性骨折 2例。按Colonna[2 ] 儿童股骨颈分类 :Ⅰ型 :骨骺分离 2例 ;Ⅱ型 :经颈骨折 7例 ;Ⅲ型 :基底部骨…  相似文献   
65.
<正> 关于3-氯丙二醇及2,3-氧丙醇的抗生育作用曾多次被证实,它们主要作用于副睾,影响精子受精能力,具有避孕起效快、恢复快的特点,但由于副作用还存在,未能运用于临床。据本文作者的报道,二者合并用药有减少单独用药量及副作用,并保持其原有避孕效果的作用。并提出3-氯丙二醇5 mg/kg/天×2加2,3-氧丙醇75mg/kg/天×2有较满意的抗生育效果,有效避孕天数多在14天左右,最少的避孕天数是10天。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明确臀肌挛缩症手术时机和方法的选择,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229例臀肌挛缩症全部采用臀肌挛缩切断松解术。结果 平均随访5年,手术治愈率为92.6%;挛缩肌肉主要为臀大肌、臀中肌,其发生率分别为85.0%和73.0%,另有少部分病例为单纯阔筋膜张肌挛缩。结论 臀肌挛缩症的治疗要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须切断所有术中能触之的挛缩组织,并检查松解效果和术后2周开始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67.
二羟焦磷酸钙结晶沉积症(calcium pyrophosphate dehydrate crystal deposition disease,CPPD)是指二羟焦磷酸钙结晶沉积于以膝关节和腕关节为主的关节内及其周围组织的疾病总称。该病由McCarty等于1962年首次报道,通常无临床症状,或在影像学检查上显示为软骨钙质沉着,亦可引起类似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但是无痛风的基础且其关节滑液可以耐受尿酸氧化酶的消化,故又被称之为“假痛风”。CPPD目前尚属认知度极低的疾病。由于缺乏研究的深入性和大样本的人群背景研究,目前CPPD的发病率尚不明确,其在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异性尚未研究。脊柱为CPPD的少见发病部位。目前关于腰椎的CPPD案例在国内外少有报道。因二羟焦磷酸钙结晶沉积而行腰椎管减压并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的尚未报道。笔者总结1例手术治疗低镁血症合并腰椎椎管内二羟焦磷酸钙结晶广泛沉积并导致重度腰椎管狭窄的病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8.
目的:双下肢不等长是全髋关节置换后最受关注的并发症,可影响患者满意度和缩短假体使用寿命.因此,诸多专业人员十分关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如何选择和应用相关控制双下肢等长的方法和策略.方法:选择2004-01/2006-12三峡大学仁和医院进行单侧髋关节置换87例患者.男36例,女51例:年龄35~78岁,平均60.2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48例,股骨颈肿瘤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髋臼发育不良4例,其中术前双下肢不等长共7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双下肢长度测量和X射线片模板测量,从而确定髋臼中心,计截骨平面和选择股骨颈长.同时术中使用克氏针法测量及综合调整决定截骨平面,确定合适的假体长度.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术前双下肢等长(双下肢长度差小于1.0)17例患者中,仅1例延长1.5 cm;术前肢体短缩1.0~6.0 cm的70例患者中,术后恢复等长66例,均在1.0 cm以内,其余4例延长或短缩1.6~2.1 cm.结论:术前测量及术中测量和综合调整策略,有利于选择合适假体,有效控制置换后的双下肢等长.  相似文献   
69.
70.
干细胞是一群结构和功能未特化的原始细胞.干细胞具有无限期的自我更新能力,在特定的信号作用下,干细胞能定向分化成各种终末细胞进而形成生物体,这些终末细胞有其特殊的形态和功能,如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等[1].在体内还存在另一种未完全特化的原始细胞,称为祖细胞(progenitor cell),也具有向终末细胞分化的能力,但却不能自我更新,部分可以短期自我复制,祖细胞是干细胞向终末细胞分化的中间阶段细胞.近年来,针对干细胞的各种实验与应用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层出不穷,尤其是在骨科中的应用前景令人兴奋,并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下面就干细胞在骨科各专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